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詳說(十四)

字數:6451   加入書籤

A+A-


    鬱深道:“這麽說來,是黃龍神靈與你們一起破了破煞象?”

    白麟道:“那時我已不能動了,雷池傾瀉後,隻有言行的紫離雙火抵擋,若沒有黃龍神靈,也是擋不住的。”

    言行為救蒼生而奔走世間,在他功成時係世間氣運於一身,隨即不僅為天雷宮所不容,更為天地間煞氣所不容,在即將殞命破煞象天威之際,又得黃龍神靈相助...

    這一切都是他的機緣嗎?

    賈渝對言行這一路的經曆說得很詳細,又有洛依、易沉和白麟的補充。

    諸人又向洛依和白麟看去,心想,沒有洛依就沒有言行後麵的路,沒有白麟,言行在黃龍山不知已死了幾次。

    而洛依和白麟到言行身邊,都是玄武神君提前指引和安排的。

    到這時,玄武神君的用意就已經很明顯了。

    玄武神君不出山插手世事,不是他不願,而是言行已代他插手,他要做的,就是暗保言行即可。

    萬生宗諸人既已看出了玄武神君的用意,自然就會秉承玄武神君的意思。

    賈渝看著萬生宗諸人的反應,也猜到了他們的想法,會心一笑,也沒有對此多說什麽,隻是接著前言繼續往下道:“之後便是世所共見的破煞象雷池傾瀉,三罰考慮自身安危遠遠避開,他們也不相信言行公子和白麟姑娘能在這等毀天滅地的天威之下活下來,且當時兩人都已是強弩之末。”

    雷池傾瀉之後,世人都閉上了眼睛。

    除了太過關切言行的洛依之外,無人看到那條巨大的龍形黃氣。

    若不是今日賈渝說起,萬生宗至今不知黃龍神靈蘇醒。

    “就在紫離雙火勢窮即將泯滅時,一條通體黃氣的龍形從黃龍山升騰而上,張口便吞噬雷池,言行公子壓力驟減,心知那是黃龍神靈,心中振奮,也便奮起餘力再次燃起紫離雙火,合力將雷池吞噬殆盡。而被黃龍神靈吞入腹中的雷電,最終驚天一爆,將龍形炸得稀碎。”

    萬生宗諸人聞言大驚。

    鬱深失色道:“那黃龍神靈可有損傷?”

    神靈受損可是天大的事,這關係到應對千年大劫的五行大陣能否重塑。

    在世人的心裏,五行大陣或許是化解千年大劫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依憑。

    賈渝頓口不言,黃龍神靈是否損傷,他並不知曉,因為說出這些詳情的言行也不知曉。

    諸人心急,又看向白麟。

    白麟道:“其實,那時黃龍神靈剛剛蘇醒,神魂並不穩定。那一爆之後,神魂受損是必定的,且那時若不能將已經蘊含黃龍神靈靈力的土行之氣收攏,黃龍神靈極有可能再不能恢複。”

    萬生宗諸人聽言頓時臉色沉重,救了言行,卻賠上了黃龍神靈。

    此間得失實在無法計算。

    言行的確很重要,但與黃龍神靈相比呢?

    好在白麟隨即又道:“不過你們大可放心,也是天意,言行身上當時正有火行靈戒,黃龍神靈危急時,火行靈戒中的朱雀殘靈飛升而出,將受損的蘊含黃龍神靈靈力的土行之氣引入火行靈戒中,隨後又有大量的土行之氣不知從何處湧入火行靈戒,在火行靈戒中,有足夠的土行之氣可以重聚神靈。”

    聽到白麟這麽說,諸人先是鬆了一口氣。

    但很快,鬱深反應過來,道:“黃龍神靈的神魂不是已經受損了嗎?在火行靈戒中重新聚靈,還能修補不成?”

    白麟此前說過,元神和魂魄受損是無可挽回的。

    白麟笑道:“神魂受損確是無可挽回,但也有例外。我雖不是神靈,但也知五大神靈有別。山主...哦,就是你們說的玄武神君和玄武神靈,他們不是不可解言行的天府封印,隻不過,由他們解,有可能損傷言行的元神和魂魄,但朱雀神靈就沒有這個顧慮。”

    又一次峰回路轉。

    鬱深喜道:“朱雀神靈可治愈神魂?”

    白麟道:“怎麽,你們不相信玄武神君和玄武神靈?”

    玄武神君可解言行的天府封印而不解,讓言行去找到朱雀神靈,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鬱深正色道:“不敢。如此,那就安心了。”

    浪長老微閉這雙眼,感歎道:“如此看來,言行一路所得,看似機緣巧合,卻又都恰到好處,說明言行所行得天道指引。也難怪可將世間氣運係於一身,為天地煞氣所不容了。”

    洛依和白麟是玄武神君指引安排,但在枕星河取回離火珠和火行靈戒就不是玄武神君的安排了。

    而若沒有離火珠和火行靈戒,且不說言行能不能活下來,黃龍神靈的神魂受損那就是不可挽回的了。

    當真是其中一步都不能出現差錯。

    若非知曉後事,誰能做出這麽周詳的安排。

    唯有天道,可以解釋。

    諸人點頭,深以為然。

    賈渝讚同道:“我不是修道之人,不通天道。但隻要知曉了言行公子這一路所發生的事,每一個像我這樣不是修道之人的普通人也會這般感慨。也正是如此,讓李氏父子對言行公子抱以了更大的期待,這也讓結盟的目的發生了第二次變化。”

    衛朝陽打趣道:“賈老板口若懸河,說了幾個時辰也還沒說到這第二次變化。”

    賈渝悻悻一笑,道:“衛城主莫急,就快說到了,容我接著往下說言行公子和白麟姑娘是如何脫困的。”

    白麟道:“都已經脫困了,還有什麽好說的,還是說後來我們都不知道的事吧。”

    賈渝擺擺手,道:“誒,這一段,白麟姑娘與言行公子生死關頭,卻相互想要以自己作為誘餌助對方逃脫,方更顯世間道義,任誰聽來都是敬重有加的。日後,那支說書人對此可是更會大肆傳揚一番。”

    看來又是一段值得頌揚的事。

    萬生宗本就對白麟禮敬有加,聽得賈渝這麽說,無不端正了身形。

    白麟笑道:“有什麽值得稱道的。”

    衛菁菁道:“白麟姐姐,你不想聽,我們可想聽,賈老板快說。”

    賈渝隨即一臉崇敬地道:“那夜言行公子早已自覺無法脫身,本數次勸說白麟姑娘獨自離開,惹得白麟姑娘心生不快。但在破了破煞象後,兩人都無法再戰鬥了,而三罰已將他們圍住。為了增加渺茫的生機,言行公子提出兩人分而逃走,言行公子向南,白麟姑娘向北。言行公子本以為白麟姑娘還會再次拒絕,可白麟姑娘這次同意了。”

    “言行公子本不解,他以為白麟姑娘為了完成玄武神君所托,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從言行公子身邊離開。但不解歸不解,白麟姑娘同意了就再好不過。因為言行公子自以為,他已向三罰宣告了自己是行者,三罰無論如何就不會放過他,他就算不能同時牽製三罰,也至少能帶走三罰其二。這樣一來,白麟姑娘至少能多一點生機。”

    “可很快,言行公子就知道,白麟姑娘心裏的打算和他是一樣的。而白麟姑娘為他做到了,他卻沒能為白麟姑娘做到。”

    說這最後一句時,賈渝的聲音已經哽咽,看著白麟,又一次躬身一拜。

    萬生宗諸人聽得感動,都已經到了那種境地了,還能舍命保全對方。

    這份道義,讓諸人再看白麟時,無不在對她的來曆禮敬之外,又增欽佩之心。

    衛菁菁抽泣道:“後來呢?”

    賈渝深吸一口氣,穩定了情緒,道:“後來,破煞象餘威散盡,土行之氣向火行靈戒匯攏完畢,黃龍山異動停歇,三罰終於動手。言行公子和白麟姑娘本已無法抵抗,隻能抓緊時間分向逃走。但白麟姑娘卻在調息之時,喚來滿山蛇群。這滿山蛇群短暫困住三罰時,一條大蛇背負著言行公子快速向南下山,竇淵頃刻追去。而白麟姑娘卻沒有離去,反與蛇群一起拖住薑天衡和楚中恒二人。後來的事,言行公子不知,但想來白麟姑娘也是拖到不能再拖為止方才逃離,料想那滿山蛇群...唉...”

    黃龍山滿山蛇群幾乎殆盡。

    過去他們恐怕不會對蛇的性命產生憐憫,但白麟就是一條修行了近兩千年的巨蟒,此時他們的心境自然發生了變化。

    蛇亦有靈,生於天地,如人一般。

    諸人感到難言的悲傷。

    而最悲傷的,莫過於白麟,那些可都是她的同類。

    白麟泛著白光的雙眼中那晶瑩的淚花更加顯眼,吐了口氣,道:“那是我向它們說出黃龍神靈要保他之後,它們自願的。”

    言行背負的命,不止是人了,還有蒼生萬物。

    不知該如何安慰,洛依隻得又握緊了白麟的手,低下頭,麵紗後發出了低泣的哭聲。

    白麟安慰洛依,道:“沒事的,千年大劫將近,眾生都躲不過,相信他的命,也會關係到我蛇族存亡。”

    言行既已將世間氣運係於一身,這氣運,就不止關乎於人。

    世間氣運,是關乎世間眾生的。

    賈渝道:“與白麟姑娘分開後,言行公子不知白麟姑娘生死,此後每念及此,都自責萬分。相信日後得知白麟姑娘平安無事,言行公子也能減輕心中的罪責。白麟姑娘屢次救言行公子於危難,我賈家雖微不足道,但日後隻要白麟姑娘吩咐,我賈家無不照辦。”

    說著,又向白麟躬身一拜。

    謝意拳拳。

    白麟笑道:“你賈家有此心,便已足夠了。”

    言行後來隻從李治平口中知曉天雷宮並沒有找到白麟,無法確認白麟已死了,但白麟當時那麽重的傷,言行卻也不敢確認她還活著。

    賈渝又道:“其實,白麟姑娘能夠死裏逃生,還應多謝程洛。”

    衛菁菁點頭道:“確實應該,要不是程洛把重傷昏迷的白麟姐姐及時送到萬生宗,再拖上兩日隻怕是無力回天了。”

    賈渝卻皺眉道:“也是程洛將白麟姑娘送來萬生宗的嗎?”

    賈渝的反應讓衛菁菁疑惑,道:“你不知?那又為何要說應多謝程洛?”

    賈渝道:“程洛把白麟姑娘送來萬生宗我確是不知,不過,後來李治平在言城有說過,本來要追殺白麟姑娘的是薑天衡和楚中恒兩人,而程洛在暗中一劍刺傷楚中恒,把楚中恒攔了下來。”

    原來還有這一節。

    攔下了楚中恒毫無疑問是給白麟增加生機,而賈渝前言有說到,程洛又及時趕到黃龍山下,攔下了正要生擒言行的竇淵。

    諸人對程洛再一次改觀。

    白麟不禁點了點頭,想起言行說過的話,程洛的確是可靠的幫手。

    遠比過去所知的可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