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江以南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A+A-


    邯鄲官廄中的快馬果然一日三百裏,魯元派去的人馬,很快就帶著滿滿幾大筪真定梨,和比梨子還要珍貴萬倍的情報,返回了趙都。

    而遠在洛陽的呂雉,正在為南巡做著最後的準備。

    這日一早,天邊剛泛魚肚白,宮人便來報,說殿外薄姬等著求見。

    呂雉怔了一瞬,倒也沒在意,她倆的交情不錯,臨行前薄姬來私下送行一番,於情於理,都屬人之常情。

    況且,她恰好還有件不輕不重的事,正想借機再次試探一下薄姬的智慧,便忙道,

    “快讓她進來罷,一大早的寒風刺骨,怎好使她多等。”

    宮人應聲開啟殿門,薄姬領著一名侍女急急走進來,兩人手裏各捧著個塞得鼓鼓囊囊的大包袱,行了禮後,才小心翼翼地將包袱放到地上。

    包袱顯然不輕,還有棱有角的,與锛平並刷過桐油的鋥亮木地板相觸,有哐啷哐啷的碰撞之聲。

    呂雉的疑問已被好奇取代,笑問,

    “究竟什麽好東西,還勞你大老遠地親自捧來?”

    說著,便要自椅上起身來看。

    “皇後莫動,安坐便好,”

    薄姬忙伸手製止,隨手解開了一個包袱,依稀可見裏麵是一雙雙圖案花紋各不相同的舄[xi]。

    ***

    還沒等呂雉反應過來,薄姬已順手拿起一對赤色麵嵌著銀絲的,快走兩步到她身前,蹲下身,不由分說地套在她穿著白色菱紋錦襪的腳上,又輕輕左右晃動了數下,這才麵露滿意微笑,語氣溫柔但命令般地說,

    “大小尺寸正合適,請皇後起身踩著走幾步試試,看看穩不穩當。”

    鞋底用一層者,謂之履,雙層者,謂之舄【1】。舄,是一種厚底鞋,或者說,是一種以木底代替麻線皮底的履。

    由於加厚了鞋底,穿舄可以防止泥水或髒汙的地麵弄染鞋麵。

    但也因著鞋底墊得太高、木底又過硬的緣故,舄穿起來十分難受,很影響行走,穿得久些,簡直如在踏在釘板上,步履維艱。

    但麵對薄姬的一片美意,呂雉不好駁她的麵子,隻得勉強笑笑,依言站起來,緩緩在殿內走了一大圈。

    誰知,一試之下,竟有驚喜,薄姬帶來的舄,穿上後與腳部貼合自然,走起來竟毫不費力。

    她低頭仔細觀察,才發現這雙舄的履麵,較她以前穿過的舄麵做得更包更緊些,而履底的部分,也不是直接於皮底上粘木板,而是又塞了一層厚厚軟軟的綿。

    “原來經你改造過了,怪不得如此舒服,行進之中,也不會掉了。”呂雉喜道,一麵看,一麵又不禁玩笑說,

    “就算再舒服,也不用你一下子獻這麽多來啊。

    難不成,你要我去南邊開鋪子,專賣你這舄?”

    ***

    “皇後有所不知,妾以前……妾以前在那個宮裏時,有個宮人的姊妹,便是奉了始皇帝徙民之令,嫁去南海郡,為戍卒之妻了。”

    秦之南海郡,便是今日趙佗之南越,而薄姬口中的那個以前,指的便是她在成為劉季的姬妾之前,曾在魏王魏豹宮中度過的那段時日。

    薄姬的母親曾是老魏國的旁係宗室,秦分崩離析後,昔日六國複起,舊貴族們蠢蠢欲動,薄母也希冀盡早恢複舊日榮光,便處心積慮將這個容貌不俗的私生女兒,送進了魏王宮中。

    可惜好景不長,魏王很快為韓信所破,而薄姬因美貌出眾,便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劉季的後宮。

    盡管眼下她已為劉季誕下了皇子劉恒,但薄姬性子溫和,心思細膩敏感,每每提到舊事,總是稍顯遲疑,看起來頗以為恥。

    呂雉深知,她並非以曾侍二夫為恥,卻隻是哀傷彼時年僅十四五歲的自己,弱小無力,無法與攀附權貴的母親抗衡,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走向,隻能像個精巧的物件一般,從一個王的宮中,轉到另一個王的宮中。

    “嗯,戍卒之妻,然後呢?”她提醒道。

    “是,嫁予南海的戍卒為妻後,還給那宮人來過好幾次家書。”

    薄姬回過神來,略略環顧了一下左右退得遠遠的宮人,壓低聲音講道,

    “家書裏說,她們一行人自打進了南郡後,除了僅有的達官顯貴外,便再也沒見過人著履了,甚至連草鞋都少人穿。

    據說好多當地土人,也不怎麽著衣裳,甚是駭人。”

    薄姬秀眉微蹙,嘴巴緊緊抿起,顯是一副難以理喻的樣子。

    見呂雉麵色如常,生怕她低估了南方的可怖,心下著急,便換上了一種老祖母以妖魔故事嚇唬孩童的口吻,繼續道,

    “皇後知道,妾本是會稽郡生人——”

    “——我曉得的,西施就出自你家那邊的竺蘿山,是個曆代出美人的地方,”呂雉插嘴道。

    ***

    薄姬低頭笑,又說,

    “我家鄉地廣人稀,比不得中原,但好歹也是長江以南最繁華的一個郡了。可那日子過得,仍是說不出地苦,更別提再往南邊去了【2】。

    思來想去,南人不著履,許是因著南地荒蠻,加上潮濕苦熱,雨水不斷,河流池塘遍布,盡是泥沼,所以大家索性不穿履,反正穿了也時刻會被打濕。”

    “哦,所以你才給我備了這許多舄,原來是怕我在當地找不到履。”呂雉恍然大悟,拍手笑道。

    薄姬微微點頭,

    “正是,妾自從知道皇後要南巡,就一直在盤算,旁的倒好說,萬一咱們的履被泥水雨水汙了,又找不到可心的替換,成日裏濕乎乎的,一路上可怎麽熬啊?

    索性多帶些舄,一來不怕水,二來,哪怕每三五日便棄一雙,也盡夠了。”

    呂雉沒來由地有些感動,卻又被薄姬對於南國的道聽途說逗得想笑,轉念一想,卻也明白薄姬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前世她所熟悉的長江以南的廣袤區域,共有一百多郡,七百多個縣,戶口密集,水利設施發達,人民習尚柔和,勤於耕織,有湖田萬頃。

    薄姬的故裏會稽地區,更是全唐最富庶的地方,一歲或稔而數郡忘饑,有著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封疆。

    隻是,記憶中那個衣食半天下的江南,畢竟存在於九百年之後。

    九百年滄海桑田,其中有著自東漢末年始大大小小、長達數百年的衣冠南渡,大批世居中原的民眾選擇南下避禍,才最終使得南方廣闊富饒的水土、得天獨厚的氣候得以被充分開發【3】。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