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破煞象(四)

字數:7866   加入書籤

A+A-


    玄武山。

    玄武堂前。

    葉光繼和玄武神靈矗立於堂前,都是靈體,看不出什麽表情。

    瀑布之下的花穀,花叢全都貼伏於地,四周斷枝紛飛。

    雷電不斷,通天而下,半空中又分解成密集的電閃。

    罕見的奇觀。

    天雷宮的雷法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葉光繼淡淡道:“見過嗎?”

    這語氣看來,他並不憂心。

    玄武神靈道:“破煞象啊,見過一次。”

    葉光繼道:“那我怎未見過?”

    玄武神靈道:“你這一脈的老祖還在世時。”

    葉光繼笑道:“哦,那就難怪了。”

    玄武神靈歎息一聲。

    葉光繼道:“怎麽了?”

    玄武神靈道:“當初不聽我一句勸去傳宗接代,哪一日真要魂飛魄散了,你這一脈可就斷了。”

    淵源久長,是有不忍。

    葉光繼幹笑一聲,道:“我也想啊,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玄武神靈哼了一聲,道:“你們這情我真是理解不了,傳宗接代的事什麽情啊意的,再說了,她能傳宗接代嗎?”

    葉光繼咦了一聲,道:“說起來,你們是怎麽傳宗接代的?有和你一樣的嗎?還是說你找朱雀也行?對了,你說我,你怎麽不提前傳宗接代?”

    玄武神靈無言以對,頓了片刻,沒好氣地道:“我那是沒來得及。”

    葉光繼道:“那就誰也別說誰。”

    他也來不及了。

    玄武神靈又歎一聲,道:“說來也怪我。”

    葉光繼道:“與你何幹。”

    玄武神靈愧疚道:“若不是我對你說起那些話,你也不會西行,也就不會隻餘下這副靈體,那樣在你壽終前一定會傳宗接代下去。”

    葉光繼道:“怎麽,看我看膩了,想看我的後人?”

    玄武神靈道:“我可不是在說笑,你的後人與你有多大分別,你身上還不都是你那些祖輩們。”

    葉光繼道:“你都這麽說了,還介意什麽傳宗接代的事。”

    玄武神靈道:“過去沒想過你這一脈會斷了,你還要再次西行,下次未必就還能回來,你不覺得可惜?”

    葉光繼望著天,道:“我這一脈與你宿命相連,或許就是為此而生,要真如此,那也就是說到我為止,這個秘密就該被揭開了。這不也很好嗎?”

    玄武神靈笑了一聲,道:“天道不是你的借口。你我都窺不透,又怎知是否如此?”

    葉光繼道:“也正是這樣才有趣,不賭上點什麽,生而無味。”

    玄武神靈道:“這話,我倒是深有體會。”

    葉光繼看向玄武神靈,道:“所以,下次我們一起去。”

    玄武神靈道:“可是...”

    葉光繼笑笑,道:“我說過了,這次不同,不再需要你們耗盡靈力了。你看,連破煞象都招來了。”

    玄武神靈歎道:“沒想到那小子竟然有引發天降祥瑞的氣運,還招來了破煞象。這倒是個機會,就是不知能不能破了它。”

    葉光繼道:“他的氣運,可不是他一人的。咦,你沒卜一掛嗎?”

    玄武神靈道:“你也說了,凡事能窺見的,都太無趣。”

    葉光繼道:“我卜了一掛。”

    玄武神靈笑道:“口是心非。”

    葉光繼笑笑不說話。

    過了許久...

    玄武神靈道:“卦象如何?”

    葉光繼哈哈大笑。

    還有心取笑逗弄,那就是能破了。

    嘴上都說著無趣,卻又忍不住擔心。

    隻因這關係到他們窺不出的再次西行。

    又過了許久...

    葉光繼道:“你其實很想去看一看吧,那畢竟是你的來處。”

    玄武神靈道:“說不清,斷續出現的模糊記憶都不好。”

    葉光繼道:“那也該去做一個了結,關於你的,就是關於我的。”

    ......

    大秦。

    七層天雷宮。

    破煞象引發的天地異象是從外八城開始向中間蔓延的,此時還未到大秦和黃城境內。

    但如此大麵積的天地異象早早就被人注意到了,生於天際,遠見千裏,更何況愈來愈近。

    天雷宮同樣有善卜之人,還不止一人。

    天象已被證實。

    天雷宮握世間權柄,罕見的天象怎能不重視。

    相閣之內,人心惶惶。

    乾坤殿外,李令山身後除程洛和正在閉關的雷尊外的八鼎齊聚,圍觀天象。

    一位白發老者向李令山走來,此人年紀比李令山更大,一副衰枯的老相。他是相閣中的一位輔臣,精於卜算,姓樸。

    因天象難見,少需卜算,卜算一道又曆來被視為旁門左道,所以這位樸姓輔臣地位不高。

    他走到李令山身旁,躬身一拜,蒼老的聲音道:“首相大人,算出來了,是天象無疑。此象,名為破煞象。”

    李令山目不斜視,道:“吉凶如何?”

    樸輔臣正要回話,忽又猶豫了一番,道:“暫時不知。”

    李令山轉頭看向他,似有微怒。

    樸輔臣趕忙低頭,道:“此為先兆,欲知吉凶,需等結果。”

    裁判殷萬全冷哼一聲,道:“等到結果都出來,那還要你們做什麽?”

    刀罰楚中恒隨之嗤笑一聲。

    即便是相閣輔臣,在乾坤十鼎眼中也微不足道。

    李令山冷眼一瞥,殷萬全和楚中恒才把臉上的倨傲不屑之色收了收。

    李令山又看向樸輔臣,道:“你先回相閣吧。”

    樸輔臣道了一聲:“是。”

    匆匆離去。

    李令山身後的八鼎,雖對卜算一道不屑一顧,但也知天象乃世間大事之預警。

    可世間大事在眾人心中判定不一,殷氏和楚氏四鼎當然與之和他們要興起的奪權一事相連。所以李令山問的吉凶,他們自然是反著看的。

    這等大凶之象,對於李令山是凶,對於他們那就是吉了。

    但他們不知,天象示警,該問吉凶的,是世間蒼生,不是某一個人,更不會是站在世間蒼生對立麵的人。

    隻是,他們不自以為站在世間蒼生的對立麵,他們的心中眼中根本沒有世間蒼生。

    狂風驟雨,雷電交加正在逼近。

    李令山搖搖頭,道:“一場大災必不可免了。”

    說罷,不住搖頭向相閣走去。

    他手握世間權柄,就算眼中再無世間百姓,可若範圍大到會引發世間動蕩,他也無法置身事外了。

    但站在原地的八鼎就沒有這個顧慮了,那無關他們的事。

    而能有一件事牽製住李令山的視線,對於殷氏和楚氏四鼎而言,簡直是天賜良機。

    不過,望著那愈演愈烈的天際雷電,這一眾雷法修為不可一世,更以此堪稱鼎定乾坤的八人,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

    天象之威,遠非人力能及。

    八鼎沒有離去,幾世難見的天象,他們都想看一看,在他們眼裏,這毫無疑問預示著一場災難。但他們神色輕鬆,因為這災難降臨不到他們的頭上。

    回到相閣後,李令山立刻召見了那位樸輔臣。

    相閣三層,隻有李令山、李治平、樸輔臣三人。

    李令山坐在他的靠椅上,看著樸輔臣,道:“把你算出來的,一字不漏地說一遍。”

    剛才在乾坤殿前,他就看出了樸輔臣欲言又止。

    樸輔臣仍是低著頭,麵有猶豫之色。

    李治平拍了拍樸輔臣的肩,溫言道:“樸老,但說無妨,首相大人不會問罪於你的。”

    樸輔臣看了看李治平一臉平和,李令山也麵色平靜,定了定神,道:“稟首輔大人,首相大人。這破煞象,乃為祥瑞所引,煞氣所發。”

    李令山道:“祥瑞為何?煞氣又為何?”

    樸輔臣道:“祥瑞為天降祥瑞之氣,煞氣本聚於天地之間,二者一正一邪,一陰一陽。此象一現,即為天地陰陽逆轉之機,關乎世間氣運。”

    李治平道:“樸老所言,此為天降祥瑞之兆?”

    樸輔臣看了一眼李令山,又低下頭道:“祥瑞...未必對於天雷宮而言。”

    李令山臉色一沉,道:“怎講?”

    樸輔臣衰老的身體一哆嗦,猛然跪地,道:“屬下失言,還請首相大人恕罪。”

    李治平和李令山相視一眼,扶起樸輔臣,安慰道:“樸老莫驚,首相大人並無問罪之意。”

    樸輔臣戰戰巍巍地站了起來,不敢再看向李令山。

    李治平道:“樸老,請繼續說。”

    樸輔臣搖頭長歎一聲,道:“還請首輔大人答應老臣,若是衝撞了首相大人,罪責老臣一人承擔,還請不要牽累樸家。”

    李治平還沒應承。

    李令山先道:“隻要你如實說,不論你說了什麽,我都保證不會問罪你和你樸家一人。”

    李令山令出如山,言出如山,他說的話就是鐵則。

    樸輔臣看向李令山,躬身道:“老臣多謝首相大人寬恕。”

    李令山道:“好了,你繼續說。”

    樸輔臣長呼一口氣,道:“老臣的話,恐將大逆不道,還先請首相大人與首輔大人莫要動怒。”

    李治平道:“樸老請直言相告吧,我們有準備。”

    樸輔臣點了點頭,緩緩道:“天象現,關乎世間蒼生。破煞象,為天地間煞氣所生,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煞氣,正是世間氣象衰極所致。陰陽之道,物極必反,衰極而轉盛,於是,有天降祥瑞。”

    李治平道:“也就是說,世間氣象將由衰轉盛了?”

    樸輔臣道:“未必,此際祥瑞初生,而煞氣最盛。破煞象,破之世間氣象自此由衰轉盛,若破不了,還將持續衰敗下去。”

    樸輔臣邊說著,邊微微抬眼看向李氏父子,他的話對世間氣象衰敗直言不諱,世間已被天雷宮掌控數百年,這數百年來,天雷宮做下多少惹得世間蒼生怨聲滔天的事,他們自己又怎會不知道。

    說一句世間氣象的衰敗就是天雷宮所致,毫不為過。

    他本以為他的話會激怒李氏父子,這也是他本不敢說的原因,但李治平毫無表示不說,李令山也不置一詞。

    身在天雷宮,身在大秦相閣,他們的盛衰實與世間氣象的盛衰相反。

    但樸輔臣說的盛衰,卻是為世間氣象而說。

    這不關乎他個人的立場,而是卜算一道本就立根於此。

    李氏父子若有所思。

    李治平道:“破煞象要如何為破?”

    樸輔臣搖頭道:“老臣不知。不過,從天象上看,最終會發於大秦或黃城境內,屆時若天象鬥轉,能看得出。”

    李令山站起身,又背過身去,三人同望向窗外。

    既然如此,那就看著它破是不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