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善後 為了善後,太子爺在天津留了將近……
字數:9481 加入書籤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為了善後, 太子爺在天津留了將近一月有餘。
程婉蘊那日在深深沉的黑夜裏摟著幾個孩子唱的歌,還被太子爺聽見了,他親手扒了那些貪官汙吏的官服, 下令將他們關起來, 便怒氣衝衝地奪過慶德手中的風燈獨自往外走。
他本想出去吹吹海風透透氣, 否則他會忍不住現在就提刀殺人,誰知提著燈途徑那值房,就被那如此激昂人心的旋律頓住了腳步。
他靜靜地站在那值房門外, 周圍僅剩他手中一點燈火, 身後是孩子們越發清脆響亮的歌聲,一句一句好似打在他心中。
中華是漢人的用法, 凡所統轄, 皆稱中華。清承襲漢製, 也有用這詞代指家國的說法,胤礽從這俚語般粗淺直白的歌詞中窺見了一絲星火相繼的希望,而由孩子來唱,竟然格外動聽感人。
他望向炮台之外,沉沉的海麵上還有未燃盡的殘船, 他喉頭嚼著那句“我中華兒女流血不流淚”,眼圈發紅,隨即狠狠用手背抹去還未掉下的眼淚。
阿婉, 是有大胸襟與大悲憫的女子。
胤礽看到了她的另一麵, 她在宮裏的安然平和,隻是比旁人更會忍耐而已, 若說他之前覺著阿婉在宮裏不開心,是因為宮裏規矩多、煩悶,如今他卻知道或許不是這樣的, 被束縛的不僅僅是身子,還有她這些悲憫天然的思想。
而他也是如此,隻有走了出來,才知道腳下的土地與這土地上的人是怎樣的,過著怎麽的日子、吃著怎麽的糧食、住著怎樣的屋子,又默默為守護這片土地獻出多少鮮血與性命。
以前他偶爾也會困惑,看著戶部不斷增長的戶數、稅收,都能明白,大清如今的日子比明末要好多了,前明亡國時疆域僅剩三百多萬的國土,大清入關後,開疆拓土,已將明朝放棄的土地全都收複了,在皇阿瑪的治下,大清疆域開拓至一千三百餘萬,幅員遼闊,可為什麽還有那麽多懷念前明的亂臣賊子但如今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前明是漢家正統,崇禎帝“君王死社稷”,在他們心中是紮了根的。
大清日後也要成為天下子民慰藉心靈的故土家園才是,阿婉教這些孩子唱的歌,也是在教他們愛國如家、滿漢一體皆為華夏。
在給康熙的折子裏,胤礽痛罵完直隸總督後,他也把顧敏叡一家與阿婉的這歌寫了進去,並寫下了抱樸子中的名句“愛國憂民有古風,米鹽親省尚嫌慵。”
隨後便留在天津等候康熙的旨意,還要幫著天津水師提督重修炮台、整飭炮台守軍、安頓流離失所的百姓,不幫襯著點,他們熬不到春天的時候。
太子爺寫完折子就把打算和程婉蘊說了,她以往對太子爺所謂“外頭”的事情一般都不愛開口的,但這回不一樣,親身經曆過這等禍事以後,她沒辦法繼續裝鴕鳥,沒辦法做個無動於衷的人,夜裏窩在太子爺的懷裏,她實在睡不著,一會兒轉到左邊,一會兒又翻到右邊,把本來就沒有睡意的胤礽鬧得更加睡不著了,他按住她,無奈問道“你這是石碾子附身了不成怎麽來回轉呢”
程婉蘊“您也會講笑話了。”
胤礽便捏了捏她的耳垂“是你這幾日臉上沒個笑影,可是那天的事嚇著了”
程婉蘊搖搖頭。恐懼隻是一時的,更多的是想替這裏的人做什麽的衝動,她那天打馬穿過村莊,卻下意識地想要保全自身性命,她聽見身後的慘叫聲,甚至不敢回頭,哪怕她救下了一個孩子,但風波過後,她還是有些憎惡自己的自私。
那天,她腦子亂了,心慌了,隻能憑靠下意識的本能行事,她也曾安慰自己,她就算強留下來疏散百姓,就一定能做成麽會不會連累懷靖和身邊那二十個親兵丟了性命可太子爺竟然留在炮台上與清軍共進退,雖然他留在相對安全的炮台之內,但刀劍無眼,他如何不是置身險境後來,太子爺和她說過,隻有他留在北塘,那些屍位素餐的地方大員才願意率軍來援,一旦他退到安全的境地,這些官員怕是有一百個借口拖延、放任不管。
畢竟海寇上了岸,攻入內河,內河防備甚嚴,更便於水師將其剿滅了。犧牲幾個小漁村,卻可以換來一場己方幾乎無損的大勝,寫戰報折子也能漂亮些,不是麽
胤礽就是知道官場的風氣,他才不敢走。
他沒有拋下大清的老百姓。
看到他熬夜寫戰報、寫彈劾折子、寫撥款救民的折子,一晚上寫了三本折子用上了五百裏加急的火漆,還蓋上了他的太子金印,是要傳驛哪怕跑死馬也要及時遞到乾清宮禦案上頭的決心,程婉蘊自覺自己再說什麽自保就太卑劣了。
寫完折子以後,太子爺就招來了天津水師提督商議整軍剿寇的各種事情,但他們商量了好幾日都沒有想出什麽特別的法子,圍剿海寇,總歸還是脫不開戚繼光抗倭的一套練兵、改良武器、整頓軍紀。
程婉蘊卻覺著這都是從官府的角度出發的,她是受“人民汪洋大海”熏陶過的,與其官府單打獨鬥不如發展群眾啊何況,她仔細琢磨了,這事提出來不算特別出格,因為前朝多次有人做過了,在歙縣,程世福對待山匪也用過。
隻是太子爺他們光顧著對八旗水師痛心疾首了,沒想到這一層。
於是在這無眠的夜晚,程婉蘊小心想好措辭,對太子爺說“我睡不著,是因為知道您也有心事在身,我有個不成熟的念頭,說給您聽聽,您看看重啟沿海保甲製,能不能行得通我阿瑪在歙縣剿匪,也用過這法子。剿匪和剿寇向來是件想通的事情。”
胤礽一怔,立刻就豁然開朗了,沒錯除了在水師上頭使勁,也應該在百姓身上下功夫,他激動地將程婉蘊緊緊抱在懷裏,大笑“好一個保甲阿婉你若為男子,定然也能到赫舍裏氏謀個門客當當”
程婉蘊無奈地笑了笑,所以身為女子在古代就得看得開才行啊
何為保甲就是將士農工商都編入保甲,一般十丁口立一甲,十甲就立一總甲;一村立一總保,互糾通寇者,獲之有賞。發現海寇蹤跡,並確實抓到海寇的,有賞。有點像後世調侃的“行走的五十萬”、“朝陽群眾”。
另外,可以發展漁民作為民兵團練的補充人員,讓水師官兵幫著訓練、發放武器,遇海寇就鳴鑼為號,相互接應協作,把老百姓充分發動起來。比如後世,閩浙地區的漁民各個都是傳說,潛艇都敢撈,各個都想爭當族譜第一頁。
程婉蘊與太子爺興奮地夜談了一夜,她先是拋出點子,隨後在太子爺自己思考的時候,慢慢向他補充相關細節,做出一副靈光乍現的模樣,太子爺聽完她的話也從他的角度給予完善,比如他認為直隸總督是必死無疑的,已經想好了要抄他的家,用那些銀子造新式戰船、加固炮台順便鑄造新炮了。
也算這直隸總督廢品回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兩人談都有來有往,並非她一味灌輸,因此並沒有讓太子起疑。後續說得差不多了,她自覺盡了心力,已經困得東倒西歪,太子爺卻好似打了雞血,喃喃自語道“剿滅海寇不能一味防守等人來犯,一麵要杜絕沿海水師官兵接濟、勾結,一麵還應主動出海圍剿,但得再設個水師總領的官職,免得各地水師提督各自為戰、協同不力,若有個統一指揮作戰的人,朝夕呼應、團結一致,何愁海寇不滅”
他已經想得入了神,自個披了件衣裳,自己點了蠟燭,趴在桌上又瘋狂地寫起條陳來。
“”真卷啊,程婉蘊躺在床榻上睡眼朦朧地看了他一眼,心想,不愧是堅持四點起床二十年的男人,於是倒頭就睡。
等她醒來,都快中午了,太子爺早就出去了。
後來果然如太子爺所料,這消息傳回京城,康熙震怒,在朝堂上甭管有關係、沒關係,把文武百官全罵了個遍,氣得連有個官員頂戴戴歪了都摁出去打板子,立刻就下了旨,將天津上下官吏殺得人頭滾滾、菜市口成天刷血跡,連天津那個水師提督也被康熙勒令押送京城後審。隨後又立即一陣官員調度,調來新的官員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填好,並給了太子“便宜行事”的全權,於是太子爺自然得幫著新來的總督、提督站穩腳跟,多措並舉地施行強硬地剿滅海寇的措施,程婉蘊也盡自己一份心,幫著收攏難民。
她用自己的私房銀子以及太子爺的私房銀子,以每日一錢銀子的高價雇了當地的壯丁一口氣建了大約五十所雞毛房,一些就業機會的同時,免費給失去家園的流民暫且過冬,並三兩天就施粥、施衣一次,她希望這些百姓能熬過冬天,等到春暖花開的時日。
等一切事情都走上正軌,太子爺才下令從天津啟程。他們的下一站就是揚州了,因在天津耽擱了那麽長時間,因此要日行千裏,這中間除了采買糧米菜肉等補給之物,不再長時間停留任何口岸。
他們要出發離開的時候,顧敏叡身著甲胄,強撐著還未痊愈的身子一路相送,他領著兒孫、牽著小漁村的孤兒們,默默地跟著程婉蘊他們一行人身後,看著他們就要登舟而去,這才大喝一聲,扔掉拐杖,行了清朝操演閱兵時,高舉長槍跪拜的軍禮。
這是征伐之禮,也是感恩鳴謝之禮。
大船沿著運河往南開去,風凜冽了起來,程婉蘊卻依然站在艙板上眺望著他們早已模糊成一個個小點的身影。
但那紅櫻飄蕩,將永遠留在她心中。
半個月前的乾清宮,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上又積了厚厚一層白雪,太監們每天都在苦惱掃不盡的積雪,殿外露台上的銅鶴都被雪堆成了白鶴,因此漢白玉石台上時時刻刻都有太監與蘇拉除雪的身影。
乾清宮殿內卻是溫暖如春,火龍晝夜不息,連金磚鋪墁的殿內踩上去都是暖和的,梁九功端著熱茶,步履匆匆地從殿外走來,守在養心殿外頭的小太監連忙替他推開菱花隔扇門窗,裏頭伺候的宮女則弓著腰掀開緙絲織錦的簾子,暖閣裏頭,康熙盤腿坐在南窗暖炕上,正捧著一個杏黃綢封的折子,專心致誌地讀著,這樣的折本,他手邊還有一遝。
梁九功瞥了一眼,那些自然都是太子爺加急送進宮來的密折。
這樣的折子,差不多五六日就有一封,之前太子爺到了通州,也立刻上書將沿途所見所聞、所作所為都老老實實地稟告身在京城的皇父。
這樣的做法實在是精明的,梁九功有時候心裏頭也在膽寒,他沒念過多少書,字也是跟在康熙身邊那麽多年,偷偷學了幾個,不成器。但他知道皇上的心思難猜又多變,尤其太子爺深處東宮,更是誠惶誠恐。
代天子南巡,這是多大的臉麵和恩典,尋常人恐怕早就抖摟起來了,但太子爺就是一根弦都不敢鬆不僅微服出巡,將太子儀仗都讓給了四阿哥、五阿哥,不接受官員拜見就罷了,竟然連麵都沒有露,就連出門做了什麽船、吃飯睡覺也要細細寫在折本裏稟告。
梁九功躡手躡腳地呈上了茶碗,隨即便倒退著走了三步,站在角落侯著,呼吸都放緩了、放輕了,生怕打攪到康熙看折子。
他又想到太子爺為什麽要這麽做在太子選擇微服出巡以後,皇上曾經對著他感歎“保成未來定然是個體察民情的仁君。”
梁九功笑著奉承道“還不是皇上親自教出來的太子。”
康熙喜歡和他說話就是這個緣故,梁九功總能說到他心坎裏,讓他通體舒泰。
但梁九功自己卻覺著,太子爺除了為了百姓,隻怕也是避諱、識時務罷了。體察什麽民意,更多的難道不是體察皇上這個皇父的聖意麽
若太子爺處處比著皇上以往南巡的成例,一路住在官衙、接見官員、聽地方奏報、恩遇大族鄉紳,隻怕頭一個不高興的,就是皇上自個了梁九功心裏頭是很明白的,皇上年過四旬,久坐已經會腰疼了,膝蓋還添了痛風的毛病,這胃口也沒有以前好了,行圍的時候給皇上準備的弓,都從一等硬弓換成二等了。
這種事情,隻有他這樣貼身伺候多年的奴才才會知道。
但太子爺才二十呢
梁九功覺著太子爺近幾年的確聰明了許多,他似乎知道了皇上的心思,因此便趁機蟄伏了起來,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雖然太子爺已經當了二十年出頭的椽子了,但皇上其他的兒子也在冒頭呀,隻要不當跳得最高的那個椽子就是了。
最近,大阿哥不就又抖起來了麽
皇上已經預備第二回帶大阿哥親征葛尓丹了,大阿哥旁的好處沒有,但打仗的膽識還是叫人欽佩的,別人說大阿哥如何威猛,是滿清第一巴圖魯,都比不上皇上輕描淡寫一句“胤褆在烏蘭布通多次衝鋒在前,是個好樣的。”
這事做不得假,畢竟戰場上那麽多人,眾口鑠金,皇上這人不信任何人,他總是要叫人再三查過才會下定論的,因此甭管之前明相、惠妃來回多少次,皇上都沒有鬆口,最後養在暗處的那些心腹將康熙二十九年烏蘭布通之戰的情形又翻出來查過,他才鬆口點了大阿哥。
當然,除了籌備戰事,唯一牽著皇上心神的,就是出門在外的太子爺了。
雖說猛虎老了,起了疑心,但畢竟舔犢情深,太子爺一路安不安全、身體如何,還是康熙最掛念的,有時候下了朝回來,就要叫人來問,太子傳信回來沒有
太子爺都出門好幾天了,京裏忽然又下大雪,皇上還在憂心太子爺帶的靴子有沒有墊羊絨呢雖說這氣候往後總是一日暖過一日的,但夜裏清晨又能冷的人打擺子,穿單鞋趕路又在船上,豈不是要凍掉腳指頭
梁九功聽完,饒是他巧舌如簧也不知如何回答了皇上也有些多慮了,窮家富路,太子爺帶著銀子呢,就是有哪裏不足,沒有慮到的,在外頭也能買到,這是南巡,太子爺他又不是去什麽窮鄉僻壤的地方。
最後隻能訕笑著說了句“皇上一片慈父之心,這是關心則亂呢。”
聽梁九功這麽說,後來康熙自個也回轉過來了,搖頭笑道“你說的對,是朕關心則亂了。太子頭一回出遠門,朕總是放心不下。”
梁九功雖然靜靜立著一動不動,頭低垂著盯著自個的腳麵,一站一個時辰,眼皮都不帶眨一下,但卻也在數著皇上翻折子的聲音,聽著康熙一會兒歎息、一會兒叫好,一會兒又怒得拍案,他也十分好奇太子爺在外頭到底經了什麽事兒,想必十分精彩吧
沒一會兒,他聽見康熙總算放下折子,掀開茶碗的蓋,輕輕喝了口茶。
梁九功原本飄遠的思緒立刻隨著這飲茶的輕微聲響而瞬時聚攏回來,提著心神以防康熙叫他,他對康熙的生活習性十分了解,因此當康熙放下茶碗就淡淡開口“梁九功,近前來說話。”
他一點也沒有吃驚,嗻了一聲,小心地走上前兩步“皇上,您吩咐。”
“朕記得你是直隸人吧直隸哪兒的”康熙往後靠在引枕上,像是拉家常一般,隨口問道,“南直隸還是北直隸”
梁九功笑道“皇上好記性,奴才是河北保定人。”
康熙眯著眼“嗯”了一聲“朕記得你也是家裏遭了災才入宮的”
“是,那年發了大水,奴才家裏是低窪田畝,正好糧食剛經播種便被水浸泡,一顆都沒長起來,等洪水退去,播種時令又過了,難以再行補種,那年的田地便全絕收了,奴才的爹娘餓死了,哥哥、妹妹被水卷走淹死了,奴才僥幸活了一命,但屋子被淹壞,又沒糧食,實在沒法子,隻好一路沿街乞討,後來被人牙子賣給了一刀劉,給了奴才一刀,倒是救了奴才的命,讓奴才能進宮過了好日子。”梁九功笑眯眯地,好像說得是別家事一般。
“田畝受災、房屋倒塌、流民四起,官員就沒有賑災的”
“自然有振,奴才一路上也吃了兩頓施粥呢,否則走不到京城就餓死了。這天災怨不得父母官,當年大水,河北二十二鎮盡數被淹沒,又衝垮大堤,就這樣老太爺還不解氣呢,繼續連日大雨,奴才記得清清楚楚,走在路上半截身子都泡在水裏”
梁九功哪裏敢說官吏的不是,何況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訕笑著“皇上怎麽突然問起這個奴才見識淺薄,但也知道這每個地方的官不一樣,有好官也有壞的,有的州縣遇見災情知道先行撫恤、搭蓋棚屋、散放衣食,並給淹斃人口棺殮銀。有的官員早拍屁股跑了,奴才可不敢妄言。”
康熙望著被他擱在桌上的那遝折子,歎息了一聲“你說的是,好官難得啊”
他想起太子在折子裏寫的顧家滿門忠烈,以及跟在他身邊照顧衣食的程氏,一個女子也知道家國大義,有這等見識,的確是難得的事情。
康熙還記得程世福在歙縣的諸多民生之策,為此他才早早認定這人是個好官,故意要把他壓在地方上曆練了這麽多年,正如一個難得的將才得在真刀真槍的沙場上才能培養出來,好官也都磨練出來的若早早把程世福關在六部裏,他或許就毀了。
歙縣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前幾年入了戶部當主事,也兢兢業業。太子爺當初想提拔程家,他不反對,也有這一層原因在。
但他沒想到程世福很會教子女,連女兒也教得深明大義。
那首歌的詞雖然淺,但卻是牽連滿漢的好歌,康熙已經想好了要把這首歌刊發出去,讓市井小兒都學會唱。以中華代指天下,那分什麽滿漢你我咱們都是一家子,都飲同根水康熙覺著困擾自己許久的滿漢一體的問題,終於有了明確的指向。
他不禁起了一些愛才之心,程氏是女子,唯有厚賞,授不得官。要不回頭給程世福升個侍郎除了善撲營那個,他應該還有個兒子吧,不知道年歲幾何,有沒有科考康熙又琢磨著回頭叫人去打探一下,連閨女都費心教了,兒子總不會更差吧
康熙間歇性忽略了他原先對程氏的出身偏見,反而在梁九功的奉承馬屁下,越發覺著自己是個慧眼識珠的明君,又覺著自己對太子犢愛非常,不說太子妃又賢惠又孝順,連為太子挑選的貼身伺候的侍妾也是個家風清正又識大體的。
不愧是他
“皇上的眼光獨到敏銳,自然是常人不能及的。”梁九功馬屁再加一記。
“你個老貨,當朕不知道你滿嘴阿諛奉承呢,你先記著,等那程氏回來,朕要重賞她”康熙笑盈盈地說,也不再為那些貪官汙吏生氣。
貪官殺了就是,回頭再派好的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