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書記帶隊下關東

字數:2753   加入書籤

A+A-




    秦玉換見到吉鵬的第一眼,便被自己嚴重跑偏的想象力暗自逗笑了。

    在她腦海裏,一個國營酒廠的大廠長,最起碼也得四十歲左右的年齡,外形高大威猛酒量過人,即使沒有景陽岡打虎的神力,最起碼也得有單臂擒方臘的魂魄,可是眼前的吉鵬廠長實在超出了她的想象,說他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單細文靜的上海小男人一點也不為過。

    姑娘眼裏所謂的小男人,更多的是從他中等偏上的個頭,白皙的皮膚說起,但是如果你肯仔細觀察,便發現此人溫和的目光下掩藏著一股永不服輸的剛毅。

    即使坐在對麵的是主政一縣的紀書記,他也一如既往得從容淡然,思路縝密:

    “計劃經濟時期,幾乎各縣市都有自己的酒廠,那時候我們隻管生產,改革開放以後,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咱們酒廠也曾一度舉步維艱,八五年我進廠時,廠裏剛剛輸了官司,人心渙散,生產一度停頓,院子裏的蒿草一人多高。”

    “可隻用了十年的時間,你吉大膽便從一個默默無為的技校生一步步走上了廠長的位置,其間改造了陳舊設備,創造了新的品牌,現在又義無反顧的接受了造紙廠幾十餘名下崗職工,吉廠長,我紀雲揚應該感謝你呀。”

    紀雲揚上任伊始,便開始注目這位年輕的酒廠廠長,在她眼裏,這樣的人才如果隻是管理一家企業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好鋼就得用到刀刃上,故而再次近距離的接觸,也是對他的關察和考驗。

    “縣長言重了,這些都是咱們酒廠一百多位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謙虛是國人推崇的美德,特別是吉鵬這樣事業有為的企業家。

    紀書記點點頭問:“有沒有需要政府解決的困難?”

    吉鵬看了一眼常有功,在確定得到一個輕微的頷首後,鼓足了勇氣說:“我們確實遇到了一點困難。”

    “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也是我們預料之中的事情,廠裏最近不是剛加了人手嘛,產量有了,銷售卻沒有跟上,雖然山東是個白酒消費大省,但是像家酒、景酒這些大品牌一直對我們保持絕對的優勢,咱們酒廠想存活乃至發展,就得想辦法走出山東,另辟捷徑。”

    紀雲揚點點頭,“所以你們上報的廣告費用數目有點大,縣財政一直沒有批複。”

    吉鵬見書記體會到了自己的難處,心中一熱,忍不住站了起來:“紀書記,商場如戰場,解放戰爭就是從遼沈戰役開始,我們這次也把東三省作為打開勝利之門的突破口。

    “好哇,你們的申請,我會敦促財政局盡快批複,我在沈陽還有幾個商業局任職的同學,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幹脆我和小秦一起陪你們闖關東。”

    半個月後,紀雲揚親自帶隊,率領益臨縣酒廠的銷售團隊趕到了沈陽,就下榻在市中心最繁華的中山路七星百貨斜對麵的心和酒店,之所以選擇入住這裏,也是因為老同學極力推薦他們將七星百貨作為主戰場的緣故。

    簽合同、設專櫃,一切都在按照事先策劃的方案順利行進,可是轉眼幾天過去了,專櫃前不但沒有想象中的熱鬧紅火,甚至連有人駐足問一句都是奢望。

    畢竟沈陽是個大城市,這裏的市民什麽好酒沒有見過?龍池酒?有茅台、五糧液出名嗎?有西鳳、杏花村實惠嗎?益臨縣,在地圖上哪疙瘩窩著呢?

    吉鵬突然感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畢竟廣告的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他更知道紀書記為了說服相關領導批複這筆廣告費,承受了多大的政治風險。

    開會!議題隻有一個,怎樣重新製定營銷策略。

    四個大老爺們,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五個人統統擠進了紀書記的單間,各種資料鋪了滿滿一床。

    吉鵬首先做了一個簡短的自我批評,“是的,我們前些日子的準備確實是在閉門造車,沈陽作為遼寧省的省會,日用商品遠比我們想象中豐富的多,隻為買一瓶白酒,也很少有人會去貨比三家,他們眼裏隻有熟悉的牌子,作為一個新品牌,如果我們還隻是局限在等、靠、撞大運式的銷售方法,必定死路一條。”

    “那就要求我們改變思路啊,七六年我作為下鄉知青,住在龍山鎮的南鄉村,村裏有一口古井,井水做出的豆腐特別香滑,所以一到農閑幾十戶人家做豆腐生意,他們也曾遇到我們眼下遇到的困難,再好的好東西多了便賣不出去了嘛。小秦你家離南鄉村不遠,你說說他們是怎麽走出這個困局的。”

    秦玉換想了想說:“他們不就是推起手推車,敲著梆子走鄉串戶嗎······”。

    “對,豆腐生意是個利錢薄、下苦力的活,他們沒有錢做廣告、雇人手,來回全靠一副鐵腳板,手中的木頭梆子就是最好的廣告。”

    銷售科於科長顯然有些氣餒:“這麽大的沈陽城,就靠我們幾個人啥時候才能走到頭啊。”

    吉鵬沒有理會於科長,顯然他的思路還停留在紀書記的比喻中,突然拍了一下床上的資料,“對呀,我們可以定製一批巨幅廣告,各大商場門臉前一掛,不愁沒人知道我們的好酒。”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