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嶄露頭角1

字數:5532   加入書籤

A+A-


    周坦下意識看了一眼校尉身邊的扈從,李文錄竟不在其
    “回稟校尉,小人已大致厘清當下潰流的問題,尚需一些時間來研究對”他如實的回答
    “周坦,此事刻不容若有良策,你得速來告知於”校尉很是鄭重的說
    “小人遵命,一定從”周坦應道,轉而又捎帶嘴問了一句,“文錄官長今日不在壩營嗎?”
    “文錄這幾日一直伴在尚書郎身邊,今日也與尚書郎一起留宿在支流工地”校尉的臉色稍微有了變化,但一時間也分不清是喜是
    周坦猜到還是因為鏵嘴建言的事,讓鄧艾覺得李文錄可一用,就調李文錄越級跟在身邊做此事得分兩說,若是做好了,李文錄定能平步青雲,校尉也能得個用人得當的光彩,但要是做壞了,錯失機遇是小事,折了校尉的顏麵才是
    不過這些都與他無關,眼下李文錄不在,自己反而無需顧慮這廝妒才,可以小小的顯露一番,爭取在都尉和校尉麵前搏一個好表
    辭了校尉,周坦回到度支衙的營他用清水稍微捯飭了一下儀容,一天奔波,一旦消停下來,頓時又感到餓好在出發前都尉給的幹糧還沒吃完,他取出來,坐在一處軍帳外的木墩上,隨意對付了幾可能太餓,他將竹筒裏的飯吃得幹幹淨
    “竹筒?”看著已經空了的竹筒,周坦心中忽然蹦出了一個念頭,“水管?木質水管?”
    他立刻跳起身,尋了一名值夜的兵士去找徐
    徐罕那會兒剛準備就寢,穿著內衣便跑了出徐罕傍晚時等周坦許久,周坦遲遲未歸,都尉也接連催問,自己還派人出去找了一沒想到這會兒方才回他一猜就知道周坦肯定還是去了東
    周坦也不多做解釋,隻說自己可能想到修繕蓄水堰的辦
    徐罕驚喜不已,聽了周坦的吩咐後,二人立刻尋了一處空置的營帳,掌了燈火,找來十多天前蓄水堰引水方案的圖
    “序之兄,你可知這附近哪裏有竹林嗎?”周坦問
    “淮南確有產竹,但也是離此地大約百裏的九江”徐罕回答
    “百裏?那確實太遠了,恐怕來不”周坦臉露難
    “要說附近也確實有一些野竹,但零零散散,數目不”
    “當務之急,是要撐到支流完工,若是十日之內,勉強也行”
    “周兄,究竟是何良策?”
    周坦想到的辦法,就是將竹子從頭到尾劈成兩掰,就形成了天然的引水管當然,一根竹子自然成不了氣候,但若有千萬以上的竹子,在蓄水堰關鍵位置鋪陳鏈接起來,足以形成相當規模的引水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給了徐罕,並且還建議,在采集竹子的同時,也可從壽春、合肥乃至周邊依水的村落,征調民用的木筏,經木匠改工後,湊數所
    這次工程量相對很大,需要調用不少人手來進
    因為竹子鏈接的水管,可能需要長達數百丈的長度,方才能夠將蓄水堰裏的水,引流到指定的位
    他對照圖紙上做了一番設圖紙是水官和技匠們測繪出來的,原本就有高低地勢的標有了這份圖紙,來做的竹子水管鏈接方案就方便了許最終需要引水到達的位置,是距離蓄水堰六裏外一片無人區,這個地方也都是一早由水官們勘察好了
    他不僅設計了竹子水管的走向,也標出了一些方可以用砂石鋪陳成窪地的地畢竟六裏的距離,不可能完全靠竹子水管連出這麽長的管道來,到達地勢低窪的地方,就用砂石直接圍鋪成一片水再在水塘下遊處,繼續搭建竹子水
    竹子水管與砂石窪地間或搭配,如此,即能縮短作業時間,也能減少所需竹子的數
    “用木頭不行嗎?”徐罕一看到
    “木頭需要鑿空木心才能成為管狀,這個作業相當耗時,有多餘人手的話,倒是也可以調配去鑿但還是以竹為”周坦說
    徐罕看著圖紙上的標記,臉色堪憂,擔心短時間內實在難以完成這項工
    “序之兄,有一計好過無計可此事雖有異想天開之處,但我等麾下屯兵數眾,大家分工協作,還是有可行的機”周坦看出了徐罕的擔憂,於是進一步說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還真有點像李文錄了,哪怕方案不靠譜,但至少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是拿出了方更何況,萬一行了,那就是立了大
    徐罕身為度支衙老人,自然聽懂了周坦的意思,當即點頭讚
    時間緊迫,二人等不到天亮再去找都尉匯報,直接趁夜便去請見了都
    夏日悶熱,哪怕入了夜,都尉這會兒也輾轉難眠,聽了通傳,得知周坦和徐罕有了治理蓄水堰的對策,立刻屐了鞋,命人挑燈,將二人迎入賬
    周坦向胡潶陳述了用竹子做成引水管道的想法,也將在圖紙上標記的具體銜接路程、砂石窪地中轉點直至到達最終引水到指定位置,呈給了胡潶觀
    胡潶聽懂了周坦的意思,他見過一些住在山林裏的人家,常有人架竹筒,從山上往山下引泉但那最多隻是幾丈、幾十丈的竹子長現在擺在麵前的,可是長達六裏的長途距離,難度可想而
    “這,短短數日之內,恐怕難以實現”他十分擔憂的說
    “都尉,眼下情況對我等而言,就是能多做一點,便能減少一點蓄水堰的風尚書郎親領支流河道的作業,十日之內便能完或許,我等現在什麽都不做,運氣好,這十日裏也不會發生什麽大災大可也或許,遭遇連續數日的暴雨,蓄水堰外圍土地鬆動,遷累攔水壩安危,都未可”周坦語重心長的說
    “也對,也”胡潶點了點頭,“此事就交由你來負責,我予你一份印書,全權調配各屯營按章行”
    他說著,命人取來自己的印
    都尉印綬是銅印黃綬,開掌大小,上是龜
    他攤開一卷軸書,書下臨時委任的告知,最後改上印卷好後,交由了周
    嫁接六裏的引水管道,時間又急,確實需要大量人單憑功曹的官身,未必能協調的過有了印書,在任務之內,便是都尉的代理
    次日一早,周坦將度支衙幾位小吏全部派了出去,一則將駐紮在西側的屯營全部調往東側,二則召集部署在蓄水堰的八營屯正來壩營會議,三則返回壽春,通知留守度支衙所有官吏,開始著手征調民用木筏、調用儲備的砂
    八營屯正到來後,周坦就在營外樹下召開了一次會他先花了一點時間,一一了解各營所長之處,然而開始對大家分配不同的任
    他讓熟悉地理環境,知道附近有野竹的屯營,立刻動身去采伐竹讓木工活好的屯營,在蓄水堰東側紮營,負責將采集到的竹子進行改工,當然,在等待采集竹子的過程中也不能閑著,就地開始采集木頭,提前做好支
    又調了一營人,全權負責從壽春城內運輸砂
    八營人幾乎全部忙碌了出
    當然,其中四營從西側轉移到東側需一段時間,畢竟是連人帶行軍營地一起轉移,這幾乎要消耗半天的時
    整個過程對周坦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統籌能他做為指揮官,需要的就是將當前八營人無縫銜接的運作起來
    他的設想,是在第一批材料準備就緒後,采取流水線的方式來作即,采竹的繼續采竹,改竹的則繼續改竹,架設管道的則一直負責架設管道,輸送材料的則負責輸送材
    這一大陣仗,很快引起了校尉的注
    校尉聞詢來到營外樹下,找到了周坦,問及為何要把西側屯營全部撤到東
    周坦回答道:“西側已經不能再繼續引流一則土地已毀,引水道修無可二則若無法確保精準引流,西側潰流一路南下,可能會波及到正在搶修的支流河因而,眼下,我等最好集中人力,全力往東引”
    校尉又聽了周坦講述用竹子水管引流的計策,沉思片刻,點頭道:“倒真是一個奇想,若一早能有此策,也不至於拖延到現在才動”
    周坦心中苦笑,真要是有那麽多“一早”、“早知”,那在主河道延工之前,提前於蓄水堰周圍修好引水道,豈不是更省事?
    “周坦,你部八營的人,夠用嗎?”頓了頓後,校尉又問
    “確實有些緊張,但若再從下遊圩口的屯營調人,路途遙遠,來回怕也是來不”周坦歎
    “尚書郎確實調走了所有水工、河工,攔水壩上的四營負責搶修維穩也不能但壩營裏尚有我校尉府三百曲兵,若是需要,可以調”校尉正色說
    “如此的話,小人請求再調一百”
    “一百人?不如我直接調你兩百人,為你多添一份效”
    周坦哭笑不得,他對自己的認識還是很清楚,剛才在分配八營時,已經有些手忙腳亂自古以來,統禦兵力,也是需要一步一步積他自認自己不是韓信,點兵帶兵尚且達不到多多益善的能
    縱觀古今,出現過許多以少勝多的戰役,除了天時地利的客觀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合適的人帶合適的讓一個百夫長去指揮官渡之戰,其結果如何,不言而又好比讓白起帶五百人進行登城近戰,恐怕也落不到什麽好下
    “小人多謝校尉,隻是……小人才疏學淺,籌備調度的能力實在有這,人一多,小人也怕自己糊塗,反而弄巧成拙”他抱手作揖,誠懇的說
    “哦?周坦,你這人倒是有意思的”校尉不禁笑了起來,“換做他人,恨不得立刻就能執掌千軍萬馬,伱倒好,多給你一百人,你都覺得自己帶不過”
    “讓校尉見笑”周坦一臉無
    他這會兒可不想打腫臉充胖子,自己既然提出了竹子水管的方案,多少也得做出點成效,真要是人多手亂搞砸了,到最後也不好向都尉交
    “你不必自惱,有自知之明,懂量力而為,是好此等品質,已屬少我記住你”校尉讚許的說道,隨後又對身後一名扈從交代,由其去點齊一百名曲兵,交由周坦來指
    周坦連忙道謝,沒想到這位校尉年紀輕輕,竟有這般氣
    各位讀者大大,已經簽約了,走流程還需要幾日,還有需要投資的大大,可以趁機投資
    感謝各位投票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