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夏皇震驚,葉洵十二字治國真言

字數:5255   加入書籤

A+A-




    望著葉洵堅毅的麵龐,堅定的眸光。
    葉瀾天心下一驚。
    葉洵這副模樣,他還真是第一次見。
    魏無忌微微點頭,昨晚在鎮國公府,葉洵便是憑借這雙堅定的目光將他打動。
    緊接著。
    葉瀾天眉頭擰成一字川,繼續問道:“那朕現場出題,你能否賦詩一篇?”
    葉洵揖禮,風輕雲淡道:“父皇盡管出題,兒臣接下便是。”
    望著他波瀾不驚的模樣。
    葉瀾天心生錯覺,麵前的葉洵仿佛換了個人一般,性格沉穩且冷靜,精氣神十足。
    若不是葉洵是他親生兒子,他幾乎這是假冒的。
    頓了頓。
    葉瀾天起身,心中思忖,緩緩開口。
    “那你就以悲壯為題,賦詩一首。”
    “朕倒要看看,你這逆子是否真有詩才。”
    聽見此題。
    魏無忌心下一沉,“悲壯”這根本是葉洵以前不曾明白的問題。
    此題於他而言,已是極難。
    看來,葉瀾天對於葉洵的考驗,沒有絲毫手下留情的意思。
    葉洵應聲道:“是,父皇。”
    此時,他的心情倒是非常平淡。
    別說賦詩一首,就是將大夏文人全找來,葉洵亦是能對他們進行車輪戰,憑一己之力,撼動大夏詩壇。
    他的背後,可是數千年的文化底蘊。
    隨即,葉洵緩步廳堂,仰望屋頂,緩緩開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詞落地。
    葉洵微微搖頭,哀歎一聲,將氣氛拉滿。
    詩聖杜甫的這首《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之冠。
    無論是煉字還是對仗,都有著超高的水準。
    葉洵有信心憑借這首詩,扳回一局,改變葉瀾天對他的看法。
    與此同時。
    葉瀾天與魏無忌兩人長大了嘴,相互看了一眼。
    瞠目結舌,難以置信,驚為天人......
    若是說葉洵之前所作的六首詩是傳世佳作,那此篇詩詞已能震古爍今,威震詩壇。
    葉瀾天驚歎的站起身來,指著葉洵,難以置信道:“這......這真是你隨後吟誦而出!?”
    饒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他還是無法相信。
    這哪裏是葉洵這般年紀,這般經曆可以寫出來的佳作!?
    他真是難以想象葉洵的改變。
    魏無忌驚歎道:“陛下,好詩,這真是一首好詩呀!”
    “天風乍起,野猿哀號;沙鷗盤旋,無處落腳。”
    “於蕭索落寞之中,見一江無情水東流,頓生天地浩瀚,人生渺茫的悲涼。”
    “艱難潦倒,國難家愁;白發日多,因病斷酒。”
    “本來是盎然登高望遠,卻平白無故惹恨添悲。前麵飛揚震動,而後軟冷收場,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
    魏無忌不禁閉上眼,回味著這首詩詞。
    緊接著。
    魏無忌緩緩睜眼,望向葉洵,驚奇道:“殿下,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麽?”
    葉洵淡淡道:“《登高》。”
    見他這平淡模樣。
    葉瀾天和魏無忌又是一驚。
    在他們看來,震古爍今的詩篇,在葉洵眼中好像隻是隨口。
    這便是降維打擊。
    雖然葉瀾天不願誇讚葉洵。
    但卻也不得不認可葉洵的詩才。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嚐有對,胸腹好像無意於對。
    但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這首《登高》牛氣的不單單是詩篇本身,還有它的格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m
    呼.......
    葉瀾天長出一口氣。
    自從他入廳以來,葉洵所有表現,皆深得他意。
    看來,他的決定是對的。
    廢掉葉洵的太子之位,真的令他有所轉變。
    緊接著。
    葉瀾天看向葉洵,繼續問道:“那你認為,一國之君,應該從哪幾方麵治國。”
    葉洵性格轉變,腹有詩才,懂得經商還萬萬不夠。
    若是複儲,治國之道才是根本。
    聞言。
    魏無忌亦是期盼的望向葉洵,期待著他的回答。
    葉洵沒有猶豫,緩緩道:“任賢,肅吏,平冤,減賦,屯田,練兵,安疆。”
    簡簡單單十二個字,脫口而出。
    言辭雖簡,卻擲地有聲。
    葉洵既然已經決定要走這一步,便沒有藏著掖著的必要。
    葉瀾天難以置信的望著葉洵。
    還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原本紈絝到幾乎已無藥可救的葉洵,竟能用簡簡單單幾個字,概括了軍事,政治,民生等諸多方麵的問題。
    魏無忌不禁心下大喜,有希望了,魏家有希望了,關西派有希望了,撼山計劃也有希望了。
    葉瀾天亦是心中叫好,不過臉上卻未顯露出來。
    雖然現在葉洵表現的都非常好。
    但他還是懷疑葉洵背後有高人指點,不然他不可能轉變如此之大。
    就算真是葉洵頓悟。
    葉瀾天也需要時間來檢驗葉洵是否真有大才。
    緊接著。
    葉瀾天拂袖,站起身來,沉聲道:“走吧輔臣,朕累了。”
    此時,他心中雖然高興,也希望葉洵是發自內心的改變。
    但他還是忍住不再跟葉洵說話。
    “是,陛下。”魏無忌上前,跟在葉瀾天身後。
    他對葉瀾天非常了解,知道葉瀾天已有所動容。
    見葉瀾天與魏無忌,向殿外而去。
    葉瀾天低聲道:“輔臣,秦王府究竟有沒有高人?”
    魏無忌微微搖頭,“目前並未查到。”
    “繼續查。”
    “是。”
    見兩人離去。
    呼......
    葉洵深深呼了口氣,沉下心,急忙跟上去,“兒臣送父皇。”
    如今的他,隻能選擇繼續隱忍,按部就班,穩紮穩打。
    隻要葉瀾天的身體出不了大問題,隻要他成長速度夠快,便還有翻盤的機會。
    大夏國不好混。
    大夏國朝堂不好混。
    大夏國皇家更不好混。
    按照如今這情況來看,若是不能向前一步,便會墜落深淵,萬劫不複。
    既然被推到風暴中。
    葉洵便已沒有回頭路可走,今後的他隻能狠,令人敵人畏懼,令人敵人聞風喪膽。
    他希望葉瀾天多活幾年,多為他打幾年工。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