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快上西樓
字數:4718 加入書籤
餘下的宴會,周坦整個人都變得不自在了起旁側的崔旦、陳茂等人,接連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周坦又不便透露,隻能推說身體突然有所不
他無比懊惱,自己剛剛駁贏李文錄,又贏得了楚王和嵇康的重視,本該高高興興與幾位新認識的友人一番暢飲,豈料,這下子反倒淪落到跟李文錄、鄧勘一樣的窘境
再一想,他今日決定外出,為的本就是躲避昨日在府衙內撞見都尉夫人的尷尬,沒成想,自己到了楚王府竟然又撞見了都尉夫這,到底算不算陰魂不散?
都尉夫人本來就是楚王的女兒,大大方方回娘家也無妨,何故還要扮成舞姬,混在宴席上演舞呢?此一事楚王本人是否知曉?王府上的人又是否知曉?
他心中料定,這下算是完蛋了,剛才都跟都尉夫人對上眼了,自己也算撞見了都尉夫人隱私之事,今後在度支衙裏,恐怕會吃不了兜著走
宴會中途,周坦一度想要提前離開,哪裏知道左右賓客接連過來找他的敬酒,也擠坐在一塊一番高甚至連大殿內也有幾位略有身份的貴客,都主動來找周坦請教剛才詩
“周兄詩章,格律自成一體,十分奇特,倒能朗朗上不知可還有其他新作,不如分享於我等拜讀?”有客人是真心喜歡剛才的詩章,借機請教了起
不等周坦開口,一旁陳茂反而先行代替發言:
“自是有的,下午時,文遂兄可是剛與我等分享了一首蕩氣回腸的七言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周坦苦笑,這陳仲先還真是樂於表現!
這一首七言詩誦完,立刻有人將其傳回到了殿殿內諸多上了年紀的尊客聽了,在酒勁兒作用下,不禁憶起了昔日建安風骨的豪
如今曹魏,“正始之音”的逐漸流行,許多文人士子,早已對以政治、殺伐失了興趣,廟堂內外流傳的文章,多是浮華縹緲、易玄妄想之
好在壽春乃邊關重鎮,賓客間除了清玄名士之外,亦有不少從戎之士,對這難得一見鬥誌昂揚、剛毅淩厲的詩章多有感
至於此間的清玄者,大都尚未有大名聲者,但凡有大名聲者,這會兒早該居於洛陽於是,他們自然也不敢多說反話,隻能結群喝自己的酒、說自己的
不一會兒,有侍從匆匆跑到殿廊上,找到了周坦:“周功曹,殿下再請入”
周坦暗歎一聲,真是怕什麽來什卻又無可奈他向周遭賓客告了一個不是,起身又匆匆進
路過殿中央時,舞姬們還在翩翩起舞,那領舞的都尉夫人,黛眸也是跟了周坦一周坦隻能低著頭,不去迎
來到大案席前,周坦向楚王再次行
楚王問了“秦時明月漢時關”的七言詩,周坦便將下午在青樓時的說辭,重新說了一楚王聽了,與左近的揚州刺史樂綝一番交頭接耳,二人皆是讚許之
尤其是揚州刺史樂綝,早年隨父征戰,間之有幸伴過魏武、魏文兩位先帝,耳濡目染,心慕而發
“文遂,著實不曾想到,你田兵出身,卻詩華滿腹,實乃我大魏之”樂綝笑
“使君過譽,在下多數隻是有感而發,那日與嵇中散相談,更是厘清了多年來的困嵇中散說,詩賦,要的就是暢所欲言,非要條條框框限製,那表達的就不是作者的本性之正因為這番點撥,於是便鬥膽自書了不成韻律的詩章,隻為一抒心中情”周坦忙
他多多少少覺得今晚確實有些出頭過甚,實在有些違背了田兵的身不過好在,在他之前已經有鄧艾這位大才的田兵出現,對於殿內大人物們而言,應該能夠接
“好,說的文遂,可還有其他詩章,不如分享出來,讓大家再睹風”樂綝此時喝的有些多了,興致大起,連連追問
身為名將之後,他自是受過良好教育,對文章多少有所涉更何況,周坦之詩,都是大開大合的剛烈之詩,最是投得像他這般文兼武備的邊將所喜
周坦暗暗有些苦惱,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是趕緊離開宴席,哪裏知道“因禍得福又得禍”,這會兒反倒成了大人物們酒後助興的角色若換成嵇中散,想必會堅持的婉但他並非嵇中散,剛剛得了讚賞就擺譜,怕是也會招人
罷了,豁出去了,職場打工人,就得給大人物們提供情緒價
“使君見諒,小人鬥膽一言,有酒有詩,無詩無酒,正所謂詩酒自古不分還請再賞一杯酒!”周坦說
反正現在走不了,反正也被都尉夫人盯個正著,反正還要於大庭廣眾表演,索性喝個痛快,借酒勁兒壯壯氣勢,完蛋的事就留到明天
“哈哈哈哈,好一個詩酒自古不分家,文遂年紀輕輕,如此好酒,果然承了建安風骨之還請殿下,準許置酒於殿”樂綝向楚王請示
“哈哈哈哈,來人,殿前為文遂侍”楚王令
於是乎,三名仆役直接抬上一盅酒爐,就於周坦麵前煮一名仆役跪坐旁側,專門為周坦舀酒、遞
周坦慢條斯理的先飲了三杯,之所以慢,是在腦海裏拚命回憶還有什麽詩詞可以“借用”一忽一清風吹入殿內,秋高氣爽,怡心怡
他踱步來到大殿與殿廊交接處,抬頭正好看到夜空中的明
今日有雲,圓月在雲後忽隱忽
大殿一片安靜,都在等
歌舞也隨之停了下
“快上西樓!”
周坦吟出了第一
眾人無不疑惑,紛紛翹首西望,上西樓?何故快上西樓?怎的,走水了嗎?
“快上西樓,浮雲遮玉纖橫笛,一聲吹冰壺浮世,玉斧修常娥孤冷,欲有愁無,應華”
上闕念完,周坦抬手示意要
仆役隔離殿廊口稍遠,一時沒能會意,倒是舞姬中傳來一聲提醒:“”
發出提醒的自是都尉夫人,這會兒,舞姬們的位置正處在周坦與仆役中間,當然更方便會意和轉達提
仆從連忙端上一杯周坦接過來,一飲而盡,接著誦道:
“玉液瓊杯,長袖清十歎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此夜不人情承別,離恨成歡,歸時”
周坦酒勁兒再次上頭,人也變得亢奮起
“歸時說大江東去,歸時說千古風故壘西邊,官渡赤歸時說江山如畫,歸時說多少豪傑?雄姿英發,羽扇綸”他繼續吟誦
步履變得輕佻,身形也如一葉輕舟,搖曳不不得不歎,下午剛喝了混酒,這晚宴上又混了一
於是乎,他便將兩篇千古名章的詞,硬生生的雜糅成了一篇駢
大殿內外的諸多賓客,一邊飲酒,一邊交頭接耳品鑒這詩
“詞”體在漢朝並不盛行,但好在之前由嵇康的“不拘一格”、“不受限製”、“自成一體”的加持,再加上這些名章名句,本身氣勢非凡,哪怕不懂詩詞歌賦者,亦能感受到朗朗上口和心緒高漲的氛
周坦前一首“快上西樓”,正是應了中秋佳節的節慶,且詞章之中,同樣流露出了對某一位女子的思念,那女子既是嫦娥,也可能是比擬嫦
隨即,他又銜到了赤壁懷古,詞章故意刪減騰挪,點到即止,提及了距離此時並不遙遠的幾許戰役和幾許人物,而中心思想還是在描述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縮
畢竟三國局麵還未結束,也不能過分讚譽他國名好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並不算明確指出是哪一位將
這新誦之“詞駢文”,一下子在宴會現場掀起新的一股聲浪,褒貶皆有,卻成就宴會上一時主流的議清玄一派的客人,對前半章的“中秋思佳人”十分稱讚,惟妙惟肖、具象又兼意象,人類情感十分充而從戎之士,則對後半章複憶六十年前烽火亂世、英豪輩出的那個時代,大為感
隨著詩詞助興的結束,歌舞再次響
賓客們接連來向周坦敬酒,周坦也一應不
觥籌交錯、推杯至盞、歡聲笑語、載歌載
周坦醉倒之前的最後記憶,好像是拉著幾位歌姬一起跳了一段舞,又好像在周圍其他喝醉的賓客慫恿下,親了某一位歌姬的臉頰一下……也可能是嘴?
所有這一切都揉成了一團漿糊,塞進了渾渾噩噩的腦袋
有讀者大大建議抄四六賦更貼合時代背
隻是四六賦大多晦澀難懂,且篇幅頗長,實在不好借
還望讀者大大們能夠包含,求支持,求支感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