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路途中偶遇1

字數:4626   加入書籤

A+A-


    周坦停下腳步,回頭望去,隻見從大營方向一路小跑來一
    對方年歲不大,約摸二十五、六,黑袍小冠,一看也是一位有武職官身的人
    周坦先一步向對方行禮,問候道:“將軍是在喚小人嗎?”
    那年輕武官微微一笑,抬了抬手道:“不必多我乃胡都尉麾下曲長張式,字平”
    周坦仔細一陣尋思,眼前這位張式,難不成是九年之後,淮南第一次叛亂的主謀之一令狐愚的部將?
    令狐愚?-249年),字公太尉王淩的外甥,弘農太守令狐邵之黃初年間出任和戎護軍,後任曹爽府長史、兗州刺
    高平陵之變後,王淩深感司馬家會對曹魏舊臣下手,於是在淮南起兵討伐司馬,彼時身為兗州刺史的令狐愚積極響應了舅舅王淩的號召,同時派出部將張式前往白馬,預謀迎回楚王曹彪繼位大
    沒想到九年之前的今天,這位好不容易在曆史縫隙裏留下一筆的小將,尚且隻是度支都尉麾下的一名曲
    曲,通常是駐外武將個人直接統轄的私兵,軍費物資開支,都由武將個人負度支都尉的私兵大約隻有一曲,合計五屯三百人馬,而曲長即是親兵隊長,亦可被視為都尉最為信任的心
    “見過張曲將,小人周坦,是新設丁圩左營的田”周坦再次向張式行了
    “你我應該見過麵,不過記不住也無”張式客套了一番,要說見過,都是一個軍屯部上下級的關係,這麽多年來,打過一次兩次照麵自不在話下,但雙方未必真的認
    他頓了頓後,繼續說道:
    “這幾日因為尚書郎堅持親臨水壩,胡都尉也伴在左右,就駐在此適才,胡都尉見校尉帶了李文錄與你一同去見了尚書郎,這會兒尚書郎又立刻了正召集技匠、水官們會議,都尉見你一人出來了,便讓我來尋你,這天色已晚了,你怕是難以趕回丁圩,我帶你去度支衙的營帳留宿一夜”
    “這怎使得?”
    “都是自家手足,何必客”
    “小人感激不盡,多謝張曲將,多謝都尉”
    胡潶派張式來找周坦,自然不是簡單的體恤手足部下,多少也是想借故打聽一下剛才校尉與尚書郎見麵的情
    連續兩次試水失敗,雖說度支衙上下不擅水利,不該為此承擔大頭責任,但因為工期延誤一事,還是讓度支衙陷入了眾矢之的的局要說都尉胡潶一點壓力都沒有,顯然是不可能
    在往回走的途中,張式果然詢問了周坦適才發生之事的始周坦如實作答,隻說在李文錄的建言之下,尚書郎已經想到了解決之
    聽到“李文錄建言”這句話,張式稍微怪笑了兩聲,顯然,他與李幹共事多年,李幹是什麽樣的人,自己知根知
    回到大營,張式並沒有帶周坦去見都尉,不難想象,都尉僅僅隻是想少許打聽一下今日之事的進展,並無意要摻和進他先為周坦安排到本部曲兵休息的營帳,與其他曲兵擠一擠,對付一宿,隨後便獨自去找都尉匯報
    次日一早,周坦跟著曲兵們吃了早食,想著準備出發返回屯
    剛走到大營口,一個人影急小跑著追了出來,隔著老遠就呼喊了“周坦”的名周坦回頭看去,正是李
    “昨日跟著尚書郎跟水官、技匠們折騰了大半宿,沒能顧得上你昨晚可尋了宿處?”李幹的臉色看上去確是像秉燭熬夜過的樣子,雙眼浮腫,密布血絲,不過他的神態卻頗顯興奮,仿佛昨晚似乎取得了十分重大的工作進
    “哦,多謝李功曹掛心,昨日遇到了張曲將,安排小人在曲兵營帳裏休息了一眼下正打算返回丁”周坦簡明的說了一
    “張平元?嗬,此人心胸極小,伱日後可得防著”李幹聽到張式,立刻冷笑了一
    周坦可不是傻,顯而易見,在度支衙裏李幹和張式必然是互相看不順眼的一他雖尚不清楚張式是什麽人,自然也不會單憑李幹片麵之詞就妄下定不過這幾日裏,他與李幹多有接觸,至少看得出來李幹可不是什麽正派人
    圈內圈外,無外乎是利益結盟,誰有利可圖,誰便是至交好
    “不說其他,昨日與尚書郎對談甚久,河道破解之法已有雛形,今日下午便讓水官和技匠們去勘測繪圖,最遲再有一兩日,便按照我等之前的設想,於河道四十丈處另開堰堤,分出支流,緩解河道壓”李幹興奮的說著,不僅大言不慚的直說“我等設想”,更是表現出了一副已經得到鄧艾重用,不日即將飛黃騰
    “如此甚好,小人可就恭喜李功曹,協助尚書郎化解困境”周坦雖然心裏冷笑,不過嘴巴上依然還得花言巧
    反正,動動嘴皮的事,又花不了什麽成
    “周坦,你且安我這幾日就尋機會,托校尉親自到胡都尉那裏薦你一你我還挺對眼,你將來繼續為我效用,我得了機遇,少不了給你提”李幹見四下無人,索性也不遮遮掩掩,直接便對周坦開誠布公了、
    “小人能得功曹提攜,當如再生之恩,今後小人一定鞍前馬後,以報功曹知遇之”周坦連忙感他知道現在還隻是畫餅階段,但能夠被人畫餅,已經算是脫離普通農耕田兵身份的第一步
    “你是懂事理的”李幹得意的笑了笑,“先回吧,等著好消息就”
    周坦躬身作揖,送走了李幹,隨後沿著河道,一路返回丁
    正如李幹所言,河道修補的事宜很快有了下鄧艾取鏵嘴堰河的思路,在水源前的河道上開了支前後有三天時間進行設計和丈量,而同樣在這三天裏,度支衙也同步開始籌調土木,提前運送到河道支流的丈量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為了趕工,鄧艾下令丈量確定了多少,便先動工多
    整個修補工程抽調了水官部、技匠部八十餘人,再加上距離最近的四個屯營,合計三百人有在之前晝工改夜工的思路上,鄧艾還在白天增加了三組人手,每組人手隻需輪流作業兩個時如此一來,便能保證了全天十二時辰幾乎不中斷的進行作
    工期預計需要半個月,鑄造鏵嘴堰堤與開鑿支流同時進
    這期間接連下過幾場大雨,汛期已然拉開了帷
    雨水不僅對新修堰堤、支流河道造成了不小影響,同時也讓蓄水堰和攔水壩多次告對此,別無他法,隻能不停的調集人力物力進行搶工和填幾乎每天都有人員受傷的情況發生,但工程卻絲毫不容耽誤,傷一人便補一
    不管處在人類社會的哪一個時代,渺小的個體永遠都是一顆不起眼的螺絲
    周坦還算幸運,丁圩左營因為駐紮地距離上遊蓄水堰較遠,就算需要征調人員,也都征調不到他們的頭在這段時間裏,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修築營壘,以及,之前淮北搶收下來的夏穀,各營都領了相應的數量,由田兵及其家眷一起進行加工處理,將處理好的穀物按固定重量紮捆成石dan),最後再上繳到度支衙官
    加工穀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時代的夏穀多是豆類,偶爾也會有少許的水屯營要做的,就是將葉杆兒、殼豆分別進行剝收成好時,人們隻吃豆,葉杆兒豆皮則都用作飼料;災荒之年時,連葉杆兒豆皮都得充作軍
    所以,不管是前者和後者,都得加工處理
    而這個時代缺乏有效工具,所有環節都是靠人力來完
    那天中午,周坦被徐樸指派去給家眷營送幾件破爛的衣物去修補,順便點清楚家眷營這幾天成捆了多少夏在劃分好屯區後,以圩口為單位,丁圩前後左右四營的家眷都統一劃撥在一處聚落,位置在緊挨著圩口彎道
    一方麵,家眷營毗鄰河流,方便取水生活;另外一方,圩口到各營距離相差不多,彼此往來更便
    周坦行至半途時,忽然在路邊發現了一個用布巾整整齊齊蓋著的小木籃,他上前查看,小木籃裏裝了一些新鮮采摘的野山
    “這是誰遺落在這裏的?”他四下張望,也不見人
    這一條路平日裏似然荒蕪,但畢竟是在幾十個屯營駐紮的區域之內,除非遇到間諜細作秘密的潛入,否則尋常賊匪根本不敢出入此他見這果籃也沒被打翻,想必不是意外遺落,而是特意臨時放在這
    這個時間,在這個地方,出現這樣的物件,十之八九隻能是家眷營準備給屯營送東西
    而這個方向,也就是往左營而
    “難道是自家的人來了?可就算是途中內急,也可以隨身帶著果籃同去啊?”
    周坦疑慮著,往四下巡走了一
    感謝各位讀者支持,感謝書友尾號8142支持,之前我一直以為隻有機器人讀
    很久沒使用起點了,發現網頁評論隻有數目而無內容,特意下了app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