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172 文臣的兵部

字數:6556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咱們從明武宗做的第一件大事京營邊軍互調說起, 順著這條線捋順下明武宗朱厚照多叛逆之路。
    明武宗朱厚照此舉在大臣眼中是違背了祖製,被眾臣集體上書反對,甚至內閣大臣李東陽以辭官為要挾讓明武宗朱厚照收回成命。
    連內閣大臣都下場了, 可見文官集團是多麽反對, 若在位的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怕他早就頂不住壓力向文官集體低頭了。
    朱佑樘十分肯定的點頭,若是換成自己, 他肯定就順著文官集團。
    “兒子, 為父自愧不如。”朱佑樘佩服朱厚照的勇氣, 著小子怎麽敢說不。
    但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才不為所動, 並且他竟然以“坐乾清宮門”的方式反抗但是被文官集團無視,他們繼續抗議。
    最後明武宗朱厚照直接下旨,硬核執行。
    天幕中出現一個卡通小皇帝,隻見他直接坐在大門口, 頭上幾個大字, “必須改不改朕不走了”
    朱佑樘愣住 , 他沒想到自家兒子竟然如此,如此孩童般的叛逆。
    朱厚照則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講真,他特別想看看那些文官大臣當時是如何臉色,有沒有被氣的胡子翹起來。
    永樂年
    “這小子。”朱瞻基一副作為長者的慈愛語氣, 明明他自己還是個孩子。
    “比你這小子好多了。”朱高煦立馬懟他大侄子, “起碼這孩子不是戀愛腦。”
    “一哥, 這小子不是絕嗣了麽。”朱高燧悄聲道。
    “絕嗣也比生出個敗家玩意好。”朱高煦回。
    朱瞻基
    萬萬沒想到這輩子的最大的黑點是沒出生的兒子。
    唐
    看到朱厚照離經叛道的行為,李承乾不覺的他奇葩叛逆,反倒很理解他。
    這種行徑分明是對文官集團的反抗。
    不知不覺,李承乾眼中有淚光。
    “大哥, 你怎麽還哭上了,難不成是觸景生情,又勾起了之前不好的回憶”李泰特意給李承乾挖坑。
    李承乾專心致誌的看向神跡,壓根不搭理李泰。
    若是光看史書上這一段,明武宗朱厚照的確算的上奇葩,這哪裏是一個皇帝該有的行徑,分明像個耍賴的小孩。
    可是誰會無緣無故的叛逆呢,咱們來看看這荒唐行為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麽。
    因為明孝宗朱佑樘事情的土地兼並,導致農民無地可種,但明朝的稅收卻半點沒減,加上頻繁的天災,這些無地可種的自耕農淪落成了流民。
    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正德年最大的農民起義,劉六劉七起義。
    永樂年
    “這爛攤子夠大的,還有農民起義。”朱高煦有點心疼朱厚照,前麵又是國庫空虛又是邊防破防,有百萬流民也就罷了,竟然還爆發了農民起義。
    朱高熾又歎了一口氣,他特別慶幸自己死的早,若是當年他成功把京都再次遷回南京
    朱高熾不敢想文官集團會發展到什麽程度,怕不是大明早就亡了。
    朱高熾:幸好我死的早。
    路人甲:李隆基就沒朱高熾這運氣
    粉絲路人甲跟著彈幕吐了個槽。
    趙匡胤:的確,沒有明朝的運氣。
    李世民看著天幕中再次被提及的李隆基,他特別想知道後朝子孫到底做了什麽事,為什麽大家都想讓他早死
    弘治年
    聽到因為自己的昏政又爆發了農民起義,朱佑樘對朱厚照愈發愧疚。
    自己的惹的禍,最後收拾爛攤子的卻是自己的兒子。
    “兒子,爹對不起你。”朱佑樘不知說了多少次對不起。
    “爹,你沒有對不起我。”朱厚照頗為無奈,他真不知道怎麽安撫他爹這脆弱的心。
    不知怎麽,朱佑樘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發到天幕上,成了“朱佑樘對不起朱厚照”
    朱棣:你對不起的是天下百姓。
    看著先祖對自己的評價,朱佑樘再次覺的自己是千古罪人,是個昏君。
    然後朱佑樘情緒再次崩潰,眼看又要哭。
    朱厚照心裏默默歎氣,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責任。
    其實這也不是什麽很大的起義,和成化年明憲宗朱見深那會的農民起義差的遠。
    但架不住大明的京營軍隊太拉跨,早就由軍隊變成了京城施工大隊。
    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橫亙北方數省,眼看就要兵臨首都,直取朱厚照首級。
    要說明武宗朱厚照有一點點慘,前人造孽後人遭殃。
    眼看京營的軍隊毫無抵禦能力,最後朱厚照聽兵部侍郎陸完建議,調遣邊境的軍隊來鎮壓此次起義。
    但是邊防軍隊輕易是不能調遣的,此舉算是開了先河。
    “不調遣也不行吧,難道等著被活捉。”趙匡美覺得朱厚照幹沒錯,“大哥,這小子做的對不對你造過反有經驗。”
    趙匡胤
    正因為朱厚照的這個決定,才平定了此次農民起義。
    這次叛亂也讓朱厚照認識到大明的軍事體製必須要改變,不若這次起義能挺住,下一次呢
    朱厚照可不是按照套路出牌的人,他絕對不坐以待斃。
    於是便有了營邊軍互調之策,將部分京營的軍隊調到邊境,從而磨煉他們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同時讓部分的邊境軍隊調到京都,鞏固京城的防禦。
    聽到此處,朱佑樘摸了一把眼淚,趕緊把神跡所述記下來,一邊記一邊不忘誇獎他的兒子,“你如何想出來的,此策甚好,甚好。”
    朱厚照看見他爹又哭又認真的樣子,反倒讓他覺得眼前的爹比之前那個隻會聽之任之的爹好很多。
    終於像是一個有思想的帝王了。
    他爹,成長了。
    怎麽看都是良策,但是此舉卻遭到了朝堂大臣的反對 ,以內閣大臣為首。
    內閣大臣李東陽給出的理由是,京城的軍隊武力太差,若是調度到邊境恐怕是無法抵禦蒙古外敵。
    而邊境的軍隊長期以來打打殺殺,難以約束,若把他們調度到京城,定會擾亂京城的治安。
    於是內閣眾臣拒絕起草調度的文書。
    天幕中出現卡通大臣,隻見他們把手上的毛筆往地上一摔,頭上幾個大字,“拒絕起草”
    趙匡美:不寫就不寫,直接執行便是聽他們的幹嘛
    趙匡美向天幕那幾個蹦躂的臣子,特別想把他們拽下來,直接踩在腳底。
    此時的趙匡美真是看不慣這群文人的小人得誌的樣子,起義的時候不見他們有多大本事,如今起義被平定了,他們又跳出來蹦躂了,什麽東西
    朱高煦和趙匡美一樣激動,甚至更激動。
    “他娘的你們還敢威脅,不寫就不寫誰還不會寫字小子,你自己寫”朱高煦被氣的不輕。
    樂瑤看到粉絲反應如此激動,她這才發現自己之前好像沒有解釋過明朝的內閣製度。
    他們不寫可不行,皇帝的決策可越不開內閣製度。
    在這裏,咱們先簡單的說一下明朝哦的內閣製度,以便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他們為何如此豪橫。
    首先,內閣製度由明太宗朱棣創建,本意是就是給皇帝出謀劃策,永樂年間,內閣還不是權利機關,不分管任何人。
    但是到了明仁宗朱高熾事情,內閣的權利逐步加大,內閣的臣子除了是內閣成員外,還擔任其他職位 。
    朱棣不由的看向朱高熾。
    “兒子已知文官集團弊端,定不會重蹈覆轍。”朱高熾虔誠悔改,聽後世子孫都成了文官集團的傀儡,他若再向著文臣他就是傻子。
    但是明仁宗朱高熾時期,政務還是由皇帝掌控,權利並不在內閣手上。
    當然 ,這也和朱高熾隻當了十個月皇帝有關,若他活的久一點,就不好說了。
    “大哥,你真會死,短命也是優點。”朱高煦發自內心的感歎,毫無惡意,甚至是誇獎。
    朱高熾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內閣的權利再次增大,他們雖沒有決策權,但是有了票擬權。
    所謂的票擬權,是內閣大臣可以看奏章,然後提出自己的建議,至於同意不同意就在於皇帝。
    對了,為了監督內閣,明宣宗朱瞻基還開了個壞頭,開始讓官宦參與進來。
    朱高熾又看向朱瞻基,他發現很多明朝的弊端都是從他們兩父子開始的,且他的兒子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孩兒也知道錯了。”朱瞻基認錯認的幹脆利落。
    然後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木堡之變,武將幾乎團滅,朱叫門一次登基後,又弄死了於謙一幹忠臣。
    內閣的權利再次被提升,到了成化年間已經形成了可於皇權對抗的實力,特別又經過弘治年間的放縱,內閣的權利進一步加大。
    理論上皇帝是不能越過內閣發指令,皇帝隻有同意不同意的權利,若內閣不起草文書,皇帝就沒辦法。
    可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偏偏不管,你不是不寫麽,行,那就越過內閣和兵部直接下令。
    此舉可是惹惱了眾臣,皇帝不但越過內閣,還敢越過兵部
    叛逆
    天幕上出現紅色大字。
    此時朱棣的注意點落在“還敢越過兵部”這句話上,作為皇帝,兵權本就集中在自己手上,什麽叫做“敢”
    秦始皇嬴政:兵部的權利如此大
    一直認識聽講的嬴政難得發言,對於明朝的製度,神跡沒有係統的講 。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相關話題,秦始皇嬴政聽的十分仔細,他吸取後朝的教訓,努力改良出最好的製度體係。
    路人甲:那可是相當的大,文臣集團的兵部,皇帝算老幾。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