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終於見到了紅菱姐
字數:3232 加入書籤
蘇思安看著表情落寞的王紅菱,無以言狀的難過頓時衝散了意外相逢的喜悅:
“紅菱姐,我們找遍了大半個bh市,差一點就錯過你了,你怎麽就改名字了呢?”
王紅菱顯然還沒有從蘇家帶給她的傷害中解脫出來:“不是刻意要改名字,曾經的王紅菱早已變成了昨日舊夢,現在也該醒悟了。”
一陣長久的沉默,王醒最終還是麵向了楊初荷,畢竟她還不算蘇家人,“思安真幸運,能夠娶到楊老師這麽優秀的女孩,是他們蘇家幾世修來的福分呀。”
楊初荷急忙擺手:“叫老師就生分了,紅菱姐還是叫我妹妹吧。”
因為大了初荷幾歲,王醒笑了笑不再爭辯,終於回頭看了一眼蘇思安,“家裏都好嗎?”
“連斌大哥被優化了,姐知道嗎?”某些方麵,蘇思安確實有些傻。
王醒苦笑,“本來就是臨時工,回家種地反而踏實了。”
話雖然這麽說,畢竟這份工資一直是王家這些年來最大的收入,連帶那份不菲的福利,王家損失不少。
“叮鈴鈴”走廊裏一陣預備鈴聲,蘇思安知道紅菱姐應該上課了,起身告辭,走出單元大門突然回頭說:
“紅菱姐,聽說你們這屆進修生需要學習兩年,有困難一定要知會弟弟,不要太苦了自己。”話雖然說起來真誠,聽在王醒耳中卻很不舒服,但她知道這是蘇思安的一片好意,心中突然湧過一股熱潮,“姐姐實在沒飯吃了,就把自己賣了,或許還有剩餘幫弟弟娶媳婦呢。”
南鄉村南窪地。
立秋過後,淅淅瀝瀝的連陰雨終於走到了盡頭,此時厚實的玉米秸子早已完全覆蓋了田間的雜草,莊稼人既免了鋤禾之苦,更兼秋糧尚未成熟,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一定是他們最閑散的日子,但是因為菜棚的興起,今年的南窪地卻是另外一番繁忙的景象。
秋風漸起,正是菜苗移栽的好時候。
因為不同的苗棚長勢參差不齊,各家移栽的時間也就有了先後之分,南窪地五家村民自發組成了互助組,蘇居安的菜苗長勢最好,自然先由他家開始。
因為去年蘇居安收了芹菜後搶種了一茬西紅柿,後者的收入甚至超過了一度滯銷了的黃瓜一倍,這消息傳出後,據說北鄉鎮竟然有大半的菜農有樣學樣,有了前年的黃瓜滯銷之鑒,精明的蘇居安再次改變了種植品種,選擇了北方冬天更加金貴的青尖椒。
川菜離不開尖椒,北方的冬天又是那麽漫長,酒店需要隻能從南方空運。價格自然金貴。(這時候川菜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大有奮起直追粵菜之勢)。
這些信息還是做廚師的弟弟回家過年時無意中提供的,當時不過隨便一說,蘇居安便記在心上了,上半年,蘇居安一直利用閑餘時間精心鑽研辣椒種植技術,(中國的農民是最善於學習的群體,隻要有教科書,他們甚至能夠造出飛機。)有這個摟錢耙子(鄉親們給蘇居安的新綽號)帶頭,南窪地所有的菜棚統一播種了青尖椒。
現在五家村民早早地集合在蘇家菜棚,(外加一個準媳婦秦玉美)聽蘇居安仔細的講解完辣椒菜苗的移栽和定植,菜棚內頓時熱鬧起來。
這些曾經經過了大集體的農民,早已習慣了一家一戶的春耕秋藏,突然回歸到十幾年前的集體勞動,一時有了恍若隔世的感歎,但是每位樸實的農民心中都明白,此一時彼一時也,大集體時期那就叫糊弄,人糊弄了地皮,土地反過來糊弄人的肚皮。現在則不然,每個人都在實心實意的營務勞作,土地自然不會虧待它們的主人。
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唯有蘇金聲一言不發。
經過春上一場惡鬥,蘇金聲夫婦仿佛突然抽掉了對方的精氣神,躲在人群後麵默默幹著手中的活計,仿佛變成了一對啞巴。
大板齒蘇民終於忍不住寂寞,張張嘴巴漏風撒氣地說:
“今天是個好日子,金聲叔,來段快板提提神啊。”
蘇金聲瞟了一眼老伴,“算了吧,話多招人煩”。
蘇居安正巧挑了一擔菜苗過來,駐足隨和道:
“沒了三叔的快板,這日子好像過得沒了靈魂,來一段吧,正好宣傳宣傳我們的菜棚,好讓村子裏更多的老少爺們知道大棚菜的好處。”
禁不住大家的攛掇,或許這半年來實在憋的夠嗆,蘇金聲的心中逐漸活泛起來,抖抖索索掏出懷中的快板,清脆的過門頓時響徹南窪地------
哎哎,
小暑短,大暑長,
過了立秋天轉涼,
今天不講武二哥,
表表蘇家好兒郎。
“好------”鄉親們一陣喝彩。
大侄子,蘇居安,
身高八尺力拔山,
小夥長得還不孬,
當然媳婦也賽天仙。
“哈!哈!哈!”眾人齊聲大笑,目光一起轉向準媳婦秦玉美。
去年當了村主任。
帶領大家來種菜,
芹菜辣椒洋柿子,
種啥都能掙外快。
“說得好!好!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