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昆湖之秘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有些改動,等到23點)
李書博頓時一驚,皺眉思索一番後道: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晚輩欲在路上尋釁一番,還請前輩原宥。”
金一仙不去理他,隻離開前淡淡道:
“不可濫殺無辜。”
說罷,身影微閃,消失在街道盡頭。
李書博深深一禮,心中已經在想自己應該找哪個倒黴蛋發泄一番,既舒了心頭惡氣,也能迷惑暗中之敵。
“看來,那些修真世家的人不死心呢,難道還想著斬草除根、吞並李家?”
他默默思忖道。
——————
昆湖,波光瀲灩,一艘三十丈長的樓船靜靜漂浮,甲板上數名道人盤膝而坐。
良久,其中一人道:
“蓮至師兄,既然你將師弟們帶到此處,想來也是信任大家的,可為何還要動用乾元子真君賜下的符令,這不是平白泄露消息麽?”
又一人皺眉道:
“是啊,師兄,我們有的來自山門,有的來自駐地,相聚本就十分不易。
若昆湖城中真有師兄弟駐留,得訊後尋了過來,我們該如何分說,恐怕無論怎麽解釋也會惹人懷疑。”
蓮至聽這二人說罷,淡淡笑道:
“兩位師弟且聽我一言,為兄如此做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風險,順便也排查是否有他人在周遭徘徊。
至於泄密,等到各位了解了昆湖之秘,還願意透露出去的,那我也無話可說。”
眾人聞言一凜,意識到蓮至明顯是在說此行涉及的秘密極為重要,大家所分得好處也頗為豐厚。
有人語氣火熱道:
“眼下左右無事,師兄不妨說說,你屢次提及的昆湖之秘究竟是何寶藏?”
見眾人目光齊齊聚來,蓮至便解釋道:
“各位師弟應當聽說過一段曆史,乃是八千年前外域之敵入侵六花世界之事,此戰打得極為艱苦,也促成了正魔兩道從此罷手言和。
彼時戰場之一便是玄洲北部昆湖郡,據說昆湖便是我鎮元宗真君打出來的!”
有人疑道:
“此事確有典籍記載,可即使有真君遺物散落,也早被前人搜刮幹淨了,哪裏輪得到八千年後的我們?”
蓮至卻神秘一笑:
“實物寶貝沒有,虛物的大道呢?若有大道意境散落其間,我等領悟之後,豈不是能夠結成天道之丹?”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呼吸急促起來。
蓮至等人能湊到一起並非偶然,他們的資源、師承、洞府皆是匱乏,屬於鎮元宗內根基薄弱之人。
要想從宗門獲取結丹所需丹藥、陣盤等物,他們就必須有一門大道意境傍身。
因為即使鎮元宗再是家大業大,也不可能免費給那些沒有結丹、成嬰希望的虛丹弟子提供結丹資源。
這就導致那些底蘊薄的築基弟子為領悟大道意境,平日修行往往不顧後果。
稍好一些的,就拚命做危險任務積攢功績,從而兌換輔助悟道的寶物;惡劣一些的,就到處尋釁鬥法殺人,於生死間尋覓悟道契機。
更有邪惡的,通過某些旁門邪術剝奪他人的大道感悟,融入自家神魂之中。
不過,這種人通常是結不了丹的,在騙取資源後要麽建立家族,要麽冒險結隻增壽命的無道丹以避開天劫。
蓮至本不屬於這類弟子,從他擁有乾元子的符令,並能召集同門就看出來。
然而,由於他早年行事酷烈,被宗門剝奪了一應優待,這才淪落至此。
對蓮至來說,嚐過資源不愁的甜頭,又怎能受得了囊中空空的憋屈,故而費盡心思也要悟道結丹成功。
這昆湖之秘得來巧合,是他從一本古修遊記中發現了線索,又與宗門典籍互相印證,才明白此地藏有大機緣。
可有機緣不意味著自己能獨享,尤其是失去宗門關照後,絕對會被那些優秀的師兄弟踢出機緣隊伍。
蓮至十分清楚,隻有拉攏一批和他一樣的失意者,用集體的力量對抗外界窺伺,他們才能長久占據此地。
“師兄,真有大道意境在昆湖之中?可為何數千年來從無人發覺此事?”
“對啊,那些分神、順德修士一念間洞徹虛實,別說小小的昆湖,就是探查整座玄洲也不過轉瞬之間啊。”
“莫非這昆湖中有什麽危險,還是遺存的大道不適合我等築基修士參悟?”
蓮至聽眾人猜測越來越離譜,不由大笑起來:
“你們啊,都修煉了百餘年,可為何反而越來越膽小,連那些敢闖敢衝的散修煉氣都比不上了?
也罷,為兄我就實話告訴你們,昆湖周邊方圓千裏的天地靈氣微薄,便是遭到了大道意境的壓製削弱!
這還是當下的情形,而在數千年前,昆湖周邊萬裏內皆是絕靈之地,修士不存,隻有凡人繁衍生息。”
蓮至看眾人陷入沉思,又是笑笑道:
“旁人隻道當年那場大戰毀壞了地下靈脈,以致天地靈氣斷絕,卻沒意識到是殘留的大道意境逐漸消散,被壓製的天地靈氣重新恢複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潛入昆湖之底,參悟天地靈氣被壓製削弱的內在之理,等到我們能悟透這一點,那麽該門大道就算小成了!”
一人卻麵露疑惑道:
“師兄,這道理聽你說來不難理解,對我們而言也是領悟大道意境的好地方。
可你還是沒解釋,為什麽那些分神、順德修士從不提及此事,還隱隱有掩蓋昆湖之秘的意思?”
蓮至輕歎了一聲:
“身為修士,懷疑一切是保障自身的基石,那我就明白告訴你們,此非善道!
我鎮元宗有四部成仙功法,涉及大道意境數十種,均是中正平和,從無一道能壓製削弱天地靈氣顯化。
可大家都聽得出來,此地蘊含的大道意境頗為凶暴,與宗門功法大相徑庭。”
眾人聞言,皆麵麵相覷,蓮至看了他們一眼,道:
“這意味著,”
若非大家都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有誰願意放棄
此時,金一仙正隱匿於昆湖水下一片豐茂水草處,距離水麵樓船不足五十丈。
以他對五行之道和造化之道的領悟,在水中掩蓋自身元氣神魂波動的同時收斂生機,可謂輕而易舉。
他來此是因為蓮歌給的那枚令符傳出了異動,這是某種召集同門的信號。
隻不過,由於金一仙不是鎮元宗弟子,不便與蓮至等人相見,卻恰巧窺聽了這些人秘密來此的緣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