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掌 吾道不孤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A+A-




    作為翰林學士,兼任右春訪右諭德,王華平日的工作,就是去東宮詹事府給太子講幄授課。
    雖然太子不見得喜歡他這個師傅,但由於才學出眾,對聖人學問鑽研極深,倒是經常受到弘治皇帝的嘉獎。
    王華以前也覺得自己才學出眾,但現在他懷疑了,對自己以前所學的聖人學問產生了懷疑。
    他懷疑自己以前所學的那些是錯的。
    原因是在看了一篇文章,一篇由他那個兒子所寫的文章。
    本來在昨日,他都已經把兒子升級為孽子了,但現在又想給兒子平反。
    因為那文章寫的字字珠璣,以前對聖人之學所不懂之處,也隻覺得豁然通順,有種恍然大悟之感。
    到底誰的解釋才是對的?
    是程朱,還是自己那個兒子?
    懷裏揣著那篇皺皺巴巴的文章,王華眼中盡是血絲,一路失魂落魄的來到詹事府值房,連好些個同僚和自己打招呼也沒理會。
    坐到椅子上,他仍是在思量這個問題,一會兒皺眉,一會兒舒緩。
    若是伯安才是對的....
    想到這,王華立馬搖頭,若真是如此,他都不敢相信所引發的後果,天下讀書人可都要炸窩子了。
    可若是程朱...
    正想著,一個平日裏打雜的小吏走到近前,笑著問道:“王大人回來了,今日您想喝什麽茶?我給您去泡。”
    被這小吏的話打斷了思緒,王華有些不喜,正想揮手讓其離開,卻忽地用疲憊的眼神看向對方,“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你覺得如何?”
    小吏一楞,他雖是小吏,但在這詹事府當值,倒也是個讀書人,聽到這話,以為這是王大人對自己的考教。
    不由的開始使勁思索,過了許久,他方才小心翼翼的道:“學生覺得此話是錯的....”
    “哪裏有錯?”
    “和聖人說的不一樣,而且聖賢書裏也沒有這些。”
    “和聖人不一樣,聖賢書裏沒有便是錯的嗎?”這話說完,王華自己先愣了,自己.....竟是已對程朱產生了動搖。
    呆愣了半晌,他喟然道:“罷了,你先下去吧。”
    “那您喝什麽....”
    “我什麽也不喝。”
    說著,王華從椅子上站起,邁步走出值房,然後又徑直進了隔壁的值房,這裏頭坐著他的兩位同僚,楊廷和,李旻。
    他也沒耽誤,走過去衝著兩人直接問道:“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二位覺得如何?”
    “???”
    楊廷和正在埋頭寫公文,李旻正在低頭修剪指甲,兩人聽到這句沒頭沒尾的話俱是一愣,然後一齊抬頭看向王華。
    等看到王華的樣子,兩人再一次愣住了,這位...仁兄經曆了什麽?
    昨天王華才從南京應天府回來,也沒來詹事府,所以他們二人時隔兩個月,這是第一次見到王華。
    可這王華...
    滿是血絲的雙目,憔悴的麵容。
    不是說應天府養人嗎,怎麽這王兄去了一趟,就變成了這幅模樣?
    見兩人瞧著自己發怔,王華又重複道:“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你們覺得如何?”
    “哈哈,有趣,有趣...”李旻聞言當先笑了起來,也沒當一回事,“德輝,如此言論,你是從哪兒聽來的?”
    而楊廷和也正想跟著笑,他們這些翰林,哪個不是博覽群書,文學造詣極高,有些時候這書讀著讀著,難免就入了迷,腦袋裏會冒出許多個念頭。
    有的念頭甚至乍一想還覺得玄之又玄,極富有道理,但等冷靜下來一思量,又覺得盡是些胡話,癡話。
    他本以為這位王兄也是如此,正準備問問這癡話是看哪本書得來的,又忽然嘶的一聲。
    嘶...
    不對。
    剛剛那句話如同一道閃電,又在楊廷和腦海裏劃過,然後轟的一下炸響。
    旋即,他便低頭陷入沉思。
    李旻笑著笑著,卻發現楊廷和忽的低頭跑去思索去了,不由用手拍拍他,“介夫,你這是作甚,難不成這句癡話還有何深....咦?”
    話說一半,他不由咦了一聲,然後也皺眉陷入沉思。
    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
    此話不像癡話,反而大有深意......
    看著兩人的樣子,王華心裏莫名有種詭異的滿足感和安慰感,又不禁歎了口氣。
    自己昨日看到這些話之後,升起的第一個念頭是自己兒子又開始離經叛道,緊跟而來的是憤怒和失望。
    然後整個人就被這股情緒裹挾,壓根沒心思去想這些話的深意。
    不然的話,想必自己肯定會跟這二位一樣,陷入深深的沉思,等思慮過來,就要開始對自己畢生所學產生懷疑了。
    伯安,你作孽啊。
    又是一聲歎氣,王華從懷裏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往書案上一放,“二位不用如此思量,來來來,且往這裏看,王某這裏還有一篇文章,恰是對那些話所做的闡述。”
    既然都已經陷進去了,那不如就和王某一同越陷越深吧。
    也好讓吾道不孤。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