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戰馬問題(四)
字數:3418 加入書籤
蒙古草原上並不缺鹽,甚至一些鹽湖每年的產量比海邊的鹽場還要更多,但之所以草原各部落缺鹽,也是因為主要的產鹽之地被蒙古的主要勢力控製著,距離遼東最近的一處鹽場,額吉淖爾鹽湖,這裏就盛產“大青鹽”,又叫戎鹽、蒙鹽。
額吉淖爾在蒙語中是母親的意思,這片湖又被叫做母親湖,但這片湖原本被林丹汗所控製,自從林丹汗死後,又被八旗派兵掌控,而如今,這片湖的實際掌控者正是烏珠穆沁部的首領道爾吉。
道爾吉與林丹汗不合,曾率所部遷到克魯倫河一帶駐牧,他的實力基本沒有被消耗,此時也是察哈爾八部最強大的部落之一,自然而然的占領了這片鹽湖。
穆彰也在與林三虎商量後,將目光投向了其餘的六個部落。
林三虎也知道此次的行動非常緊急,所以回到雙遼指揮部的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傳遞到了後方,並把穆彰的想法也送往了京師方麵。
草原上,一匹戰馬的價值並不貴,在二十兩左右,而一匹種馬則高達二百兩,草原上鹽的價格,林三虎也進行進行了了解,大明出售的這種精鹽在草原的價格在一百文一斤,一袋鹽一百斤左右,也就是說換取一萬匹戰馬,總共需要兩萬袋的精鹽。
當然種馬可以直接從阿魯科爾沁旗獲取,穆彰為了表示誠意,送上了一半數量的種馬五十匹。
遼東各部沒有參戰的士
兵以及少數民兵也開始動員起來,這些鹽在輜重運來的時候,就被分散在了遼東軍營的各個地點,再次集中起來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運往阿魯科爾沁旗的兩千輛馬車,看起來也非常壯觀。
不過草原各部相距數百裏,這一行動也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關注,一個部落賣出一千匹馬,也不是特別罕見的事情,但總數一萬匹的馬,特別是阿魯科爾沁旗這個小部落,肯定會影響有心人的注意,林三虎也答應穆彰,若是其他部落襲擊他,大明隨時歡迎阿魯科爾沁旗的族人前往遼東定居。
……
京城。
由於已經啟用了戰時的情報傳遞係統,在第二天下午,樞密院便收到了來自林三虎的最新情報,韓東和也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朱由棷。
韓東和提議道:“陛下,林三虎堂堂一個軍團司令,跑去草原購買戰馬的決策是不是太過冒進了,此時其他軍團還沒有出兵,而且他這樣冒失的就想用步兵去去打草原的想法,我也不能理解。”
樞密院此時的其他參謀也是一樣的想法。
何朝軍也接著說道:“他在與哥薩克騎兵第一場遭遇戰的時候,我就想說了,若不是因為沒有士兵損失,我就要參他一本了。”
張論平也讚同道:“他這麽打草驚蛇,那些哥薩克騎兵也知道我們大明準備行動了,這樣其他兵團的行動都會因此受影響的。”
看著樞密院的眾人都是一
個看法,朱由棷也感歎道:“看來,給林三虎自主軍事權是對的,否則你們的唾沫早就把他淹沒了。”
朱由棷倒不是反感這些人的發言,他們的說法也各有各的道理,但若不是林三虎提前一步行動,所有人都想不到,大明在戰馬上的劣勢。
朱由棷也質問道:“你們之前考慮過戰馬方麵的問題麽?”
眾人聽到朱由棷的話也停止了討論,之前大明的作戰都是在他們熟悉的這片土地上,至於冬季的草原或者雪域高原的那種環境,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
軍情處處長張論平則是辯解道:“此時,即使是敵人也還沒有完全行動,所以我們才沒有考慮到這點啊。”
“是啊。”朱由棷讚歎道:“隻有林三虎,他是特戰隊出身,才會考慮到這種艱難條件下的作戰,你們還差得遠呢。”
朱由棷作為特種兵出身,特別能理解林三虎的想法,特別是後世的特種兵訓練,不僅僅是嚴寒的環境,即使攀岩懸崖,幾天幾夜無休的持續奔襲也是他曾經曆過的項目之一。
朱由棷接著說道:“林三虎的這次行動,我很認可,他的行動也不是白費功夫,你們就等著看吧。”
既然陛下都對林三虎表示了認同,樞密院的各位也隻好不再反對這件事,不過韓東和又接著說道:“陛下,林三虎所提及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關於阿魯科爾沁旗首領穆彰的事情,我持保留意見
,穆彰此人跟隨過多爾袞,但您在倭寇省也用了島津家,這件事還得大家討論一下。”
“好。”朱由棷也讚同道:“你們都說說自己的看法,正好史可法此時不在,我也聽聽你們的高見。”
這種事情若是史可法在此,朱由棷相信他一定能給予一些可靠的建議,但軍政不分家,他也想聽聽這些人的意見。
原本一直沉默的總軍政部長潘易此時也出了聲,“陛下,我負責軍政工作,有些軍事策略的工作由參謀部的人決定就行,但這件事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
朱由棷肯定地點了點頭,示意潘易繼續說下去。
“從軍事、軍功角度來看,穆彰此人為林三虎部隊提供了方便,讓我大明第五兵團得到了足以應對蒙古、哥薩克騎兵的戰馬,從這一點上,他的貢獻毋庸置疑,而且正如林三虎匯報裏提到的,穆彰此人也有著黃金血脈,將來控製草原也可以加以利用,他還與林三虎歃血為盟,這是我們的友軍。”
潘易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無論穆彰此人之前如何,他隻是活躍在遼東諸地,與我大明之間並沒有直接衝突,所以因為跟隨過多爾袞就對他產生的偏見,我不認同,我們隻要看他今後的貢獻即可,至於統治草原,這還太遠了,如果穆彰在接下來的作戰裏,能繼續為我大明做出貢獻,效仿倭寇省島津家的先例讓他協助管理草原也未嚐
不可。”
“好!”
朱由棷讚歎一句。
在他的帶頭下,樞密院的眾人也為潘易的發言鼓起掌來。
潘易這段話正說進了朱由棷的心裏,他開始對島津家也不信任,甚至將島津家主送來大明質押,但如今倭寇省有了島津家的幫助,不僅治理百姓沒有遇見困難,銅礦和銀礦的發現也為大明帶來了持續的財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