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211 安史之亂
字數:5296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幕中再次出現盛世大唐的畫卷, 隨著悲宏的音樂響起,眼前的畫卷被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燼。
畫卷燃燒殆盡後,天幕中出現幾個血紅大字, 安史之亂。
唐玄宗李隆基還不以為然, 他大唐有六十萬大軍,就算安祿山掌握了二十萬,那還有四十萬。
以四十萬對抗二十萬,安史之亂定會很快平定。
可能是從登基起就沒遇到什麽挫折, 唐玄宗李隆基對自己的帝王之術很有自信。
他既然敢放任安祿山,自然會扶持別的勢力來製約那個反賊。
咱們一起來說說安史之亂的始末。
李林甫死後, 由楊國忠接任宰相一職。
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哥哥, 若李林甫是有才無德, 這個靠著裙帶關係當宰相的楊國忠則是無才無德。
可見,此時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經昏庸到什麽地步,不但重用外戚,重用的還是楊國忠這樣的外戚。
天寶十年, 也就是李林甫死的第二年, 安祿山開始蠢蠢欲動。
之前李林甫在的時候, 作為被李林甫一首提拔的安祿山還是懼怕很李林甫的。
如今李林甫一死, 不受控製的安祿山的野心開始滋生放大。
天幕中出現一個外族胖子, 隻見他滿臉堆笑,在天幕中翩翩起舞。
身上的肉一晃一晃,特別油膩。
安祿山為了收買人心,他向唐玄宗李隆基提了一份提拔名單, 名單上有五百多位將軍。
如此明目張膽的收買人心,大臣們都覺出不對勁,感覺安祿山有造反之心。
但是自負的唐玄宗李隆基卻不以為然, 也不知他哪裏來的自信,就覺的安祿山絕對不會背叛他,他就是自己的一條狗而已。
第二年,安祿山派自己的副使去長安述職,並向唐玄宗李隆基遞上一份人事調動名單,要求把自己手上的漢人將領全部換成胡人將領。
見安祿山如此野心,大臣們都覺安祿山這是要造反,但是唐玄宗李隆基還不信。
卡通李隆基出現在天幕中間,頭上幾個大字,“我不信我就不信”
“這個安祿山不是唐玄宗的義子,是他的親兒子吧”朱高煦不可置信,都這樣的還不信
“他親兒子可沒這樣的待遇,一日殺子。”朱高燧道。
朱高煦點點頭,心道也是,對親兒子都沒如此信任呢,果真是老年發昏。
“還是和咱爹一樣,死在戰場上好。”朱高煦感歎。
朱棣又一個眼神過來,朱高煦趕緊往後退一步。
唐玄宗李隆基不顧眾臣反對,同意了安祿山的請求,在他看來重用胡人比重用漢將保險。
同時唐玄宗李隆基還訓斥眾臣,覺的他們是嫉妒安祿山。
見唐玄宗李隆基如此重用安祿山,楊國忠坐不住了,上位後的楊國忠想獨攬大權,安祿山無疑是他最大的阻礙。
加上兩人直接還有過節,於是楊國忠派人私自查安祿山在長安的宅子,想找出他造反的證據。
聽到這,唐玄宗李隆基皺起眉頭,心道自己怎麽會任用這樣的蠢貨。
安祿山本就有造反之心,被楊國忠這麽一逼,他不裝了,造反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以清君側,殺奸臣楊國忠為由,起兵造反
安祿山手下的將領士兵都是身經百戰的,加上募兵製,他們對朝堂早就沒有歸屬感,他們自認為就是安祿山的兵而不是大唐的兵。
要知道一個王朝喪失了軍隊對自己的歸屬感是件很可怕的事。
更可笑的是安祿山都造反了,唐玄宗李隆基還不信,直到收到來自前線源源不斷的戰報。
卡通李隆基一副驚恐模樣,頭上幾個大字,“他怎麽會造反”
唐玄宗李隆基趕緊找臣子商量,可是因為李林甫和楊國忠長久排擠打壓,中央哪裏還有能帶兵打仗的將領,但凡有本事的都在邊境,遠水解不了近渴。
幸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正在長安,節度使封常清請命帶兵出征。
大將是有了,但問題是長年沒打仗的中央兵根本沒戰鬥力,再好的樵夫沒好斧頭也不行。
封常清戰敗,洛陽被攻陷。
聽到這裏,唐玄宗李隆基終於不是之前輕蔑模樣,隻見他的神情嚴肅起來,手微微握起。
唐玄宗李隆基氣惱,他覺的是封常清不行,於是下誥把所有的鍋都甩到了封常清身上,將他貶為小兵,並他派去陝州大將高仙芝那。
隨後唐玄宗李隆基為了提高士氣,還說自己要禦駕親征
聽神跡所述自己要禦駕親征,唐玄宗李隆基又覺的自己可以了。
起碼自己還是有帝王的擔當,哪個帝王沒犯過錯,就像太宗當年還是造反上位。
眼見大軍連連敗退,在唐朝精兵沒來之前,以守代攻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大將高仙芝聽封常清勸說,率軍向西撤退駐守潼關,他想利用潼關的地理優勢攔住反賊,給後方的大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沒想到此舉卻招來殺身之禍。
高仙芝之前得罪了監軍的宦官邊令誠,宦官邊令誠趁機報複,他誣告高仙芝不但主動撤退,還動搖軍心,又克扣士兵們的軍餉。
在如此重用的時刻,唐玄宗李隆基竟然信了,他派宦官邊令誠帶著自己的聖旨到潼關,直接殺了高仙芝還有封常清。
兩位大將兩位大將
看出樂瑤的情緒非常激動,氣的樂瑤都出現顫音。
唐玄宗李隆基此舉堪比趙構那十二道金牌令。
唐太宗李世民畜生
唐太宗李世民情緒從未如此激動過,哪怕聽到太子李承乾造反的時候都沒有如此激動。
兩軍交戰,這畜生竟然殺將領
這仗還打什麽打
眼見大將被自己殺光了,無人可用的唐玄宗李隆基想起了正在長安養病的哥舒翰。
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當年可是製衡安祿山的重要棋子。
可惜天寶十四年,哥舒翰回長安麵聖,忽然半身不遂,於是就在長安養老。
有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前車之鑒,哥舒翰不想出征,但架不住朝中實在沒人。
於是哥舒翰提出,出征可以,但是前線的事自己說了算,不準朝堂插手。
哥舒翰這是怕自己走高仙芝的老路,為了哄哥舒翰出征,唐玄宗李隆基全部同意
卡通的唐玄宗李隆基出現在天幕上,頭上幾個大字,“朕什麽都同意”
於是哥舒翰率軍出征,和高仙芝原來的計策一樣 ,哥舒翰也采取防守的策略,守在潼關與叛軍僵持了長達半年。
鑒於之前答應過哥舒翰,目前為止唐玄宗李隆基沒有參與戰事。
正在這時,安祿山的後院起火了,之前占領的河北各地開始起兵反抗。
像太守的顏真卿就假意投降,等著安祿山主力部隊南下攻打潼關時,顏真卿再率領百姓起義反抗。
眼看潼關也攻打不下來,後院又起火,於是安祿山決定先稱帝,然後回後方解決一下內政。
但隨著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趕來迎戰,同時他又推舉了李光弼,戰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郭子儀率兵在潼關繼續和安祿山的主力軍對抗,李光弼則是河北打擊另一路叛賊史思明,史思明被打的連連退敗。
唐玄宗李隆基鬆了一口氣,心道自己還是很會用人的。
唐玄宗李隆基的心聲再次以彈幕的形式發到了天幕上。
唐太宗李世民想不明白,這個小畜生何來的自信
一聲畜生響徹大殿。
唐玄宗李隆基
若按照這麽打下去,此次安史之亂則很快就能被平定。
可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安祿山的好爸爸李隆基站出來了,立馬送給安祿山一份大禮。
可起死回生的那種大禮。
眾臣齊刷刷的看向唐玄宗李隆基,“該死不死的陛下又要作甚”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