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196 真廢首輔

字數:6282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或者說, 大臣張熜背後的嘉靖帝是怎樣的皇帝呢
    朱高煦:大臣改革關皇帝什麽事
    都聽神跡說了這麽多,朱高煦的政治素養竟然沒有半點長進。
    朱高燧都進步了不少,“二哥, 你不覺得這個張熜和太監劉瑾很像”
    “他倆怎麽可能像劉瑾可是太監”朱高煦斬釘截鐵道。
    朱高燧,他算是明白為何他大哥不怕他二哥造反了
    對每個粉絲的發言,樂瑤都會積極回應。
    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 說白了背後沒有帝王的支持肯定成不了, 畢竟動了太多人的蛋糕。
    就像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太監劉瑾的改革,就與張熜的改革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不同的是,嘉靖帝推出的工具人可比太監劉瑾要有能耐的多。
    首先, 大臣張熜本身為官清廉, 如此讓想攻擊他的人找不到任何錯處。
    第二, 大臣張熜不是單打獨鬥, 他還提拔了一批改革派的人才,像是桂萼、方獻夫、霍韜、熊浹、席書、等人。
    像萬曆年間廣為人知的一條鞭法, 最早的是便是由桂萼提出。
    朱厚照快速把神跡方才提到的名字全部記下來,如此多的人才, 怎麽自己當年就一個沒發現。
    朱厚照再次感歎自己用人的眼光著實不行, 先是劉瑾隨後又是江彬。
    趙匡美:既然這個張熜如此清廉能幹, 為何還打擊楊一清
    趙匡美提問,能看的出來他聽到很仔細, 楊一清這個人他還記得。
    當初就是他平定了安化王之亂,並聯合太監張永除掉了奸臣劉瑾,按理說也是一個好官。
    這也是為何張熜被人貼上小人標簽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當年楊一清是站在張熜一邊,曾維護過張熜。
    從道德角度來看,張熜這事的確做的不地道, 對恩人楊一清恩將仇報,打壓排擠。
    但咱們從政治角度分析一下,楊一清為保守派,而張熜則為改革派,雙方的政治觀點完全對立。
    且當年楊一清上位很大的原因是嘉靖帝需要一位資質老的大臣作為過度,在大禮儀中沒有明確表態的楊一清無疑是最適合的。
    咱就說嘉靖帝讓兩個政治觀念不同的人共事,且都給兩人私下打小報告權利,嘉靖帝當真沒有想到會發生什麽事
    漢武帝劉徹:坐山觀虎鬥。
    漢武帝劉徹表示這操作套路很熟悉,當年他皇爺爺封陳平為右丞相,周勃為左丞相,為的就是讓他們兩人內鬥。
    “這小子學我大漢。”漢武帝劉徹斷定朱厚熜在學他皇爺爺。
    隻有奪權,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且帝王又給了自己奪權的權利,作為有抱負的大臣,他們會如此做呢
    這就是嘉靖帝朱厚熜的平衡術,他自己不親自下場,而是給雙方同樣的權利,讓一方鬥令一方,最後他自己作為裁判。
    “這小子真陰險。”朱高煦不由感歎,“挑唆別人打架,然後他看戲,這是正常人能幹出的事麽”
    朱高燧則不由起了一身雞皮,他忽然覺的這樣的朱厚熜很可怕,表麵一片和諧私下卻玩陰的。
    朱棣背過手,雖然心裏對朱厚熜這個不孝子頗為不滿,但不得不承認,他這招平衡的不錯,可以稱的上帝王之術。
    隻不過,用平衡之術的前提是雙方都是有抱負的可用之臣,若出現奸佞小人
    且這種帝王之術還容易引起朋黨之爭,像唐朝末年那般,掌控不好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張熜和楊一清的鬥爭中,張熜是贏了,但大家不要覺得張熜是最後的勝利者。
    聰明如斯的嘉靖帝怎麽可能讓張熜一家獨大,他要的是能幹活的大臣,而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權臣。
    咱們捋順一下大明內閣的權利交替,具體看看嘉靖帝的平衡之術。
    嘉靖三年正月,內閣大臣楊廷和告老還鄉,蔣冕接任首輔,與楊廷和政治觀點一致。
    嘉靖三年五月,蔣冕告老還鄉,毛紀接任首輔,與楊廷和政治觀點一致,同時升與楊廷和關係不好的石珤入閣,打壓楊廷和一派。
    後因左順門杖打臣子,毛紀阻攔無果,後辭官。
    “幾個月,換了三個首輔”朱佑樘一臉驚訝,覺的朱厚熜在鬧著玩。
    嘉靖六年二月,費宏任首輔,遭禮儀派張熜詆毀反擊,費宏辭官。
    嘉靖六年九月,大臣楊一清接任首輔,十月,張熜進入內閣。
    同年,嘉靖帝在張熜的提議下對翰林院官員大洗牌,楊廷和一派被肅清殆盡,朝堂格局也被重新打亂。
    嘉靖年八月,桂萼進入內閣,桂萼與張熜同為改革派。
    且嘉靖八年二月,嘉靖帝朱厚熜再次抬高內閣地位,提內閣首輔為文臣之首,權壓六部。
    此時的內閣大有前朝宰相的意思,屬於權利巔峰,嘉靖帝朱厚熜是畫了一個權利大餅。
    “明朝皇帝就不怕相權壓皇權再次被文官集團打壓”趙匡美不懂就問。
    趙匡胤看向趙德芳,意思讓他分析分析。
    趙匡胤已然把趙德芳當做儲君培養,按理說立長不立幼,但是他的長子趙德昭死活不當太子。
    趙德昭有自知之明,他心裏承受能力不行,按照神跡所述他趙光義幾句話就自殺身亡,他這樣的若是上位,麵對的是大宋江山,光是想想就覺得壓力倍增。
    因此趙德昭以神跡為由,不要太子之位,隻當王爺,輔助他弟趙德芳。
    趙德芳想了想,“首輔更替如此頻繁,說明還是皇權至上,且麵對如此大的權利誘惑,一派上位,另一派必定爭奪,在內鬥中互相消耗,此相權非彼相權。”
    “你小子可以呀神跡沒白聽”趙匡美讚揚他侄子,分析的頭頭是道。
    嘉靖八年九月,張熜鬥倒楊一清,成為內閣首輔,憑著嘉靖帝朱厚熜對張熜的信任,內閣首輔的權利到達了頂峰
    但嘉靖八年,給事中王準、陸粲彈劾一權獨大的張熜,說他作威作福結黨營私。
    於是嘉靖帝朱厚熜就借著這個理由敲打張熜,罷了他的官讓他回家反省,當然不久後就官複原職。
    從這咱們可以看出權利還是在嘉靖帝朱厚熜手中,任首輔權利再大,讓你滾回家就得回家。
    天幕中出現卡通朱厚熜,隻見他坐在皇位上看卡通大臣們相互鬥毆扯頭發,他頭上幾個大字,“權利在朕手中”
    嘉靖九年二月,張熜的死對頭夏言出現,和當年張熜的套路一樣,夏言上疏提議先祖應該分開祭祀。
    此時正是大禮儀之爭的第二階段,嘉靖想讓他爹進太廟。
    因為有了張熜的案例在先,大家都知道隻要討好皇帝就可以高升,特別在大禮儀方麵,投機取巧的官員自成議禮派。
    這也是為何嘉靖帝朱厚熜成功把他爹搬去太廟,還把成功的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並且成功的用皇後占位把明仁宗踢出去。
    他後麵這一係列的騷操作按理說是違背禮法的,特別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簡直不孝。
    神跡再次提到明成祖這個廟號,朱棣瞬間黑了臉,“小畜生”
    可以說嘉靖帝朱厚熜用大禮儀為誘餌,樹立了皇權至上的同時,又拉攏了一批朝堂新勢力。
    路人甲:有時候我都覺得朱厚熜他爹其實是嘉靖奪權的工具人。
    路人甲:畢竟孝字為天,大義在先。
    路人甲:老道士真是八百個心眼子
    唐
    李承乾聽此又不由感歎,有人真是天生的帝王命,明明沒接受什麽正統的帝王教育,卻能玩弄大臣於股掌之間。
    “高明覺得後朝小兒適合當皇帝”李世民問李承乾。
    李承乾老實的點點頭,他覺得朱厚熜特別適合當皇帝,簡直就是天生的皇帝。
    如此帝王心術,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朕覺得他不適合當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道,李世民看人一向很準,朱厚熜的確有帝王心術,但卻沒有帝王胸懷。
    禮儀起家的張熜自然不會讓夏言走自己的老路子,於是彈劾夏言。
    但是夏言也是巧言善辯的,加上嘉靖帝朱厚熜背後的支持,夏言於張熜竟可打成平手。
    嘉靖十年,夏言認禮部尚書。
    嘉靖十年七月,張熜因支持大臣薛侃提議立儲,嘉靖帝朱厚熜大怒,張熜再次被罷官,禮部尚書李時為首輔。
    嘉靖十一年初,張熜再次官複原職,仍舊擔任首輔。
    由於內閣之爭愈發激烈,張熜第二次入閣不久,再一次被罷官,替補的李時為首輔。
    嘉靖十二年四月,張熜再次被啟用,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人閣,此時的張熜麵對內閣之爭已經心力交瘁。
    嘉靖十四年初,張熜因病請辭,嘉靖帝朱厚熜不許,但張熜病情加重一度昏厥,最終張熜致仕歸家,替補的李時再次為首輔。
    後,朱厚熜召回大臣費宏,但沒過過久費宏因病去世,替補的李時再次為首輔。
    “這幾位大臣不會是李時害死的吧”朱高煦開始陰謀論,“還是他命硬,專門克上司”
    “我倒覺的,這些大臣都是內鬥鬥的心力交瘁而死。”朱高燧道,這權利之爭著實讓人心累。
    “該說不說,這小畜生是真能折騰啊。”朱高煦感歎,雖然前麵講禮儀之爭時,朱高煦就覺的朱厚熜能折騰,但沒想到這麽折騰。
    “他到底累不累啊。”朱高煦聽著就覺的心累。
    嘉靖十五年,夏言入閣,雖然排在李時後麵,但基本是夏言說了算。
    嘉靖十七年,大臣李時病死在任上,夏言終於成了名副其實的首輔。
    “得,又死一個。”朱高煦記著數呢,已經死了三。
    趙匡美那邊也在感歎,“大明是真費首輔,這個夏言不會也不得好死吧”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