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168 誰是敗家子?
字數:6174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按照明史那個意思, 明孝宗朱佑樘好似給明武宗朱厚照留了相當豐厚的底子才對,之前咱們也說過, 明史過分汙名化了明憲宗朱見深。
既然說到家底問題, 咱們就來對比對比朱見深留給朱佑樘的家底,和朱佑樘留給朱厚照的家底。
憲宗實錄記載,在成化末年, 京倉的餘糧為2252萬餘石, 這個成績就是放在整個明朝也是亮眼的,所以不存在朱佑樘接了朱見深的爛攤子。
朱佑樘沒想到神跡會提起他已故的父皇,對朱見深朱佑樘是怨恨的,淒慘的童年讓他很缺乏安全感。
除了情感之外, 朱佑樘也不讚成他爹的政策, 崇尚武力, 堂堂大國應該以德服人方能太平盛世。
還有他爹晚年求丹問藥,昏君通病。
“太子, 切記, 不可學你皇爺爺修仙練道,被方士所騙。”明孝宗朱佑樘忽然開始教育朱厚照。
再次老生常談, 朱厚照聽的耳朵都長繭。
太傅們沒事就拿他家皇爺爺做反麵典型,求仙問藥和他父皇的燒香拜佛有什麽區別
他都不會去做, 他從不信仙佛,亦不信鬼神。
接下來咱看看明孝宗朱佑樘給朱厚照留下什麽,要說憲宗實錄把京倉的餘糧的記錄倒是很清楚, 但是關於明孝宗這個明君糧倉的記載倒特別難找。
以下是主播自己推斷出的數據,肯定會有偏差,要是大家有更準確的資料,歡迎糾錯。
在武宗實錄九卷有相關記載。
先說明一下, 九卷記載的是正德元年隻事,即明武宗朱厚照剛登基之時,這個時候的糧倉餘糧應該可以代表弘治末年的情況。
按九卷所記,這時候京倉餘糧大概有六百多石,按照明朝規定,收獲糧食的六成要運到京都,其他四成在別的糧倉。
六百餘石也就是十分之六,簡單算一下,弘治末年的糧食儲備也就一千多石,比成化年間足足少了一半。
“這”朱佑樘還是第一次聽餘糧的具體數據,雖有臣子上疏說提過餘糧不足,不過又被其他事情蓋了過去。
作為君王,他平日太忙,除了早晚朝外,一日還有兩次“平台召見”
臣子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每每都要論上很久,朱佑樘很喜歡這種氛圍,他在努力做一位明君。
絕不像他父皇那邊不理朝堂之事,一門心思修仙。
但是事情多了,難免記不住許多,特別是年歲大了,記憶力變的愈發的差。
永樂年
“敗家子實錘了,他幹什麽了謔謔了一半”朱高煦知道朱佑樘是敗家子,但沒想到如此敗家。
就剩這麽點東西,朱厚照那小子也夠倒黴的,明明也沒啥可以敗家的,敗家的大帽子還全扣他頭上了。
“文官對朱佑樘是真好,把他爹朱見深的功績加他身上,把他的敗家的帽子扣在他兒子頭上,裏外裏,就他一個明君。”朱高燧也開始吐槽。
順便他問朱高煦一句,“二哥,你剛還說不能反轉,現在反轉沒”
朱高煦不服輸,“敗的少也是敗,那也是敗家子。”
朱高熾沒有說話,但卻在一直思考,他沒想到後朝文人竟然可以篡改曆史到如此程度。
若說朱見深的功績是被後朝清朝篡改的,那朱佑樘的功績又是誰加的
朱厚照身上的黑點又是怎麽來的
那些文人雖然手不能武,但是拿起筆杆子卻可顛倒黑白,殺人誅心。
聽著文臣顛倒黑白,李世民他們也陷入沉思中,該如何平衡好文武關係。
一國王朝光有武力也不行,同樣,光以文治國亦不行。
接下來,咱們用的弘治時期的文獻予以佐證,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也能看出弘治末年是真的窮。
孝宗實錄卷弘治十四年,記錄民困財匱。
孝宗實錄卷弘治十五年,記錄京城的糧倉多年入不敷出。
孝宗實錄卷弘治十五年,記載修齋設醮耗費千萬兩銀子,國庫的銀子所剩無幾。
從這幾條就能看出弘治末年不管是糧食還是銀兩都是捉襟見肘。
“倒是朕德行有失,才有天災,讓太倉如此。”朱佑樘歎息,這事情他知道,為了賑災他還拿出私銀。
朱佑樘:天災害民,求佛祖保佑,我願意誠心向佛。
別說什麽天災,是漢文帝時候的天災不多還是唐太宗時候的天災不多。
,而是。
為何糧食收不上來土地大量兼並,好的良田都在藩王和官員鄉紳手裏,他們又不用交稅,朝堂哪裏來的稅收
不說別人,就朱佑樘的小舅子們一萬多傾良田,若都分給百姓,能收上多少糧食來
朱佑樘被神跡懟的啞口無言,他一直以漢文帝為榜樣,自然也知道漢文帝時期多災多難。
但漢文帝時期卻沒有像如今的大明,實在窮苦的沒銀子也沒糧食。
“萬頃良田。”朱佑樘喃喃道,張家竟然有如此多的田地
朱佑樘每次都是百頃百頃的賞賜,加上張家兄弟的強取豪奪,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大地主。
小動畫再次出現,之間一群老鼠排隊進到糧倉裏,把大米一袋一袋,光明正大的“偷”走。
朱厚照眼神閃爍,他真是太喜歡麵前的神跡,這說話的方式,有理有據,又帶著幾分俠義之氣。
話題跑遠換來,咱們繼續說,大明的國庫沒銀子,那朱佑樘自己的小金庫呢
畢竟有那麽多皇家莊園,應該有不少銀子吧,這些多少也會留給朱厚照這個當兒子的吧。
孝宗實錄卷記載,因為國庫空虛,朱佑樘還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去賑災。
大公無私值得表揚,但同時咱們也得出一個結論,不但大明的國庫沒銀子,朱佑樘的私庫也沒銀子。
當然,朱佑樘的私庫沒銀子不光是因為賑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迷戀了燒香拜佛。
咱不是對佛祖不敬,但是過猶不及,到處建寺廟添加香火,勞民傷財,和朱見深後期求丹問藥有什麽本質區別
朱佑樘這下連嘴唇都泛白了,神跡的話宛如刀子插在他心口。
朱佑樘的私庫被掏空,還有一個原因,朱佑樘的私庫可有掌事太監隨意支取,無需憑證。
咱就說,不貪你的貪誰的,這好比偷東西沒有監控,拿多少都查不出來。
明孝宗朱佑樘啊,你是老婆老婆管不好,連自己的錢袋子都管不好,真是“明君”裏的敗類。
朱佑樘捂住自己的心口,他想反駁,卻發現神跡說的句句屬實,他的私庫支取的確不需要什麽繁雜的手續。
朱佑樘認為宮裏的人不會有這麽大膽子,沒想到他們竟敢貪墨自己的銀子。
朱佑樘:他們竟然敢貪墨朕的銀子。
路人甲:為什麽不敢,貪墨又不是死罪,花點銀子保命就行唄。
粉絲路人甲是諷刺朱佑樘取消了貪汙腐化死刑,那些大臣這不得玩命貪墨。
綜上,在經濟層麵上,明憲宗留給朱佑樘的是富裕的大明,而明孝宗朱佑樘留給朱厚照的則是空虛的國庫還有已經空虛的小金庫。
總結起來兩個字,沒線
天幕上出現了大大兩個字。
沒錢
這兩個字最能刺激朱棣他們的神經,雖然知道大明最後是窮死的,但是聽神跡所述後朝曆史,朱棣他們的心仍舊跟著揪了起來。
每當這個時候,朱高熾就特別想翻賬本。
如今朱高熾壓力大的時候已經不想吃東西了,他就想看看賬本,眼見國庫越來越富足,他心裏的壓力就會變小。
戒掉了暴飲暴食,朱高熾整個人瘦一一圈,如今他都能邁開腿跑了。
明武宗朱厚照窮到什麽程度呢,他窮到給連給他爹朱佑樘修建陵墓的銀子也湊不大齊。
朱佑樘的陵墓前前後後花了有五十多萬兩,一個王朝連拿出五十多萬兩都很困難,可想而知這是多大的一個爛攤子。
光是想想,壓力就撲麵而來,咱們大人都很難承受,況且那時候的朱厚照才十幾歲。
這種感覺就像本來一直以為自己是富二代,等著繼承家業的時候,發現公司壓根沒錢,全是貸款。
窮
金閃閃的大字再次出現在天幕上。
李泰本來還很羨慕朱厚照,作為王朝獨子,可以毫無懸念的繼承大好江山,成為一國之君。
但聽神跡分析大明情況,李泰瞬間不羨慕朱厚照了,甚至還有點可憐他。
這樣的爛攤子,當個王爺都比當皇帝好。
而李承乾更能理解朱厚照的後麵放飛的行為,講真,朱厚照的處境比自己更難。
小小年紀就承擔了如此大的爛攤子,自己起碼還有一個英明無比的父皇。
宋
“我收回我之前的話,我現在有點可憐這個小皇帝了。”趙匡美是發現了,話真的不能說的太早。
之前能神跡說明朝皇帝朱厚照的“惡行”,他覺的朱厚照是個昏君沒跑了。
但聽神跡詳細的分析,趙匡美覺的這種情況下不,爹沒了娘不管,還有一大堆外債,瘋了挺正常的。
永樂年
“這倒黴孩子。”朱高煦再次被打臉了,他承認他話說的快了,事情的確發生了反轉。
他由開始恨得壓根癢癢,到現在覺的那兔崽子有點可憐,這這麽一個敗家子的爹。
弘治年。
朱佑樘本來還一腔怒火,如今怒火全無,甚至覺的沒有臉麵看他兒子一眼,大明的經濟當真如此的差
咱們繼續說說軍事上,明憲宗朱見深留給朱佑樘的家底,和明孝宗朱佑樘留給朱厚照的家底有什麽不一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