91. 91 庸官貪官

字數:6475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除了減輕百姓的賦稅外, 李世民還重點整頓官吏。
    李世民認為嚴苛的法律並不能讓百姓安樂,民間治安為何不好,農民為何起義, 若百姓安居樂業, 吃穿不愁,他們怎麽會做偷奸犯科之事。
    說白了, 還是繁重的賦稅已經那些不幹實事, 貪贓枉法的官員導致。
    什麽叫做官逼民反,官不逼民為何要反
    一句話,正中李世民心窩。
    他心中的太平盛世不是官家的太平盛世,而是百姓的太平盛世
    說到這,樂瑤給李世民配上了如雷貫耳的掌聲特效, 要不說李世民是千古一帝,真處處為百姓著想。
    這樣的皇帝真的是太難得了,樂瑤其實挺不理解的,二鳳都這樣了, 怎麽還有黑呢,難道功績還能是假的麽。
    見神跡鼓掌, 眾臣也跟著鼓掌。
    插播一個小話題,主播想到之前網上的掀起一陣話題, 問大家若能穿越要穿越到哪個朝代。
    大家的選擇五花八門,有人想穿越到秦朝去一睹秦始皇嬴政的風采。
    有人想穿到亂世三國, 成就一番偉業。
    有人則想穿越到宋朝, 發家致富。
    有人想到大清, 來一場至死不渝的愛情。
    更有甚者,要穿越到南北晉,什麽魏晉風流。
    楊堅聽著神跡評判, 沒有聽到隋朝。
    “沒有隋”楊堅歎氣,竟然有秦還有南北晉就很離譜。
    楊堅想不明白,作為大統一王朝的隋,為何存在感會如此之低,秦朝也是二世而亡,為何就再隋之上
    其實隋朝還好,起碼史上掛名,就是亡的太快。
    不知大家選了什麽,反正我選了唐。
    說白了,大家本來就是平頭百姓,若能穿越,大概率也是平頭百姓。
    樂瑤是站在普通人角度認真選的答案。
    秦始皇嬴政固然千古一帝,開天辟地,值得尊重,但是秦法之嚴苛,百姓勞役修長城,大家穿過去大概率搬磚。
    秦。
    嬴政聽到神跡對秦朝的評價,像是被什麽重重擊打了一錘。
    樂瑤這話算不上批評秦朝,實事求是而已。
    秦朝一直以來都是強硬手腕,沒有如此強硬的政策,秦朝也沒法統一六國。
    但是統一之後,還是不變強硬的秦法,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嬴政認真的聽著,作為第一個大統一名族,沒有任何借鑒,完全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殿下眾臣看向嬴政,他們以為嬴政會不悅,卻沒想到他們君主臉上沒半點不悅,反而很認真的記下神跡之言。
    穿越到大宋似乎是一個好的選擇,不說宋的軍事,但是宋的經濟的確發達,特別是商貿業。
    但是方才也說過,宋的賦稅是唐的七倍,看似繁華的大宋,也隻是中上層人們安居樂業。
    底層的百姓被壓榨的很苦,之前咱們也說過大宋的大地主製度,若是穿越過去,多半也是被壓榨的到死的農民工。
    宋
    趙匡美聽到,“咱們的冗官冗兵,最後壓榨的都是百姓,取之於民,沒有用之於民,虛假繁榮,虛假繁榮呀”
    “匡美。”趙匡胤叫趙匡美。
    “皇兄”趙匡美一轉頭,趙匡胤終於幹了件他一直想幹的事,堵住了趙匡美的嘴。
    “你好生聽著神跡所述,明日給朕提出一份折子,如何改變大宋民生。”趙匡胤道。
    趙匡美
    趙匡胤不能讓趙匡美光嘴炮,嘴炮完了 ,得幹實事。
    眼見自家弟弟的臉拉跨下去,趙匡胤心裏高興了。
    塑料兄弟情
    跑題了,又跑題了,咱們繼續說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整頓官場。
    首先是冗官問題,沒錯,和大宋一樣,大唐也存在冗官問題。
    趙匡胤一看神跡提到冗官問題,眼神馬上一亮,“匡美,記下來,好好記下來,看看人家怎麽解決的。”
    趙匡美手裏捧著紙筆,感覺從嘴炮瞬間變成了小可憐。
    要不說你哥永遠是你哥呢。
    “三叔,你就當自己是監察官,行駛督促之責,日後的手稿可出一本書,千古流傳。”趙德芳道。
    論畫大餅,趙德芳可是專業的。
    果真,趙匡美一聽,收起了臉上苦哈哈的表情。
    “哥,我記下來,你可得改。”趙匡美道,“我說的不好聽,哥你不許打我。”
    “你還知你說的不好聽,要打,方才就已經把你打死。”趙匡胤佯裝生氣 。
    雖然趙匡美的嘴炮紮心,但不得不承認,說的都是事實。
    咱們先說說唐朝為何會冗官呢明明唐朝建立也沒有多久,不像大宋冗官是一步一積累的。
    這就要從唐高祖李淵說起。
    當年李淵晉陽起兵,自然需要眾人支持,如何激發起他們的熱情,當然是封官嘉賞。
    後定都長安後,李淵為了收買人心,繼續封官嘉賞,反正隻要跟著李淵,就能當官,也不管你有沒有什麽能力。
    開國之初,這政策不算昏庸,畢竟打天下的時候,總得給人好處才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李淵:神跡他誇我了,哈哈哈哈
    李淵的心聲發到彈幕上,他也不覺尷尬,反正他都太上皇帝了。
    但是開國之後,李淵這個政策的弊端和矛盾就顯示出來了。
    李淵扶著額頭,他想回宮,他不想聽了,他都當太上皇了,為什麽還得聽這些,心情瞬間不美好。
    放一組數據,隋朝的時候人口有八百多萬戶,但由於隋煬帝的折騰,到了大唐這剩下不過二百萬戶。
    在人口銳減的情況下,唐朝的官員卻比隋朝多。
    一個誇張的說法,大唐十個人裏,就有九個人當官。
    而李淵采用了什麽方法來應對冗官呢李淵把官分虛實,都是功臣,誰的官是虛誰的官是實呢,此策沒有解決唐朝的冗官,反而帶來更大的矛盾。
    李淵歎氣,他就是想一碗水端平,可總是端不平,大臣大臣這樣,兒子兒子也如此。
    他真的是太難了。
    其二,李淵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對親近之人無原則的好,比如裴寂。
    這點在封官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有的沒啥功勞卻封大官,有的功勞甚大卻給了個虛職。
    其三,因為李淵出身關隴世家,因此在上層官位關隴世家占了大頭,手下平民出身的卻官至地位。
    更過分的是不重用就算了,李淵他還打壓,例如為開辟大唐江山立下功勞的劉文靜,早早就被殺了
    “這點和咱們大宋倒是很像。”趙匡美越記越覺得似曾相識。
    “皇兄,要不是唐太宗接手,大唐怕不就是第二個大宋。”趙匡美越對比越相似,他拿著他的筆記給趙匡胤看。
    李淵李建成遷都,大宋也遷都。
    李淵冗官,大宋也冗官。
    “李淵運氣怎麽就那麽好,生個了好兒子”趙匡美感歎,“不像咱大宋,出了事就知道自殺,另一個也不知反反,讓那畜生奪位”
    趙德昭和趙德芳麵麵相覷,他家三叔這個嘴,真是無差別的攻擊。
    看看,李淵給李世民留下了多大一個爛攤子,若不是二鳳接手,大唐怕不就成了第二個大宋。
    咱們再看看李世民如何應對冗官。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官不在多而在於精,若不為百姓幹實事,即便不貪贓枉法,而是無所作為空吃朝堂俸祿,這樣的庸官於百姓也是禍害。
    於是唐太宗下令讓謀臣房玄齡製定全新的官職,原本光在長安任職的官員就有2000多,經過精簡變成了600多,可謂是大型的裁員。
    唐朝眾臣聽李世民竟然如此大刀闊斧,忠臣心裏自然高興,覺得遇到了明君。
    自古忠奸臣不兩立,忠臣最看不慣的就是不幹事的奸臣。
    而朝堂上的庸臣奸臣們一聽立馬白了臉,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如今這般算不算卸磨殺驢,李世民不怕他們造反麽
    奸臣們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發在屏幕上。
    奸臣庸臣:皇帝卸磨殺驢,不怕吾等造反麽
    奸臣庸臣沒想到自己的心聲會讓神跡知道,且神跡還放著李世民的麵給放了出來。
    或許李淵會怕,唐太宗李世民還真不怕奸臣庸臣造反。
    大唐的江山誰打下來的,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將軍,奸臣庸臣造反,打的過李世民手下的精兵強將
    就算有幸逃脫,如今大唐統一中原,奸臣庸臣們又能去投靠誰投靠周邊的四夷麽
    還有造反要得民心吧,百姓可能會造反一個為他們好的皇帝反而跟著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
    聽此,四夷各部族的酋長們趕緊搖頭,他們推舉大唐皇帝李世民為天可汗,就想仰仗唐朝可以過上好日子,可不想回收唐朝的垃圾們。
    四夷各部族的酋長:我們不要垃圾貪官
    新這下,朝堂上貪官和庸官的臉就更白了,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他們不是不想反,而且沒能力造反。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被裁員,起碼還留有體麵,李世民也不會苛待他們。
    “咱們大宋怎麽就沒有這樣的底氣,唉。”趙匡美歎氣,隻見他在自己的筆記上寫道,“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不是百姓的天下”
    “日後會是百姓的天下。”趙匡胤道。
    “皇兄,你等等,這話我重點記下來,你畫個押,日後當做祖訓”
    趙匡胤
    論煞風景,他這個弟弟是有一手的。
    不僅僅是中央裁員,地方上也大量的裁員,這次整頓之後,不但堅決了朝堂財政問題,朝堂上也清明了,百姓自然也安居樂業。
    說完李世民整頓官場,明天咱們再說說李世民為民生做了什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