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章 少數人的狂歡,大多數人的苦難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聽著葉洵的話。
三狗遲疑片刻,隨即點點頭,“若是大哥不嫌棄,你們就跟我來吧。”
隨後,他將一袋金豆子收好,向屋外走去。
葉洵和穆淩霜兩人相互看了一眼,緊隨其後。
到了院內。
三狗翻出了院牆。
葉洵從懷中掏出一隻小巧的雪白信鴿,放飛了出去。
既然他們兩人現在是江洋大盜“龍鳳雙刹”,那就要將身份坐實。
葉洵這次可是打算打入這黑色產業內部的。
這種事情若是不及時製止,今後會愈演愈烈。
夏商不僅僅是朝廷的,那更是維係大夏發展的基石。
夏商發展的越好,大夏百姓們的福利待遇便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不多時。
葉洵三人便已經出了秦王府,向城西南方向而去。
路上,葉洵兩人還特地帶著三狗去了集市,給孩子們買些見麵禮。
當他們買了吃的、穿的、用的從集市中出來時。
集市前的告示欄處,圍滿了百姓。
“哎呦,咱們大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樣的江洋大盜了吧?專門搶伯爵和巨賈的府邸,還真是膽大包天。”
“龍鳳雙刹?他們膽子是真不小,都什麽年代了,還敢在我大夏幹這種事,朝廷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
“告示上不是說了,龍鳳雙刹可能已經來了上京城,讓我們大家夥都注意些。”
........
周圍百姓看著告示,議論紛紛。
葉洵三人也擠了進來。
三狗看著告示一滯,隨後震驚的看向葉洵和穆淩霜兩人。
他沒想到,葉洵跟他說的都是真的。
他們竟真是江洋大盜,連通緝令都貼出來了。
不過他看著畫像跟葉洵和穆淩霜隻是有幾分神似。
穆淩霜則是暗暗將通緝令上的畫像給記了下來。
這是葉洵剛剛用信鴿通知蘇瑾辦的。
葉洵拉著三狗,笑嗬嗬道:“走吧三狗,這有什麽好看的。”
三狗心中有些膽寒,但他更不敢反駁葉洵的話了,徑直跟了出來。
“是不是感覺不像?”
葉洵看著滿是疑惑的三狗,主動開口。
三狗一滯,隨即點點頭。
葉洵笑道:“那是因為我們用了易容術,所以你看上去感覺不像,不然一會兒我們給你看看我們的真麵目?”
三狗連連擺手,“不用了,不用了,大哥的話,我怎麽敢不信?”
葉洵和穆淩霜兩人的身份已經被通緝令坐實。
三狗心中還是有些害怕,但他知道害怕沒有用,他必須要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葉洵和穆淩霜兩人也沒有多說。
三狗已經成功被他們搞定,接下來就是打入黑色產業內部了。
不多時。
三狗便帶著葉洵和穆淩霜,來到了上京城西南角的坊間。
同樣是上京城內的坊,但這裏跟其他繁華的坊間比起來,顯得那般格格不入。
這裏的道路雖然修建過了,但街道兩側的房屋皆是破敗不堪,甚是殘垣斷壁。
.
不過這裏大多房屋都是空的。
現如今大夏發展的不錯,尤其是在上京城內。
隻要你肯吃苦,就能找到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走出這上京城最貧困的坊間。
沿著街道。
三狗帶著葉洵兩人來到了一座宅子前。
宅子緊鎖著,裏麵有嘈雜的聲音,其中還摻雜著幾道犬吠。
砰!砰!砰.......
三狗上前敲門,“開門,我回來了。”
下一瞬。
院子內嘈雜的聲音瞬間便消失不見了。
緊接著,院門打開。
一名男娃從裏麵探出了腦袋,笑嗬嗬道:“狗哥,你回來了。”
說著,他便將門打開了。
三狗點頭,隨後帶著葉洵兩人進了宅子。
宅子並不是很大,裏麵有明顯修補的痕跡。
連帶著方才開門的小男娃。
一共二十個孩童,整整齊齊的站在院內紮馬步。
院內還有四條用鐵鏈拴著的大狗,正齜牙咧嘴的盯著葉洵兩人。
二十個孩童,其中男娃十三人,女娃七人,年歲在五歲到十歲不等。
方才開門的小男娃是除三狗之外年齡最大的,但也僅僅十歲。
他們雖然都穿著縫縫補補的粗布衣衫,但十分幹淨整潔,也沒有麵黃肌瘦的人,個個小臉紅潤。
看來三狗賺來的錢,倒是將他們給養的白白胖胖了。
三狗笑嗬嗬道:“大哥,大姐,他們這年齡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但我又不敢讓他們到處亂跑,所以便讓他們在院子裏習武。”
說著,他掃視一眾孩童,朗聲道:“你們愣著幹嘛?還不快叫大哥大姐,他們今日是特地前來看望你們的,有燒雞吃。”
聽聞有燒雞吃。
二十個孩童皆是眼眸泛亮,喉嚨翻滾,忙揖禮道:“見過大哥,見過大姐。”
一眾孩童表現的彬彬有禮。
看來三狗平日裏沒少教育他們。
隨後葉洵和穆淩霜拎著東西,在孩子們的簇擁下進了屋子。
眾人圍在一張巨大的桌案前,燒雞、火腿、豬蹄等等一切擺滿了好吃的。
伴隨著三狗一聲令下,二十個孩子,像是餓狼一般瞬間便狼吞虎咽了起來。
葉洵和穆淩霜兩人看著這些孩子,不由的感覺到了一陣心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不公的。
有人天生為王,有人一生下來就要麵對他們這個年紀無法麵對的苦難。
十四歲的三狗坐在桌案前,像是個大家長一般,笑嗬嗬的看著二十個孩子。
葉洵此刻對三狗還是非常佩服的,尋常人根本就沒有麵對著一切的勇氣。
這些孩子沒有一個不是命運悲慘的,被遺棄的、被賣掉的、死了爹娘的等等。
“夫君,我們難道不應該做點什麽嗎?朝廷不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麽嗎?他們也是大夏子民,是大夏最需要被幫助的子民。”
穆淩霜看著可憐的孩童們,眼眸泛紅。
他們這一生就是為了發展大夏。
為了在大夏百姓麵對苦難時,朝廷可以為他們撐腰。
不然他們這一輩子令大夏繁盛又有什麽意義?
難道是少數人的狂歡,大多數人的苦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