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99 偏愛
字數:7404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殺弟弑父的字眼讓整個大殿的氣壓凝固。
“我”李承乾雙唇顫抖。
瘋了定是瘋了
此刻, 李承乾耳邊充斥著往日太傅們的進諫。
“大皇子此舉,堪比隋煬帝。”
“乖張暴戾,皇子為何。”
“秦二世在先, 皇子為何效仿”
李承乾蹲在地上, 痛哭的捂住自己的耳朵,沒錯他們說的都沒錯
但是李承乾再怎麽堵住耳朵也沒用, 那些聲音仿佛環繞在他的四周, 無處不在。
太上皇李淵:世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李淵頗為無奈的看向天幕上自己的心聲,太上皇李淵這幾個字尤其顯眼。
李世民搖晃幾步,癱坐在龍榻, 果真是天道輪回。
哪有什麽世道輪回, 不過是人為所致。
若當年不是李淵搞什麽平衡, 要麽扶持太子,要麽扶持秦王李世民, 會有玄武門之變
若唐太宗不學他爹李淵的搖擺不定, 要麽直接廢了太子,要麽讓魏王李泰遠離中央權利, 會有太子造反
“啊這。”李淵癟嘴。
李世民不明白,有前車之鑒在,他怎麽可能重蹈覆轍。
他雖加封四子李泰,同樣,他也會加封小兒李治,太子之位, 終是長子李承乾。
言歸正傳, 咱們一起嘮嘮李世民在生活上如何對魏王李泰偏心。
貞觀十年,已經被加封為魏王的李泰,按理說應該到自己的封地。
李世民不舍李泰去封地, 竟下詔讓他入住
武德殿,武德殿的位置極其靠近太子東宮,如此敏感的宮殿,不知李世民到底如何想的。
難不成想讓太子李承乾和魏王兄弟二人打個你死我活
幸好魏征勸諫,李世民聽之作罷。
魏征聽此,歎氣。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陛下身為一國之君,家務事卻不能糊塗。
“孩兒也舍不得阿耶。”李泰立馬跟上一句,“即便日後離開長安,兒子也定會給阿耶寫信。”
相比李承乾的沉默寡言,二子李泰總是善解人意,孝敬得體。
根據史書記載,魏王李泰身體肥碩,李世民心疼李泰走路時勞累。
於是特許魏王李泰可以乘坐轎子上朝。
同樣,太子李承乾有足疾,即便李泰再胖,也沒有承受足疾的李承鉉步履艱難。
但史冊上卻沒有任何對太子如何上朝的記載。
不知當李承乾步伐艱難的上朝之時,看到轎子上的弟弟作何感想
雖然李承乾捂著耳朵,但是天幕的聲音卻輕易穿透了李承乾緊捂的雙手。
“李承乾,你做何感受”神跡的問話直擊李承乾內心,他站了起來,慢慢鬆開手。
李承乾低頭看著自己的腳。
“父皇隻是怕傷了哥哥的自尊,父皇是為了哥哥好。”李泰解釋,“哥哥,你可不要誤會了阿耶。”
李承乾不說話,仍舊直勾勾的看著自己的腳,此時的李承乾仿佛被關入了自己的世界。
這四年來的一點一滴,在他腦海裏一幕一幕回放。
自己生病難忍,身邊的臣子勸說為君者要堅強,忍常人之不能忍。
而二弟生病時,阿耶卻親自去探望,親自喂藥。
圍獵之時,明明自己比二弟還多打了一隻兔子,卻沒獲得任何稱讚,身邊的太傅說阿耶當年可比自己厲害的多,但是二弟卻得到了阿耶的讚揚。
作為兄長,自己必須要讓著阿弟。
作為兄長,自己做的就必須比阿弟好。
作為兄長
那作為自己,作為李承乾,作為不是皇長子的李承乾,他究竟是什麽感受
自己好好的當著二弟的兄長,當著阿耶的兒子,當著臣子們的皇長子。
但是,為何,自己已經那麽努力,為何阿耶不肯看他一眼,他做的不好麽他到底哪裏不如二弟
李承乾猛然抬頭,直視著二弟李泰。
一直被壓製的情緒湧上心頭,他不甘,他嫉妒。
李泰被李承乾的目光嚇了一跳,想起方才神跡說的話,殺弟弑父。
不由的,李泰往後退了一步。
衣食住行,方才咱們已經說了行,在說說住上。
雖然魏王李泰最後沒有入住皇宮,但是李世民也沒有委屈了魏王李泰。
李世民賜東都洛陽的惠訓坊於李泰,這宅子大到什麽程度
李泰的這處宅子正是日後的魏王池與魏王堤二景。
反觀李承乾,不過修葺了宅子,便被冠上大興土木 ,堪比隋煬帝的帽子。
樂瑤放出動畫,胖胖的皇子坐在富麗堂皇的宅子,而太子打扮的皇子卻坐在簡陋的亭子,一旁進諫的大臣拿著牌子,上麵寫著“勿當昏君。”
李承乾抬頭看想神跡,他伸手去摸那個太子小人,他想安撫他,如同安撫自己,他想心疼心疼自己。
眾所周知,李世民身邊的謀士都出身於文學館。
當年李世民以文學館為大本營招攬賢士,為日後的基業奠定基礎。
如此敏感的文學館,李世民卻因為魏王李泰喜好文學,也讓他在府上建立文學館。
若之前李世民的偏愛已經讓李泰萌生出不該出的心思,文學館的特許則推波助瀾。
李泰如同當年的李世民一般,也招攬賢能之士,還編製了括地誌,讓李世民大為稱讚。
聽到這,連房玄齡都看不懂他們陛下到底在想什麽,難不成真的起了廢太子的心思
如神跡所說,魏王李泰走的所有的路,都是當年他們秦王走的路。
唯一不同的是,李世民有赫赫戰功,而李泰沒有。
貞觀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臨魏王李泰在封地,並赦免了雍州及長安死罪以下的罪犯。
這份功德自然也落在了李泰頭上,一個帝王,什麽時候才會大赦天下,必定是有大喜事的時候,那是什麽喜事
貞觀十五年,由李泰以及他文學館的手下主編的括地誌完稿,李世民大悅。
竟直接將其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閣中。
並且大肆賞賜魏王李泰,賞賜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位分。
因此褚遂良上諫,李世民覺得的確是自己做的不對,越了規矩。
但是李世民卻並沒有因此削減李泰的賞賜,而是取消了太子李承乾的月例限製,這樣李泰就不算超過了太子,沒有亂了規矩。
不知因為自己弟弟而意外得了賞賜的李承乾什麽感想,他該對李泰說聲謝謝
如此可見,史書上記載的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盛寵著實不假。
與之行程鮮明對比的便是不受待見的太子李承乾,如今的李承乾好似除了太子之位什麽都沒了。
當然,這可以說說還李承乾自作孽不可活,若他好好表現,李世民也不至於對他不聞不問,一心隻放在二子李泰身上。
但是,偏心的李世民就沒半點錯麽
說道這裏,樂瑤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自己雖然是獨生女,但是自己的媽總願意把自己和表姐對比。
自己很高興的考了九十分,得了的一句話確實你表姐考了一百。
自己和表姐一起出去玩,穿姐妹裝,但是她媽卻來一句,瑤瑤不如貝貝好看。
自己明明和表姐考了一樣的大學,自家媽會跟上一句,以前的大學比現在的好考。
從小這種打擊的教育,名義上是為了刺激兒女,讓兒女進步。
但是卻沒人會關注孩子心靈的傷害,樂瑤社恐的性格正是那時候形成,直到現在,樂瑤還總覺的自己什麽都比不過別人,即便自己已經做的很好。
所以說道李承乾的時候,樂瑤稍稍的有那麽一點代入感。
那種很無力很窒息的代入感。
好似不管怎麽做,都是錯的,都是不對,但別人做卻是對的。
有這麽一句話,人長大後終究會變成自己的討厭的模樣。
不知唐太宗李世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變成了他曾經厭惡的他爹李淵。
當年,李世民為何造反,不就是因為李淵不分青紅皂白的偏心
李建成造反他都可以原諒,自己明明低調謹慎,還要被奪權。
若李世民把自己代入到李承乾的視覺,看到的又是怎麽樣的世界
樂瑤的一句話讓李世民整個人僵住。
代入承乾的視角
有人說李世民根本不想廢太子,他疼愛李泰也隻是單純欣賞自己兒子的才華罷了。
那李淵呢,他當初也不想廢太子,疼愛李世民也隻是為了讓他打下大唐江山罷了。
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在當事人的眼中就是暗示。
若李泰之前還沒有生出什麽心思,那經過李世民無原則的偏愛,已然讓李泰產生了一種,隻要李承乾下台,那他就是太子。
一如當年的李世民和李建成。
對於一無所有的李承乾,若想保住太子之位,唯一的選擇就是學自己父皇當年一樣,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不是李淵,李承乾造反的結果毫無意義。
這裏隻代表主播的個人觀點,瘋太子李承乾明明毫無勝算,比起造反,還不如到李世民麵前痛哭流涕痛改前非,說不定還能保住太子之位。
可他為何選擇最極端的方式或許,李承乾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反抗李世民,一個叛逆少年的不歸路。
若他們父子二人,但凡有一人能敞開心扉,也不至於到如今地步。
“是朕,都是朕錯了。”李世民喃喃道。
“不,都是兒子的錯。”李泰跪在李世民的麵前,嚎啕大哭起來。
李承乾失敗了,退出了曆史舞台,那被偏愛的魏王李泰呢他是不是就如願以償了
李泰知太子李承乾被廢後,為了讓李世民安心,他跑到李世民跟前說,日後若是他登基定會善待兄弟,等著自己百年之後,會殺了自己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
不得不說,李泰太了解李世民的了,李世民最不想見到的就是手足相殘。
但是殺了自己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這樣的人,李世民能讓他繼位麽
李世民看著跪在自己麵前哭的李泰,忽然間,李世民覺的自己也不曾了解過這個兒子。
路人甲:想當千古明君太子,真是必然祭天呀。
路人甲:我要是穿成李承乾,立馬不幹了,李泰不是想幹太子麽,那換換試試。
看到天幕上的話,李承乾暗淡無光的眼神忽然一亮。
沒辦法,父皇是千古一帝,但凡是個人壓力就大,還是李世民好,李淵是個棒槌。
李淵
此時,李承乾忽然到李世民跟前跪下,“兒子知自己罪無可恕,但臨死之前,兒子有一事相求,兒子想與二弟互換。”
李泰
李承乾他想知道,若位置互換,李泰到底能不能承受自己壓力,自己到底有沒有那麽差勁,二弟有沒有那麽好。
死之前,他想知道。
如此荒唐的提議,李世民竟是應了一聲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