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 45 章 含蓄的關心

字數:10320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沈氏整理禮譜時就知道張正軍送了槐花, 她雖然早一步發現張正軍對宋靜姝有意,但對方並沒有在人前露出意思,就知道對方是光明磊落的人。
    “靜姝, 今天回禮的時候給正軍也回一份。”
    大家族出身的人做事一般也大氣。
    “嗯,就是不知道該送點什麽。”宋靜姝有點頭疼, 其他送雞蛋、水果來的客人,他們家回點糖果之類的就行, 唯獨張正軍這禮有點不好送。
    “你剛剛不是想包槐花餃子嗎, 就給張家送點餃子,他們一家人都能吃。”沈氏還是有著自己小心機的,這樣回禮不會顯出張正軍,但又大氣還了禮。
    宋靜姝立刻對沈氏豎起大拇指,“還是媽想得穩妥。”
    “餃子,吃餃餃。”
    朵朵剛吞下嘴裏的粥,立刻拍手讚成, 她可喜歡吃餃子了,什麽餡的都喜歡吃。
    “好, 一會就包餃子給朵朵吃。”
    宋靜姝摸了摸朵朵的小臉蛋,加快了吃早餐的動作。
    今天事不少,一會得回昨天沒去食堂吃喬遷飯那些客人的禮, 人太多,她都不知道這些人具體住哪家, 送禮上門的事就得小周去辦。
    小周是生活警衛員,大院裏的所有人與事他都清楚。
    吃完早餐,宋靜姝與沈氏把昨天受到的禮都集中在一起,然後根據送禮的價值準備回禮。
    送雞蛋的,回禮就不能再回雞蛋, 得用糖果與水果搭配。
    提水果來的,直接回些糖果就行。
    昨天家裏準備的糖果全部用完,沈氏一早就讓小周去大院的供銷社購回來不少,這會回禮正好。
    婆媳二人帶著朵朵分裝回禮,忙了半個多小時才忙完。
    剩下的事就得辛苦小周。
    小周用大竹籃裝著這些回禮出了門,有能裝的大竹籃,就不用多次往回跑。
    小周走後,宋靜姝她們在家也沒閑著,開始清洗槐花準備包餃子。
    朵朵正到了好動又好奇的年紀,家裏任何活她都要插一手,跟在宋靜姝與沈氏的身後,忙得像個小陀螺,彤彤幾個孩子來找她玩時,小姑娘臉上、手上都沾了不少麵粉。
    “朵朵”
    彤彤遠遠看到人就興奮大叫。
    “彤彤姐”朵朵回應的小嗓子也非常清脆。
    “你們家今天包餃子吃啊”彤彤幾個孩子進門就禮貌地叫了宋靜姝與沈氏,然後呼啦啦圍在石桌邊看著桌上的麵皮與餃子餡。
    天氣好,風和日麗,宋靜姝她們在院子裏的石桌上包餃子。
    “好香,比家裏包的槐花包子香”
    江雲陽看著混合了肉沫的餃子餡非常肯定地點頭,他聞著味都想偷偷嚐嚐。
    宋靜姝一眼就看出幾個孩子的嘴饞樣,笑著說道“今天我家餃子包得多,午飯你們在我家吃,管夠。”她家跟張家熟,她對這幾個孩子還挺喜歡。
    “謝嬸嬸,真的可以嗎”
    聞著香味,彤彤非常想吃,但又有點不好意思。
    “當然可以,這槐花可是你正軍舅舅昨天送我家的禮,他昨天沒跟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今天你們就幫我把給你舅舅的餃子回禮吃了。”宋靜姝知道張家家教好,不會隨意吃別人家的東西,給出正當理由。
    “太好了,幫舅舅吃回禮”小些的江雲陽與梁明遠立刻歡呼起來。
    彤彤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吃舅舅的回禮,孩子們放心又不心疼,最好一個都不給舅舅留。
    “孩子們,都過來洗手,洗幹淨跟我們一起包餃子。”宋靜姝招呼孩子們去水台洗手,她能看出孩子們想跟著一起包餃子。
    “謝嬸嬸,我們也能包餃子”
    跑到宋靜姝身邊的幾個孩子臉上都是笑容,他們非常興奮。
    “能,怎麽不能,上次我們不是一起包過餃子了嗎”宋靜姝拿出香皂給孩子們洗手。
    聽宋靜姝這麽一說,個孩子的臉上都冒出一朵緋紅。
    上次他們是一起參與了包餃子,但他們包出來的餃子實在是不太好看,各種形狀都有,跟大人包的那些餃子比,醜得他們都想哭。
    “別擔心,一會我教你們怎麽包。”宋靜姝耐心給幾個洗幹淨手的孩子擦手上的水,擦完領著孩子們回到了石桌旁,朵朵已經很自覺地讓出了一個位置。
    原本是來找朵朵玩秋千的孩子們此時早就把玩秋千拋擲腦後,跟在宋靜姝身邊認真包起了餃子。
    有了孩子們參與,包餃子的速度當然慢很多。
    但宋靜姝與沈氏也不著急,反正離吃午飯的時間門還早,有孩子們陪在身邊幹活更有趣。
    小周送完回禮回來時,餃子剛剛包完。
    這次宋靜姝特別耐心且細致地手把手教孩子們包餃子,費了幾張餃皮後,孩子們包餃子的手藝大有進步,雖然不能跟大人包出來的餃子比,但看起來也像模像樣。
    彤彤這幾個孩子興奮壞了,直言要把他們包的餃子拿回去給家裏人吃。
    其實是去顯擺。
    “好,一會吃午飯後給你們裝上帶回去。”宋靜姝對孩子們的要求表示支持。
    “太好了,謝嬸嬸是世上最好的嬸嬸,我特別喜歡。”
    洗幹淨手的幾個孩子開心地抱了抱宋靜姝,說了一些好聽話後,他們才帶著朵朵去玩秋千。
    小周回來了,宋靜姝也不擔心孩子們玩秋千不安全,叮囑小周照看幾個孩子,她跟沈氏去了廚房煮餃子。
    餃子包好,肯定是要馬上煮出來,鮮餃子最美味。
    “靜姝,我拿些送去張家,然後告訴嫂子他們彤彤這幾個孩子在我們家吃午飯。”包好的餃子不經放,得立刻處理,沈氏直接抬起兩簾餃子出門。
    “媽,中午了,注意路上的車。”
    宋靜姝叮囑沈氏。
    他們大院車多,沈氏舉著兩簾餃子走路占地有點多,得小心些。
    “誒,知道了。”
    張家離謝家不到一百米,沈氏上門時張家正準備做午飯,得了謝家送的餃子,老太太高興得要留沈氏吃飯,還是沈氏說兒媳與朵朵都等著她吃餃子,老太太才放人。
    “媽,謝家送來了餃子”
    張正軍剛好下樓,看著沈氏走遠的背影問了一句。
    “說是新鮮槐花餡的餃子,送點給我們嚐嚐鮮。”老太太回答,想了想,又說道“我猜是你昨天沒去吃飯,謝家特意回的回禮。”
    一般大家出身的人做事禮節很周全。
    “嗯,那中午我們就煮餃子吃。”
    張正軍看了一眼數量不少的餃子,端著去了廚房,作為軍人,什麽活都會幹。
    “你姐他們一會就到家,餃子都煮了吧。”
    老太太叮囑張正軍。
    “知道了。”張正軍又問了一句,“彤彤那幾個孩子呢”這都到吃飯的點了,要是平時,幾個孩子早就跑回家等著吃飯,今天這麽還不見人影。
    這是玩得肚子都不餓了嗎
    “不用管他們,他們今天中午在謝家吃。”老太太笑著說了一句就去給囡囡衝泡奶粉,兒媳上班,孩子平時是她在家照看。
    當然,生活警衛員也會搭把手。
    張正軍一聽彤彤幾個孩子在謝家吃午飯,就知道孩子們是去找朵朵多玩秋千。
    張家忙著煮餃子做午飯時,謝家已經吃上了。
    宋靜姝調了蘸醬,配上剛出鍋的熱氣騰騰餃子,好吃得幾個孩子嗷嗷叫喚,滿嘴的油都顧不得擦。
    原本孩子們還以為自家做的餃子就夠好吃,結果跟謝家的一比,簡直就比成了渣渣。
    吃完抹淨嘴,孩子們都癱在謝家沙發上不想動彈。
    太飽了。
    朵朵也跟彤彤他們一樣的姿勢,原本小姑娘就屬於食欲特別好的,今天家裏多了幾個小孩吃飯,打打鬧鬧間門,一不小心就比平時吃多了幾個。
    這不,跟彤彤幾個孩子一起躺沙發上撫摸小肚子。
    宋靜姝與沈氏還是給孩子們稍微控製了一下量,別看孩子們吃得有點吃撐,但肚子不難受,就是得緩一緩才能四處亂跑。
    “朵朵,你媽媽分我一半吧”
    小江雲陽抓住朵朵的手異想天開,為了一口吃的,他都打算上謝家當宋靜姝的兒子了。
    朵朵有點懵媽媽還能分一半
    “陽陽,你可別嚇到朵朵,不然下次我就不帶你來玩秋千了。”彤彤伸腳踢了踢江雲陽。
    “哦。”
    江雲陽在彤彤的虎威下,乖乖放手。
    “彤彤姐。”朵朵尋求幫助。
    “朵朵別怕,陽陽的意思是想當你媽媽的幹兒子,跟囡囡一樣,當了你家的幹兒子,以後就能經常來你家蹭飯吃。”彤彤今年八歲,懂得很多。
    朵朵弄明白媽媽分一半是什麽意思後放心了。
    跟玩得來的小夥伴,小孩大方得很,小胖手一揮,豪氣滿滿道“不用跟囡囡一樣,你們都可以來我家吃飯。”這就是典型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彤彤知道朵朵還小,很多事不懂,也沒解釋,樂嗬嗬點頭。
    孩子們都喜歡大方的小朋友。
    江雲陽卻當真了,打算回家後就收拾小背包上謝家蹭幾天飯,跟他一樣想法的還有梁明遠小朋友。
    梁明遠比江雲陽大兩歲,知道不能隨意上別人家吃飯,他打算下次來謝家帶上糧票,別看他小,也是有口糧的。
    宋靜姝跟沈氏此時在收拾餐桌與地麵,聽到幾個小孩的對話也沒當回事,孩子的童言童語都是天真可愛的。
    謝家這邊賓主盡快,張家在嚐到謝家送的餃子也驚為天人。
    “也不知道這餃子餡是靜姝調的,還是謝嬸調的,太好吃了。”難怪張婭楠能生出為了一口吃的就打算上謝家門當幹兒子的江雲陽,對於美食,她也深愛。
    “不管誰調的,我們也就放開肚皮吃這麽一頓。”
    老太太憐惜地咬著筷子上的餃子,遺憾老命不好。
    “對了,老,你要調去南方軍區”張念薇突然問了張正軍一句。
    張正軍默默看了他姐一眼,點頭,“嗯。”
    申請都交上去了,家裏人得到消息他也能理解。
    “估計不會批。”張念薇慢悠悠冒出一句。
    “為什麽”原本張正軍是不摻和大家聊天,一直埋頭認真吃餃子,這會聽到大姐篤定的語氣,他有點詫異,又有點了然。
    雖說他請調的理由非常充分,但隻要他家老爺子橫插一手,那也是白費。
    “你別小心眼,老爺子才沒空管你這事。”
    張念薇一眼就看出張正軍的心理活動,幹脆明說道“下個月有國外元帥級別的退役軍人申請來我國交流關於戰爭的一些看法,機會能得,國家會挑選一批軍中有能力的軍人旁聽,你有資格被選中。”
    “我哥呢”張正軍記得給他哥撈好處。
    他今天之所以在家是因為休假,不像他哥,還在軍中上班。
    “你哥年紀大了,沒輪上。”張念薇加快吃飯的速度,她吃完還得趕回去上班,要不是單位離娘家近,她中午也不回來吃飯的。
    在張正軍姐弟倆說話的時候,張婭楠並沒有插嘴。
    她工作單位是醫院,一些機密消息她不知道。
    “老留下來也好,好好跟著學習學習,沒必要非去什麽邊疆,大不了申請出國留學,學幾年再回來。”老太太也不太想讓張正軍去南方軍區。
    南北差異大,真要調過去,戶籍關係也都調過去,以後要想戶籍再回京,估計有點難。
    最好是去兄弟國留學,戶籍是保留在京城的。
    “知道了,我考慮考慮。”張正軍沒有正麵回答,“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說完,他就離開了餐桌去了樓上。
    桌上沒了張正軍,老太太幾人對視一眼,也不再說話。
    晚上謝雲崢又回來了。
    宋靜姝原本以為謝雲崢還會跟上次一樣,一上班就得連續好多天在單位,正美滋滋躺床上一邊晃動著腳丫,一邊翻故事書時,謝雲崢回來了。
    “吃了嗎”
    宋靜姝慢吞吞打算爬起身。
    “我在單位吃過了,不餓,你別起了,我去洗漱一下。”謝雲崢看了一眼宋靜姝露在被子外的腳丫子,打開衣櫃拿衣服。
    轉身的瞬間門,他眼神閃過一絲笑意。
    妻子在麵對自己時,與單獨相處時是兩副麵孔。
    謝雲崢拿了衣服下樓洗澡,宋靜姝也沒了看書的心思,她把書放在床頭櫃上,然後平躺在床上,一雙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天花板。
    這年代的天花板肯定沒有後世漂亮,但也還行。
    貴妃椅還沒打好,今天晚上估計還得跟謝雲崢同床共枕,上次醒來她並沒有看到謝雲崢,也不知道後半夜自己有沒有再妨礙對方休息。
    這點宋靜姝完全不能確定。
    想了幾分鍾,她爬起身去翻櫃子,她還記得謝雲崢昨天說要在屋裏拉個簾子的事,有簾子遮擋著,彼此換、脫衣服時也不容易尷尬。
    宋靜姝當商場售貨員時存了些布,找一找,還是能找到能當簾子使用的。
    就是要想把簾子掛起來有點麻煩。
    屋裏牆上也沒什麽釘子,這選擇掛簾子的地方就有點麻煩,更重要一點,夫妻倆都在時,這簾子需要,但第二天一早,簾子就得拆除。
    不然容易讓人起疑。
    宋靜姝四處觀察了好一會,最後把布掛在了窗戶與衣櫃的中間門。
    隻有這位置在沒有繩子與固定物的情況下才能掛起來。
    謝雲崢洗漱回來時就看到屋裏多出來的簾子,看著簾子,他沉默一秒就把門關上,“躺好。”
    宋靜姝
    “該換藥膏了。”謝雲崢見宋靜姝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把手裏的藥膏揚了揚。
    看到謝雲崢手裏的藥膏,宋靜姝突然明白謝雲崢為什麽今天晚上回家了。
    想明白這一點,她默默翻身把後背露給謝雲崢。
    謝雲崢還是先把藥膏用手暖一暖才掀開宋靜姝的衣服,衣服一掀,沒有露出多少雪白的肌膚,先看到的是已經貼了一天的膏藥。
    這種膏藥的藥效隻有十幾個小時,到時間門就得換。
    “忍一忍。”謝雲崢說完抓住貼在宋靜姝腰上的藥膏用力一撕,隨著一道撕裂聲,緊緊貼在皮膚上的膏藥被撕走,露出下麵一片暗紅。
    經過一晚,青紫已經轉變成暗紅。
    估計再貼一兩天藥膏就可以不用再貼。
    謝雲崢撕膏藥的時候已經提醒了宋靜姝,但宋靜姝還是在藥膏離體的瞬間門繃緊了身子。
    疼
    這種藥膏的粘度非常強,隻有用力才能撕開。
    但也因為撕開,膏藥離體瞬間門會帶走身體上一些特別微細的絨毛,活生生拔毛,疼感超級喜人。
    但宋靜姝忍住了。
    她把拳頭塞在嘴裏,防止自己發出驚叫,但也因為疼,大眼裏迅速積滿了水潤,看上去可憐又無助,瞬間門的脆弱與漂亮的臉蛋天生讓人有種疼惜感。
    看著這樣的宋靜姝,謝雲崢都不知道怎麽安慰。
    對方在自己麵前一貫是沉穩得體的,也是好強的,但從昨天開始,接連在自己麵前表現出脆弱,這種脆弱不是故意展現,而是自然流露。
    自然不作偽,讓謝雲崢的心緒也隨之波動。
    “貼吧,我沒事了。”宋靜姝好半天沒見謝雲崢給自己貼藥膏,以為對方在等自己適應,緩了緩,她放開嘴裏的手,開始指揮人。
    “嗯。”謝雲崢收斂心神把手裏的新藥膏給宋靜姝貼上。
    “謝謝。”貼了藥膏,宋靜姝偷偷把眼角的淚水擦到衣袖上才翻轉過身子。
    以為抹除了痕跡,就不會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麵。
    宋靜姝沒想到的是,眼睛裏的淚水能擦掉,角眼的紅痕卻沒法抹除。
    謝雲崢的視線掃過宋靜姝眼角的紅痕,不露聲色道“你先休息,我去洗手。”
    “嗯。”
    宋靜姝目送謝雲崢離開,等門關上後,她的臉突然就紅了。
    她沒想到那麽忙的謝雲崢會抽出時間門回來給自己貼膏藥。,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