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163 好人好皇帝
字數:5885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首先, 他任人唯賢,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之後立馬罷免了不作為的萬安等人。
並且把明憲宗朱見深重用的那些方士騙子處死, 並廢除了真人、國師的封號。
不再重用宦官, 而是重用劉大夏、李東陽這樣的賢臣。
聽到劉大夏的名字,朱高煦覺的特別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來這人是誰。
“三弟,這個劉大夏聽著特別耳熟, 他誰來著好的壞的”朱高煦低聲問一旁的朱高燧。
朱高燧這腦子也沒比朱高煦好多少, 他也覺的劉大夏這個名字十分的熟悉, 但就想不起來在哪聽過。
這種想不起來的感覺特別難受,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一起看向他們大哥, 別看朱高熾胖, 但腦子相當的好使。
還有朱瞻基, 過目不忘的本事絕對是遺傳了朱高熾。
朱高熾看著兩個弟弟眼中清澈的愚蠢, 又歎了一口氣。
朱高煦:劉大夏是誰呀劉大夏是誰呀好的壞的好的壞的
因為朱高煦太想知道劉大夏是誰了,於是這句話以彈幕的形式刷屏了。
愣是打斷了樂瑤的節奏, 作為寵粉的主播, 樂瑤自然要解答一下。
劉大夏咱們之前提過,是四朝元老。
但要說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怎麽說呢, 好壞是相對而言的。
先說說他好的一麵,他直言不諱, 為官清廉, 且有治理黃河之功。
在任兵部之職時, 他整頓了軍餉製度,改革兵政,減輕了朝堂負擔。
“這麽看, 還是個挺好的官。”朱高煦道。
朱高熾默默的歎了一口氣,他這弟弟光長歲數不怎麽長腦子。
接下來咱們嘮嘮劉大夏頗有爭議的一麵。
首先是阻止明憲宗朱見深出兵安南,當年宦官汪直勸諫明憲宗朱見深像太祖太宗皇帝學習開拓疆土,收複被明宣宗朱瞻基放棄的安南。
朱瞻基沒想到神跡提後朝大臣之事,還能扯到自己。
朱棣一聽被主動放棄的安南,看朱瞻基的眼神又深邃了一分。
原本朱棣覺的自己這個好聖孫是最像自己的,如今看來不是。
“皇爺爺,孫兒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定不會再放棄安南。”朱瞻基語氣堅決,他是個知錯能改的。
但是劉大夏一等文臣卻不同意再次攻打安南,他們覺的勞民傷財。
於是朱見深派人去兵部取關於當年大將張輔南征安南的相關資料時,劉大夏就把資料藏了起來。
他還聯合兵部尚書餘子俊一起勸諫皇帝朱見深,最終攻打安南不了了之。
朱祁鈺聽此皺起眉頭,之前他也覺的攻打安南沒什麽必要,維持太難,可自打聽神跡所述關於大明經濟的之說。
現在的朱祁鈺可是知道安南的重要性,同時心中更加佩服太宗的戰略目光。
這個劉大夏看似是忠臣,但所作所為卻都是不利大明。
朱祁鈺雖不知後朝武力值多強,但聽身就說的那幾場大的勝利 ,朱見深時期大明的武值該處於上升狀態。
至於劉大夏燒毀了鄭和下西洋的所有資料,目前這個是有爭議的。
但劉大夏的確是說過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他是反對下西洋之舉。
雖然他的家族後代卻成了沿海最大的走私集團,當然後代是後代,先人管不到後代的事情。
“來人,把航海資料立馬抽調。”朱祁鈺立馬下令,大航海計劃,救大明經濟的關鍵
朱祁鈺絕對不會讓任何人阻攔。
總體來看,劉大夏是為官清廉,雖任職兵部,但是他一向主和,能不打就不打。
當年明孝宗朱佑樘也想出征,最後被劉大夏勸阻下。
這就是文官任職武職的弊端,以朱程理學的儒家思想執政,以文治國,能不打就不打。
所以說他是奸臣麽可他的確兢兢業業,為官清廉。說他是忠臣麽但所作所為,卻讓大明固步自封,且沒有解決任何實際性問題。
就像明知道士兵的糧餉被克扣,君臣都知,但最後也沒有什麽好的解決之法。
於謙聽此,眉頭緊鎖,他認為劉大夏為庸臣,這等大臣,不該重用。
雖然於謙是文臣,他的手腕子屬於鷹派,他一直主張繼續攻打邊境,絕不能讓瓦剌再死灰複燃。
他這種觀點並不被文臣集團所接受,可以說於謙在朝堂中算是一個異類。
又跑題了,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明孝宗朱佑樘作為明君的優點。
他勤於政事,相比於朱見深不愛上朝,明孝宗朱佑樘真是勤奮的好皇帝。
他開創了“平台召見”,所謂平台召見是指出了早朝和晚朝外,每天還有兩次在平台和大臣門商議朝中大事,以免耽誤像是災情那樣的大事。
這樣的勤勞程度,是明朝皇帝中不曾有的。
雖然朝堂上欣欣向榮,但是大明根本的問題還是沒得到解決,不過也沒再出什麽大的亂子。
“開這麽多會,啥問題沒解決”朱高煦驚訝,“那他怎麽勤奮有什麽用。”
“守城之君。”朱高燧道。
“和咱大哥一樣的守城之君”朱高煦這嘴,真是哪個也不放過。
朱高熾被朱高煦懟的無話可說,的確,自己也不是一個好的君王。
宋
“的確是那個沒主見的宋仁宗有點像 ,大臣說什麽他就聽什麽,讓他不打他就不打,自廢武功,這不是第二個大宋麽”趙匡美也不覺的這個明孝宗是好皇帝。
當然,不能說是昏君,應該是庸君。
第三,他為人特別寬厚,因此被後世很多人誇讚,說明孝宗朱佑樘不僅僅是和好皇帝,更是一個好人。
一聽到好人這個詞,趙匡美他們就起了一身雞皮,講真,好人當不了好皇帝。
漢
漢武帝劉徹聽神跡誇讚後朝皇帝是個好人,直接笑了。
“什麽時候能用好人來誇為君者”劉徹不以為然,“是個好人就去當好人,當什麽皇帝。”
“大臣說不打就不打,這皇帝是官員的傀儡不成。”劉徹是看不起這個被神跡盛讚的明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認可明孝宗的所做作為,為君者廣開言路是對的,但是得有自己的判斷力。
廣開言路為了什麽,是為了解決民生大計,若什麽都沒有解決,廣開言路有什麽用
咱們舉例來說說明孝宗朱佑樘是怎樣的好人。
懟家人的好咱們就不說了,之前也說過他如何對張皇後的家人好。
咱們重點說說他對臣子怎麽好,比如有大臣因為滑走路有失儀態,對於臣子失禮他完全不計較,都是小事。
奏章中有錯別字他也不在乎,隻要能看的懂就好,不必在意細節。
對於晚朝後加班的官員,他不論官職高低,都會貼心的派人執燈送他們回府。
這種大大臣貼心的皇帝的確是難得。
“他這是在討好文臣”朱高煦聽著不怎麽順耳,君是君,臣是臣,這樣成何體統。
漢
“真是一個好人。”漢武帝劉徹的語氣帶著諷刺,“這樣的好人怎麽當皇帝了,應該去當普度眾生的神仙才對。”
秦
嬴政的眉頭就沒展開過,目前為止,嬴政沒看出這個後朝皇帝哪裏配的上“中興”二字。
對臣子好,難道不是對臣子的縱容,君王沒有君王的樣子。
“傀儡罷了。”嬴政道,他把朱佑樘的竹簡上刻了一個“庸字。
而且他頒布了問刑條例,廢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關於貪官汙吏處死的發令。
要知道朱元璋時期對貪官汙吏真是絲毫不手軟,但是仁慈的明孝宗朱佑樘覺得刑法太重。
除了十惡之之罪外,其他的的罪都可以花錢保釋,向貪汙之類的罪,都不至死。
朱棣聽到這直接握緊了拳頭,他算知道這孽障為何被文臣推崇為“中興之主”
又是一個於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東西
路人甲:要是我是大明的文官,我也喜歡這樣的老板,他要是死了我都得給他哭墳去。
路人甲能貪汙的官員還差那點錢麽,他們差的是命呀,他們錢多的可以買祖宗十八代的命。
粉絲路人甲上線吐槽,大明的皇帝真厲害,真是集齊各種類型的皇帝。
這個明孝宗朱佑樘簡直是第二個宋仁宗,不對,不能這麽說,他還不如宋仁宗,其他大宋不窮。
而且明孝宗朱佑樘還特別的節儉。
咱們舉個例子,身為帝王,他的衣服應該都用細絨織成,但是朱佑樘覺得這樣不節儉。
於是他下令,把自己的衣服改成普通錦鍛衣服就好。
路人甲:省小錢,花大錢,真是節儉的好皇帝呀。
但是目前有一種言論,說是明孝宗朱佑樘是被過譽的“明君”。
咱們接下來分析分析,明孝宗朱佑樘到底是真明君,還是過譽的明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