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關市律》

字數:4695   加入書籤

A+A-


    聽到劉季連珠炮似的問題,幾名機要大臣互看一眼,蕭何率先開口,

    “這件事頭緒紛雜,陛下容我們一件一件來說。

    先講與匈奴的關市吧。

    臣以為,無論匈奴是否真心盟約,隻要兩國表麵上和平一日,關市就可以開一日。”

    “臣附議。”

    陳平眨眨眼,眼裏閃著狡黠的光,

    “既然草原上的歃血為盟也時常不算數,那咱們倒也不必受什麽道義的約束。

    再說,基於劉敬傳回的奏報,匈奴人本不是鐵板一塊,隻要咱們耐心等待,他們幾大氏族之間,總會有矛盾的。

    咱們不妨邊打邊做生意,也可以離強和弱,哪個氏族與我漢交好,就多同哪個氏族做生意,再於其中慢慢尋找契機。”

    既然暫時打不過,那便分化瓦解,若在這一代匈奴頭領中找不到機會,便著眼於下一代匈奴人,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與籠絡,以求其變。

    “嗯,無戰以漸臣,”

    劉季以肘撐在案上,擰著眉頭道,

    “這個路子,雖是咱們早前定下的,隻是有些太慢了。

    我近來總在想,能否在一兩年內,出兵徹底打垮他們?”

    眾臣皆是暗暗一驚,上次集議匈奴之事的場景還曆曆在目,當時皇後亦在場,定下的策略,是隱忍,是和談,是伺機而動,是聯手西域諸國,以夷製夷。

    怎麽剛滅了臧荼,皇帝居然又生出與匈奴決一死戰之意?

    難道這次討逆的勝利,又帶給了劉季更自大的信心?

    ***

    殿內沉寂了片刻,夏侯嬰小心斟酌著說,

    “眼下,咱們沒有可與匈奴匹敵的精銳騎兵,上次張子房先生也提到,西北六牧中良駒匱乏,還得多方尋找馬源——”

    蕭何補充道,

    “——且討完臧荼後,還有一大批立功的將領沒有分封,國庫快捉襟見肘了。

    劉敬在奏疏中也講了,草原廣闊,極易迷路,隻能憑河流與星鬥辨識方向。咱們若貿然開戰,縱是派兩萬人馬深入大漠,也不見得能尋到冒頓的主力。

    這與中原內陸的征伐,還是大大不同啊。”

    劉季的臉上閃過悵然若失的神情,自嘲地說,

    “嗯,你們說得都對,我大抵是老了,太心急,總想著一鼓作氣,速戰速決,不願等太久。

    那末,就按照咱們先前的部署,開關市吧,再拖上幾年。

    至於關市如何開,你們都說個章程來聽聽。”

    聽皇帝收回亂命,大家稍微鬆了一口氣,又七嘴八舌忙著安慰皇帝,說他春秋鼎盛,還能再活五百年。

    蕭何找準時機,就關市的選址,開始匯報,

    “關市若通,便不止涉及北邊匈奴一家,還有南越和西南夷,以及遼東的穢貊、肅慎,未來說不定還有隴西之外的西域諸國。

    故臣等以為,應借此契機,作《關市律》,對各地的開市時間、地點、稅賦與違禁物品等一應事宜,都做出嚴格規定,以為萬世之本。”

    這些問題,是一班高級官員熟能生巧的日常政務,更是蕭何得心應手的老本行,他們趁著今晨大朝會後半柱香的功夫,早已粗粗議出了幾條原則。

    先說關市的選址。

    首先緊要的,關市需設在邊境交通要隘之處。北地舉凡築有長城的邊郡,關市便依長城而設,其餘西北、西南等邊郡的關市,最好直接設在關門之下。

    這樣既方便了兩國間的物資運輸,也在漢廷的控製範圍內。

    其次,關市需靠近水源,汲水便利。往來商隊運輸貨物,北方主要靠馬匹駝隊,南方主要靠水路運輸,無論南北,都離不開一個水字。

    另外,為了防止鄰國借機偷襲,關市選址還得兼顧地形,需選在地勢易守難攻,利於漢軍設伏、戍衛之處。

    蕭何邊說著,徐徐展開一張薄絹地圖,上麵已星星點點圈出了不少地點,如被一條細細的墨線串起的蜿蜒珠鏈,

    “臣等圈出的這幾處,都是城牆堅固、駐軍嚴密、邊將強悍的重鎮,作為第一批關市的選址,較為穩妥,出不了什麽大亂子。”

    劉季沿著蕭何手指之處望去,邊看邊點頭,隻是在隴西的幾個墨圈處,略停了下,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一看到隴西郡,我就想起張子房和大皇子,一晃小半年不見了。

    這次上計,他倆也會隨著隴西的上計使一道回洛陽。”

    ***

    他看著地圖上的隴西郡出了一會神,才又說,

    “對了,所謂關市關市,既然是個做買賣的場地,那就修上塹溝,四周開幾道門,照著洛陽城的市場建置來做。

    務必修得大些,修得漂亮些,別讓遠道而來的番邦商人小瞧了咱們。”

    “至於賚禁之物,一共有這麽四禁,請陛下聽聽看。”

    陳平掐著手指,逐一道來,

    “第一,無論何種兵器,刀槍劍戟,都斷然不能出關,十石以上的勁弩也不行,違者坐當死。

    第二,除了兵器外,臣等稍微商議了一下,為著防微杜漸,精良銅器、鐵器也不能出關。違者坐當死。”

    連隱隱頭疼的劉季,聽到這條也不禁失笑,

    “怎麽,竟連鐵鍋、鐵犁也不賣給他們一個?

    是不是有些太小氣了?”

    “不給,萬萬不能給!鐵鍋若熔了,照樣可以打造成兵器。

    匈奴小兒送的馬,也都是騸馬啊,咱們大夥兒彼此彼此,都互相設防。”

    樊噲瞪著眼睛,插嘴道。

    “大將軍此言極是。

    還有糧食和鹽兩項上,也不能予取予求。”

    陳平補充道,

    “這兩項嚴禁從關市售賣,隻從官方走,盡量少給,力求不給。”

    劉季點頭,

    “嗯,再加一項,馬匹也嚴禁出關。

    雖說西北諸國不缺馬,但南越不產馬,因此,你們也得寫進《關市律》裏。”

    “是。

    除了禁出關的幾項,還有禁止入關之貨品。”

    “嘶,被你們一議,怎麽越來越複雜了?

    還有什麽東西不許入關,我怎麽想不出?”

    “嚴禁番邦奴婢入關,嚴禁患病的牲畜入關。

    所有牛羊駝鴨等活物,進入關市前,一律單獨圈養半個月,嚴密觀察。”

    蕭何陰沉著一張臉,一字一頓冰冷地說。

    外邦奴婢來得多了,便是潛藏於民間的一支龐大敵軍,而染疫的牲畜若進了關,則無異於一場無形的血腥殺戮。

    劉季低頭想了半晌,才複又笑著說,

    “你們想得比我周道很多,就這麽辦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