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定梨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A+A-


    呂雉頷首,應允道,

    “好,既你如此說,我相信先生的識人之才,便帶著董望之罷。有他在,一路的風土見聞,民情貨殖,也能有人全部記敘下來。

    將來,給後人看看,咱們創業艱辛,開疆拓土,究竟有多麽不易。

    隻是——我此行未必會見到趙佗。”

    她語意一轉,把話鋒收了回來。

    君子縝密而不出,自洛陽行至長沙國耗時月餘,此刻為時尚早,未有十足十把握的事情,她不願提前泄露風聲,也怕南越人有所提防。

    叔孫通見呂雉如此謹小慎微,也笑著搖搖頭道,

    “無論如何,皇後一行之長沙國,既得了梅山之菁華,身邊文武雙全,再見外邦,也是更為穩妥的。”

    文武雙全?叔孫通方才薦的董望之,姑且算作是“文”,可這“武”又是誰呢?

    呂雉正皺眉思索,抬眼望見叔孫通臉上狡黠的笑容,猛地一念閃過,心照不宣地“哦”了一聲

    她對梅山的崇山峻嶺中或藏有奇兵的猜測,被叔孫通不露聲色地確認了。

    而且,不光是對奇兵存在的肯定,叔孫通更毫不猶豫地堅信,眼前的皇後,必能請動這股神秘莫測的奇兵,旗開得勝。

    為何他如此篤定,其中必有緣由。見叔孫通不願多說,呂雉便也不追問了。

    到底是什麽訣竅機密,待到了梅山,也就分明了。

    ***

    這天清早,魯元讀完呂雉的密信後,看著發黃的絲帛卷曲著在燭火中化為灰燼,咬著下唇思索了會兒,便從自洛陽帶來的心腹宮人中挑了幾名辦事利落且會騎馬的,將她們召進寢殿。

    她細細密密地吩咐了一番,著她們即刻動身去真定縣,哪怕翻遍全縣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務必找出趙佗及家人的蛛絲馬跡。

    “這樣罷,你們對外隻說,皇後的生辰快到了。

    這是我來趙國的頭一年,我不滿意平日裏慣常進獻的禮品,定要你們各處搜尋,找些刁鑽古怪的稀奇玩意兒來。”

    “是。”宮人們齊聲道,一個個胸有成竹地說。

    “還有,真定距邯鄲城似乎不太近,若挽車去,走得太慢了,我這就替你們尋些快馬來,”

    她又想了想,有些著急地補充道,

    “你們先稍事準備一下,待我回來,午後便出發。”

    她煞有介事地指揮著,舉手投足間,儼然有了一家之主的風範。

    盡管魯元暫時看不懂母後的布局,但她深知既然自己臨危受命,便定是關乎家國社稷的大事。

    想清楚這點,她的一片忐忑不安中,又夾雜了些躍躍欲試,更有著被委以重任的自豪與驕傲。

    快馬的事,她早就打定主意,需去求助於趙相張蒼,便一陣風似地旋出門,直奔相府而去,隻拋下一句話,

    “去趙姬處替我說一聲,就說我今兒個有點事,不去尋她練箭了。”

    ***

    各王國的朝廷製度與中央相仿,於王宮外,另設有丞相府。凡遇需要征求王國百官意見的重要事務,或在王宮內召開朝會,或在丞相府的正殿中聚集商議。

    此時趙王已進京覲見,王國一應大小事務,均由趙國丞相張蒼領銜有司,從早到晚於府中集議。

    魯元唯恐耽誤了時候,風風火火跳下輦車,步子邁得急,險些被相府門口的石階絆倒,多虧陪在身旁的梳頭宮人肖媼一把扶住她的手,低聲道,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這話其實大大僭越了,絕非宮人該對公主說話的口吻,但肖媼這批宮人都是呂雉親手為女兒揀選的,在她心中的地位,自不同於常人。

    肖媼的掌心粗糙但溫暖,令魯元想到了遇事不慌的母親,她點點頭,努力喘勻了氣,跟著迎出來的張蒼,走進了專供私下府議秘事的偏殿。

    偏殿內極暖,魯元瞥見室內一側的長炕上,亂糟糟地堆滿了小山似的簡牘文書,想是張蒼平日便在炕頭處理一國政務。

    她與張蒼麵對麵坐於地席上,侍從剛從外麵掩上了殿門,她便張口急急道,

    “我欲向丞相借幾匹快馬,今天就要,此刻就要。”

    “哦,借來何用?”張蒼好整以暇地端坐著,麵孔白得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

    魯元躊躇了一刻,

    “去趟真定,為母後準備壽禮。丞相手頭有沒有快馬?”

    呂雉在信中叮囑了,此事不必瞞著張蒼,但她畢竟年輕,還是想試試自己的借口是否能唬過眾人。

    張蒼看了一眼少女急得紅彤彤的蘋果臉,噗嗤一聲笑了,

    “馬有的是,邯鄲與真定相距不到五百裏,快馬加鞭,路上辛苦些,兩三日便能到。”

    “那就好。”魯元長籲一口氣,拍拍胸口,臉上盡是壓抑不住的輕鬆。

    張蒼卻沒被她的喜悅感染,隻頓了一下,漫不經心地問,

    “你們這次大費周章去真定,是要采辦壽禮?

    究竟什麽稀罕壽禮,非要在真定辦不可?趙國別處就找不到嗎?”

    ***

    “啊,這——”魯元僵在當場,一時想不出答複,正欲索性和盤托出,卻聽張蒼慢悠悠地說,

    “你的人到了真定,即刻去找縣令**。他家祖上五代均住在真定,對當地各種淵源了如指掌,定能對你有所裨益。

    哦,見他的時候,可將這個給他,以為信物——”

    張蒼自腰間帶上摸了半天,掏出一枚小小鋥亮的銅印,遞給魯元,還津津有味地回憶道,

    “**酒量驚人,前幾月他來邯鄲上計,不知怎的盯上了我這枚吉語印,巴巴地請我吃了三次酒,我硬是拗著沒給。

    這次給你做個順水人情,他若幫得上忙,就贈他吧。”

    魯元接過來細看,隻見不過小指關節大小的銅印上,一麵鑄著篆文“長年”二字,另一麵鑄著兩個對坐的小人,小巧生動,趣味盎然。

    印的上方有一小孔,係一根金色絲絛,可見張蒼時時隨身攜帶,頗為喜愛。

    長年,即年歲長久,亦作長壽之解,寓意十分吉祥。

    魯元張大嘴,將銅印緊緊攥在手心裏,冰涼沁人,猶如她此刻稍微安定下來的心緒。

    “還有,真定產梨,你怎麽忘了?

    真定的雪花梨【1】,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嘖嘖嘖,咬上一口,簡直給個神仙也不換。”

    張蒼咂著嘴,仿佛自己剛剛咬了一口汁水四溢的梨子般,意猶未盡,

    “尤其是那幾株百年古梨樹上結的梨子啊,滋味更非同一般,出了真定,哪裏都尋不到了。

    古梨之果,足以體現王後的一片赤誠孝心了。”

    話說到一半,魯元早已心悅誠服,實在忍不住好奇,還是問了出來,

    “相國似乎早就知道我要差人去真定,否則怎會與真定縣令飲酒?”

    張蒼嘿嘿一笑,“你怎知道,我隻單單與真定縣令相熟呢?”

    “啊,原來如此。”

    魯元心想,原來做大事要處變不驚,要料敵於先,絕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要快些學,快些成長,她在心底對自己打氣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