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137 太子之權
字數:6575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咱們先從朱高熾得太子之開始分析朱高熾的權利之路。
首先, 朱棣登基兩年才立朱高熾為太子,還是在文官四次上書要請求冊立皇太子,朱棣才定了朱高熾。
第一次, 永樂元年, 群臣上表求立太子,明太宗朱棣拖延的理由是, “國家建儲,自古所重”,言下之意, 這是件大事, 得好好想想。
明太宗朱棣還說,“今長屬當進學之時”,意思是朱高熾正是學習的時候,不著急立太子, 關鍵此時的朱高熾已經二十五歲了,就放在現代也大學畢業獨立工作了。
朱高熾聽神跡說當年之事, 麵上仍舊沒有波瀾。
“太子可是怨朕。”朱棣問,同時目光未離開天幕。
“父皇說的都對,兒子何來怨恨。”朱高熾道。
朱高熾說這話的時候,天幕上仍舊沒他的心聲。
“不是, 這天幕就欺負我一人”朱高煦不高興了, 憑啥就顯示他一個人的心思
朱棣的眼刀再次落在朱高煦身上, 朱高煦閉嘴。
朱高煦天幕就是欺負我人老實。
“二哥,你若老實, 還有老實人”朱高燧無情吐槽。
到了永樂三年,群臣再次上表求立太子,這次明太宗朱棣推辭的理由是“長子德業未建”。
瞧瞧明太宗朱棣這話說的, 朱高熾身體肥胖根本不可能去戰場,武上是無法建功立業了。
至於文上,一個皇子怎麽建功立業
朱高熾仍舊很淡定的聽著。
但是另一時空的李承乾卻替朱高熾心酸,明擺著大明皇帝看不上他這個太子。
那時的明太子朱高熾是多委屈呀。
與之相比,李承乾覺的自己之前的委屈算不上委屈了,起碼自家父皇承認自己的太子之位。
“倒是我生在福中不知福。”李承乾感歎。
到了永樂二年,群臣再次上表求立太子,這次連藩王們也一並上表。
可是明太宗朱棣還是猶豫,最後他詢問解縉的看法,解縉先說了朱高熾仁厚,隨即又提了一嘴好聖孫,朱瞻基。
終於,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塵埃落定,相比太子李承乾還有太子朱標,同為嫡長子的朱高熾這個太子之位得來的真不容易。
李泰那他也是長子,占盡先機
李泰的心聲以彈幕出現在神跡上,雖然他如今不是太子了,但是心裏還有點想法。
同樣都是胖子,命運竟然如此不一致,李泰感覺自己生不逢時,他若生在大明朝便好,一出事就是嫡長子,下麵的兩個弟弟還蠢鈍如豬,絲毫沒威脅。
見自己嫡次子李泰的心聲,李世民心中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將李泰從儲君之位的名單裏給劃去了。
雖然明太宗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但咱們來看看明太宗朱棣對朱高熾多為嚴苛。
明太宗朱棣下令,“凡百官朝謁東宮,偕進偕退,不許獨留私見。”
意思是任何官員都不能私下見太子,以防官員和太子結黨營私,可見此時的朱棣還是很防備太子朱高熾的。
這條指令朱棣可不是隨便說說,有次武官李諒早朝後私見太子,立即受到彈劾。
除了方才的指令,朱棣還下了一條指令,“皇太子令旨如所啟事或差訛,隨即糾覆。”如上所言,朱高熾下的任何命令說了不算,明太宗朱棣可隨時改之。
如此看,朱高熾這個太子之位坐的,既沒有自由也沒有太多權利。
朱高煦這麽慘,還不如我。
朱高燧大哥真能忍啊,這太子,我當不得。
二人齊刷刷的看向朱高熾,之前是隻見朱高熾的風光,但未見他背後的隱忍心酸。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印象裏的太子是朱標那樣的。
朱高煦父皇如此小心眼。
朱高煦又看見自己心聲被掛在天幕上,他整個人也是一個大無奈。
倒不能說明太宗朱棣小心眼,畢竟坐到一國之君這個位上,自然要防備。
曆史上又不是沒造反的先例。
“說的不是咱們唐朝,吾可是正八經的禪讓。”李淵立馬跟上一句。
李世民
大可不必掩飾,為大唐天下,他李世民不怕留下汙名。
而且明太宗朱棣的情況還很特殊,他禦駕親征,時常不在京城。
如此自然要對權利多加管束,若是後方起火,大明王朝便要葬送於此。
自古皇家多涼薄,既然為帝為儲君,就不是簡單的父子關係,更是君臣關係。
作為父親可能不會防備兒子,但是作為君主就必須防備太子,要不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朱高熾點了點頭,對此無異議。
朱高煦不可思議的看向朱高熾,“大哥,你當真一點怨念沒有一點都沒”
“沒有。”朱高熾回道。
“我不信。”朱高煦立馬否定。
朱高熾歎氣,一副你不信你還問什麽的表情。
剛剛咱們嘮的是明仁宗朱高熾剛得太子之位,權利的第一階段。
可以看出這個階段所有的權利全把握在明太宗朱棣手上。
無權
憋屈
天幕上蹦出四個大字,予以總結。
一旁被眾人忽略的皇太孫看著天幕上幾個大字,心疼他家爹爹。
每次朱高熾回東宮總是樂嗬嗬的模樣,朱瞻基從不知皇爺爺如此討厭爹爹,明明皇爺爺對自己特別好。
雖然此時的朱瞻基隻有七歲,可他自幼聰慧,心智可不止七歲。
接下來咱們開始說明仁宗朱高熾為太子的權利的第二階段,明太祖朱棣第一次出征,也是太子朱高熾第一次監國。
在這個階段,太子朱高熾的權利比第一階段有所提升,朱棣開始放權,由此可見之前太子朱高熾的表現不錯。
這個階段,朱棣下令,“惟文武除拜、四裔朝貢、邊境調發,上請行在,餘常務不必啟聞”
這麽看明太宗似乎放了很多權利給太子朱高熾,對不對
朱高煦點頭,“對呀,這是把權利都給太子了麽。”
朱高煦又想起之前第一次北伐,他當時心裏嫉妒死朱高熾,覺得朱高熾真是好命。
眼見他家父皇在外拚死拚活的北伐,他卻在家好命的當皇帝,憑什麽
朱高煦:對對對
李承乾好似
李承乾不太確定,但看起來明朝皇帝的確放了不少權利給朱高熾。
李承乾有種明太子終於熬出頭的感覺。
實則不然,咱們來看看明太宗朱棣有什麽權利沒有放給太子朱高熾。
首先是最重要的兵權,例如軍隊的調遣權等,朱高熾手中的兵權甚至不如漢王朱高煦,兵權有多重要咱就不多說了。
其次對朝中大臣犯罪的處理權限、官員的任免權限,這項權利直接限製了朱高熾拉攏臣子的可能性。
說白了,再如何巴結太子也無用,升官降罪與否都在明太宗朱棣。
舉個例子,太子朱高熾斥責刑部尚書劉觀,這個劉觀雖有能力但生性貪婪,說的直白點是個貪官。
朱高熾斥責貪官,本是有理,但是明太宗朱棣提點朱高熾“文武群臣皆朕所命,雖有小過,勿遮折辱,亦不可偏聽以為好惡。”
重點是“皆朕所命”四字。
這並不代表明太宗朱棣昏庸無道,而是他對太子朱高熾權利的限製,永樂八年,劉觀遭貶。
由此可見,朱棣對朱高熾的權利管製多言,現在大家還覺得明太宗放了很多權給太子朱高熾麽
朱高煦沉默了,他看事情隻看表麵,更深層次的他半點沒想。
朱高煦:好像不是很多。
李承乾:這
李承乾再次替朱高熾感到無比的壓抑,甚至比自己被臣子管教勸諫時還要鬱悶。
“他是如何承受如此壓抑”李承乾自愧不如。
除此之外,別看明太宗朱棣在外北伐,但是對朝堂的事情他卻了如指掌。
出征不久,明太宗朱棣便下令六科將太子朱高熾批閱的所有決策,一條一條詳加記錄。
每件事處理都要有理由有依據有結果,明太宗朱棣要抽查複核。
現在大家還覺的明太宗朱棣是太子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麽
朱高煦:薑還是老的辣,爹永遠是爹。
朱高煦不由感歎,之前他對太子之位特別渴望,可今個聽神跡把背後那些事情掰開了揉碎了說。
朱高煦忽然覺的當太子沒什麽好的,不如當將軍。
而且,永樂八年,明太宗朱棣凱旋歸來,朱高熾也隨之結束了他第一次監國。
明太宗朱棣並沒有對其表揚,而是對太子朱高熾在監國期間下發的命令予以否定並改之。
並且把改的結果張榜公布於眾,等於向全大明的臣子否定了朱高煦第一次監國。
如此讓朱高熾抑鬱成疾。
聽到這,朱高煦不由的起了一身雞皮,當時他代入的是自己的視角,光去幸災樂禍,覺的太爽了。
但要是代入他大哥的視角,朱高煦忽然覺的自己要喘不過氣了。
此刻,朱高熾隻是默默的歎了一聲氣,頭頂上終於再次出現了心聲。
朱高熾:那時候吃胖了不少。
朱高煦
朱高燧
“大哥,你是不是被咱爹給打擊傻了”朱高燧開始擔心朱高熾的狀態。
反正要換成他,估計得瘋。
“這你還不反,大哥,你牛,你真牛啊。”朱高煦第一次真心叫朱高熾大哥。
朱棣看向神跡,道了一句,“最是無情帝王家。”
雖對不起兒子,但對得起帝王之位。
接下來咱們繼續說說太子朱高熾權利之路得第三個階段,繼續被打壓敲打的階段。,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