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任自然

字數:3261   加入書籤

A+A-


    “周……將軍,無字嗎?”年輕人比較疑
    “某乃田兵出身,讀書不多,尚未有表”周坦幹笑了兩
    他的確想過給自己取一個字,可惜這陣子一直忙碌,未能靜下心來認真琢
    “在下譙縣嵇康,字叔”年輕人隻是笑笑,仍是客客氣氣的鞠躬自我介紹,並不在乎周坦沒讀過書、也沒表字,
    “嵇先生,你這是怎麽到樹上去了?”周坦好奇的問
    “在下從洛陽來,欲往壽春,途中迷路了,便野遊至今早采食了山中野菜,隨後突覺疲乏,便倚在樹下小沒想到,一覺醒來,竟倒掛在了樹”嵇康仍有三分迷糊,一邊回憶著,一邊說
    “采食山中野菜?”周坦似乎意識到了什
    “是的,周將軍有所不知,這山嶺湖泊之中,蘊藏無數美去歲,在下在當塗山中發現一種奇異的果實,色綠,肉厚,呈橢圓形狀,生吃發澀,烤熟後卻甜美無比……”嵇康特別興致勃勃的介紹
    周坦雖沒聽明白對方究竟找到了什麽好吃的,但剛才發生的事,他卻猜出了一個大概,這年輕人肯定是吃了什麽不該吃的小蘑
    “嵇先生要去壽春?周某也正好返回壽春,不如同”他打斷了對方的介
    “如此甚好,多謝周將軍”嵇康應
    周坦便與嵇康往來時的方向走去,走了一陣後,他忽然意識到什
    “嵇先生,您剛才說您叫什麽來著?”他扭頭正色的問
    “在下嵇康,字叔”嵇康並不介意,又自我介紹一
    “媽的……”周坦倒吸了一口冷
    “周將軍?您剛才所說……是麻了?”嵇康很疑
    “無甚,我剛才說,我有一匹馬,嵇先生不介意的話,可以同天黑前,你我便能到達壽”周坦連忙含糊了過
    還真是巧的不行,在這荒郊野嶺裏居然撞上了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
    嵇康自幼聰穎,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他博覽群書,廣習諸藝,尤為喜愛老莊學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司馬氏掌權後,隱居不仕,拒絕出景元四年,因受司隸校尉鍾會構陷,而遭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
    如今的嵇康尚才二十歲,在家鄉已頗負才名,前幾年剛剛迎娶了陳王曹林的孫女長亭公但真正讓其聲名遠揚的,還是十年後拒絕司馬昭的征辟,以避世於山林玄談來對抗篡位的司馬政權,並以此在文人界掀起了一股“躺平不合作”的浪潮運
    如果是嵇康本人,那這家夥莫名其妙懸掛在樹幹上倒是能說得通
    嵇康年輕時便熱衷於遊山獵奇,經常采摘各種野果嚐鮮,到中年後還熱衷於服食養生清魏晉時期,文人雅士流行服食寒食散,大抵上嵇康也是有這種愛
    以周坦目下的身份,自然不可能是聽聞過嵇康才名的人,自己隻能當對方是一個奇人異士來相
    回到山路上,取回了馬,周坦與嵇康同乘,繼續往北而
    行了一個時辰,人困馬周坦與嵇康又在路邊休嵇康從行囊裏取出了一簇山菌分給周周坦一見這山菌奇形怪狀,臉色頓時為難,自己好歹是一名合同工公務員,這種疑似違禁食品能隨便亂吃嗎?當即謝絕了嵇康,取出行軍幹糧對付了幾
    嵇康吃了山菌,倒是並無異常,隨後連連稱讚鮮香美
    “口腹之欲,人之常將軍不欲嚐鮮,豈不是錯過許多趣”嵇康笑著問
    “在下並非不欲嚐鮮,說來,就在月前,在下剛好遇了兩件與吃食有關的”周坦說
    “哦?”
    “一日,因為公務繁忙,錯過午食和晚食,是夜又與都尉會議到很晚,都尉命廚役備了餺飥宵夜,湯碗剛上,我便覺得這一定人間至美,隨後狼吞虎咽,十分痛後來我想,一定是饑餓久了,哪怕不是都尉的餺飥,即便是粗米淡水,一樣能吃的愉”周坦接著
    嵇康微微頷首,沒有打斷周坦的話,耐心的聽
    “碰巧,又一日也因為公務繁忙,錯過了午適逢一位校尉府的上官,帶周某去了吃一回魚周某一介田兵出身,哪裏吃過這等精細的食物,對周某而言,這便是新鮮之再加上錯過午食,於是魚生上桌後,免不了狼吞虎結果,當晚便腹痛發熱,遷延三、五日之”周坦繼續
    “實乃不幸”嵇康苦
    “是,後來托人請了醫師來診治,醫師聽了周某敘說後,便說魚生乃寒食,不可空腹直接食用,應先吃熱食護胃,再服魚從此之後,周某在吃食上便變得小心謹慎”周坦說
    “哈哈,周將軍的這兩件食事,著實有趣,發人深所謂人間美味,確實不一定是食物本身,更在乎的是人、心、”嵇康開懷大笑著
    周坦頷首聽
    “周將軍又因口腹之欲而傷了身子,故而謹心重慎,引導周將軍的,可不是經書說教,而是吃塹於自然,受教於自”嵇康接著
    周坦倒是很佩服嵇康,從倒掛到樹上,再到現在,這個年輕人似乎一點都不會為周遭發生的變故而受影響,一直是開開心心、順其自然
    嵇康年輕時曾師從隱士孫登,孫登便是一輩子沒發過脾氣的人,即便被好事之徒扔進了水坑裏,爬起來後依然哈哈大細細想來,嵇康生平唯一一次生氣,便直接斷送了他的性但哪怕行刑之前,他都十分平靜,毫無畏
    突然起了一陣清風,正是秋高的季節,怡人怡
    遠處丘陵上的一片竹林,隨風輕輕搖曳,如波濤似海
    “逢秋悲寂寥,竹樹帶飛一鶴排雲上,微涼不是”此情此景再加遇到了日後的大賢嵇康,周坦不禁一番感
    當然,他才疏學淺,即便是感歎,也隻能“借用”後世先賢的詩詞來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