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帷幄

字數:7886   加入書籤

A+A-


    大秦同樣有流金消玉苑。

    坐落於盤龍城東郊。

    樓台林立,儼然一座大莊園。

    盤龍城有的是不缺金銀,錦衣玉食的人。

    這裏的流金消玉苑規模遠非他城可比,但賓客絡繹不絕,整日整夜的鶯歌燕舞,喧囂非凡,從無冷清之象。

    不論廚子,還是仆傭,還是歌姬舞女...便是大管家,這裏的都是兩撥人,晝夜交替,以保證日夜都在運營。

    正中主樓如一座燈塔,因避諱天雷宮不敢建得太高,共六層。

    李治平負手站在主樓第六層的窗口,俯瞰這座不夜城。

    眼底是一派繁華的氣象。

    但這繁華,卻是以世間多少百姓食不飽穿不暖為代價為維係的。

    說它是建立在屍山血海之上,毫不為過。

    這第六層隻有這一間寬大的賓房,不是隨便什麽拿得出銀兩的人就能上來的。

    這裏隻為接待地位足夠顯赫的人。

    李治平來了,那就誰也不能上來。

    何況還有竇淵守在樓道。

    腳步聲在門口響起,隨後有個人道:“不知李首輔前來,有失遠迎,請恕罪!”

    李治平轉過身來,看著站在門口躬身的人,道:“未提前知會,何罪之有。賈老板,請坐。”

    走向賓房正中那寬大又舒適的臥榻。

    那位賈老板,正是這家流金消玉苑的賈環。

    如各家流金消玉苑的老板一樣,大腹便便,衣著奢華,像極了賈家在這世間給人的印象,富甲天下。

    賈環微微低頭,走到李治平對坐的臥榻上坐下,兩人正中是一張玉桌,桌上是精美的玉壺玉杯,那玉壺中所盛的,自然也讓人聯想到瓊漿玉液。

    賈環拿起玉壺,向李治平身前的玉杯中緩緩倒上一杯玉液,又往自己身前的杯中倒了一杯,道:“不知李首輔此來,有何吩咐?”

    賈家與李氏素有往來,這當然不是賈環第一次見到李治平。

    隻是過去李治平也不知賈家隱藏得如此之深,後來聽言行說到,也不禁為賈家的膽識和義舉刮目相看。

    撚起玉杯,微閉上雙眼細細品嚐了一口,讚道:“嗯,好酒!”

    賈環微微一笑,道:“這是賈家酒師近年來新釀的酒,采自佛城戈壁的葡萄,窖藏數年釀製,酒香醇厚,近來才開始售賣。李首輔既然喜歡,明日我差人送上幾壇到府上。”

    李治平一臉笑意地看著賈環,道:“賈老板應知道,此後數月我都不在大秦。”

    賈環看了李治平一眼,道:“長途漫漫,帶在路上飲用也是好的。”

    李治平頷首道:“這倒是好,路途上實在無趣,有此美酒相伴,倒也多了番閑情雅致。”

    賈環點頭道:“李首輔何時再上路?我差人送交儀仗。”

    李治平道:“明日。”

    賈環知道李治平一去言城一月有餘,昨夜方歸,隻逗留一日,明日又要上路,舉杯道:“李首輔為蒼生百姓勞苦奔波,在下感佩。這一杯,聊表敬意。”

    李治平舉杯道:“賈老板與賈家又何曾不是如此。”

    兩人含笑,對飲了一杯。

    李治平現在說這句話,賈環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賈環道:“李首輔時間緊迫還抽空到訪,需要在下做什麽事?”

    李治平道:“賈老板什麽也不問,看來言城的事,賈老板都已知道了。”

    賈環道:“今日方知。”

    李治平從言城離開後,在言城發生的事,言明已經詳細地告訴了賈詢,賈詢已派人傳來了消息。

    隻不過需經同一條驛道,賈詢就算派出快馬,也不敢超過李治平的儀仗前頭。隻得跟在李治平的儀仗後麵,前後腳到達大秦。

    李治平道:“那我就不繞彎子了,賈老板對大秦的災情之嚴重想來也是知曉的,也知大秦無法像各城一樣全力救災。今日一早,我已取得大秦世子許可,想要調派各城一部分軍力入大秦,幫助大秦百姓度過這場危機。”

    賈環斟酒的動作一頓,驚訝地道:“大秦世子竟然會許可?”

    李治平輕蔑一笑,道:“隻要能表麵上推動王權一統,又不會威脅到天雷宮,什麽他都會許可的。”

    賈環讚歎道:“李首輔在這個時機打出王權一統這張牌,當真高明,在下佩服。”

    賈環已經知道,李治平以王權一統迷惑秦世厲,讓秦世厲以為王權一統是為他,實際上為的卻是世間百姓。

    而調用世間各城軍力協助大秦救災一事,正可向世間展示王權一統的好處。

    今日是大秦,日後可能是他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隻要世間百姓看清楚了,日後推動世間真正一統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小。

    但是現在卻不那麽容易。

    李治平道:“我擔心現在各城對大秦敵意甚重,也對大秦眼下的實情不知,恐有疑心。而我明日會先往蘇城,來不及短期內親赴各城打消疑心。所以,想請賈老板向各城修書一封,說明大秦百姓苦不堪言,確需救援。我亦會傳書各城,請各城在本城災情已能平緩的情況下派一部分軍力盡快到大秦救援。”

    賈環沉吟道:“好,稍後我就修書,明日一早就派人前往各城。但此事...”

    賈環對此有些憂慮。

    李治平道:“隻要有賈老板的書信,再加上言城的事傳到各城,我想各城不會拒絕。”

    言城的事,李治平放言行逃走,言明答應在言城試行推動一統,還有徐懷璧也去言城,對李治平推動世間一統也沒有提出異議。

    再加上各城已經知道的,言行早已與李氏父子合謀利用天雷宮內部的暗湧顛覆天雷宮。

    這些加之在一起,都能讓李治平還沒有來得及去的各城相信,言、蘇兩城對李治平足夠信任。

    再有代表周城的賈家說明大秦當下的實情,這些足夠打消各城的疑心了。

    而救援大秦也是消除矛盾。

    一能給大秦百姓施恩。

    二,不說李治平說的什麽減免各城賦稅,因為隻要明年百英決如計劃的一樣大幅削弱了天雷宮,那不論是重啟十議,還是如李治平想要的一樣試行一統推動一統,各城給大秦的賦稅都不會再給了。

    但是,平定了天雷宮內部叛亂,不代表天雷宮和大秦就此完全改變了,他們內部還是會像之前一樣延續下去,還要等待進一步的改變。

    任何變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而那時,天雷宮和大秦就還會有需要供養的人。那時,各城已經不會再給大秦繳納賦稅了,如果大秦自己的百姓供給不上,天雷宮就別無選擇,還要再從各城強取豪奪。

    所以,現在幫大秦度過難關,恢複生產,就是幫助天雷宮和大秦維持住那時候的穩定,以避免在一場大戰之後,接踵而至的,又是為了生存而爆發的掠奪。

    若是如此,付出了這麽多的努力和將要付出的生命,豈不都毫無意義了。

    看到這一點,需要遠見。

    但各城之主,不會看不到。

    賈家當然也有遠見,否則他們不敢走上這條路,走上了這條路更不會安然無虞。

    一番思量之後,賈環緩緩點了點頭。

    此番來借賈環之手傳訊,李治平可謂是任何細微之處都考慮周全了,著眼於大局,而思慮之縝密,足見全盤帷幄之能。

    有這樣一個人為世間百姓謀出路,百姓之大幸。

    賈環道:“遠途勞累,李首輔是回府或是在這裏休息都可以。在下再敬李首輔一杯,這就去修書,就不打擾李首輔了。”

    賈環舉起了酒杯。

    李治平也撚起酒杯,道:“無妨,車駕也很舒適,到蘇城前,一路還需睡上十日。我看,賈老板不如就在這裏修書,我也在這裏等個人。”

    兩人飲完這杯。

    賈環道:“也好,那李首輔請自便。”

    說罷,走向賓房一角,那裏有桌案,有筆墨紙硯。

    一封書信要抄寫多遍送往各城,還是需要費些時間。

    李治平則顯得很是悠閑。

    過了半個時辰。

    又有腳步聲走進了賓房。

    賈環以為是李治平要等的人,李治平要等的人自然不是一般的人,賈環微微轉頭看去。

    卻見是流金消玉苑的一個仆人。

    打理和服侍這第六層賓房的仆人,賈環都認得,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伺候好能來到這裏的人的,哪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一把做事好手。

    而這樣經過訓練又一再叮囑的好手,沒經傳喚就進來,這是大忌。

    賈環不禁眉頭一皺,嗬斥道:“誰讓你進來的!”

    那仆人頓足站在李治平身邊,向賈環道了聲:“老板。”

    李治平嗬嗬一笑,道:“賈老板莫動氣,他就是我要等的人。”

    賈環眉頭皺得更深。

    李治平看著那個仆人,道:“說吧。”

    仆人躬身道:“稟首輔大人,李府監府上下人傳來消息,一個月來,李府監已去過楚氏族地兩次。”

    李治平點頭道:“那件事呢?”

    仆人道:“李府監告知時機已經成熟,但李府監不敢擅作主張,在等首輔大人指示。”

    李治平搖頭笑了笑,道:“告訴他,可以了。”

    仆人道:“是。”

    李治平道:“去吧。”

    仆人道了聲是,退了出去。

    聽著他們說話,賈環手上一直沒停,好似隻是專心在抄寫書信,心裏卻是波濤洶湧。

    他的手下竟然混進了為李治平傳遞輸送消息的人,他都不知道。

    本來各城流金消玉苑用的人大多是周城帶來的賈家親信,但在這裏,需要用的人實在太多,不得已招收了一些當地的人。

    這些招來的人本也查過出身背景。

    賈環倒吸一口涼氣,好在處理一些秘密的事都隻交給足以信得過的親信。

    但李治平既然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地塞人進來,隻要有心,時日久了,自然多少都會知道些賈家不願也不能讓外人知道的事。

    今日賈環知道了這件事,是因為李治平讓他知道,否則他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也不知李治平對流金消玉苑和賈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多久了。

    通過府中出入的下人和這種尋歡作樂的消遣之地的仆人傳遞消息,無疑是最安全的。

    李治平回到大秦的短暫間隙若是冒然直接與李喆弘接觸,一旦被人發現,殷氏和楚氏立馬就知道李喆弘是李治平埋下的伏手。

    因為這麽匆忙的時間下,還非要見一個身份不顯的李家旁支,就隻能表明這個人身上牽扯的事是連李治平奔走各城期間都無法不插手的事。

    這麽重大的事,除了殷氏楚氏想利用李喆弘做的事外,還能有什麽事?

    而李治平利用流金消玉苑的仆人有專門與李喆弘對接的一條線,就很可能還有專門與另外的人對接的線報。

    至於有多少,賈環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不止流金消玉苑,其他的,不為人所關注的地方,或許還另有為李治平獲取消息傳遞消息的人。

    賈環隻能在心中感歎,幸好李治平是友非敵。

    賈環仍在抄寫書信。

    李治平的事已辦完,從臥榻上站起,道:“我該走了,有勞賈老板。”

    賈環放下手中筆,站起相送道:“哪裏,在下分內之事。”

    躬身又道:“恭送李首輔。”

    李治平看著賈環甚是不自在的模樣,笑了笑,走了出去。

    賈環長舒一口氣,看著李治平的背影,莫名感到敬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