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樞密院的討論
字數:3208 加入書籤
第五兵團的奏報通報到樞密院後,韓東和也特地找到了劉靜軒來商議此事,畢竟樞密院眾人對財政方麵的了解,肯定遠不如這位內閣大人。
劉靜軒接過從遼東寄過來的,關於這段時間草原交易的貿易,以及培養戰馬的預算賬目研究了一會,很快便得出了結論道:“目前僅靠遼東培養這麽大數量戰馬的話,不太現實,即使考慮到草原通商的利潤,至少在五年內都是入不敷出的。”
“那劉大人又有何高見呢?”
韓東和接著問道:“有沒有什麽方法,或者措施來解決這種問題。”
莊玉樹給出的戰馬預算中,參考了江智勇的意見,將整個大明的戰馬培養問題都集中在了這片草原,包括所有兵團中擁有騎兵編製的戰馬。
“若是僅考慮第五兵團的話,這片草原貿易帶來的稅收自然是足夠了,但是整體考慮的話,就要將戰馬培養的問題納入到軍費預算中來考慮才對。”
劉靜軒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問題,並接著說道:“咱們的戰馬獲取一直是一次性的支出,購買成馬,但戰馬培養育種等自然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如此數量的戰馬僅靠第五兵團是供養不了的。”
當然如今各個兵團騎兵團裏的戰馬大多是通過戰爭途徑,俘獲的,隻有極少數是通過馬場購買,這也計算在了每個兵團的軍費支出內。
何朝軍也知道劉靜軒所說的意思,但他也將樞密
院眾人的想法說了出來,“不過,我們的考慮還是希望建立這種模式的戰馬培養,無論是育種還是戰馬的選拔,草原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劉靜軒接著說道:“諸位大人應該都是這個想法,但是對於每個兵團應該考慮到實際情況來決定。”
“我建議采用認養製度,畢竟不是每個兵團都需要蒙古好馬,咱們大明內部的山地等地形也不都是這種蒙古馬所擅長的。”
“莊玉樹所報的數量可以縮減一部分,除去第五兵團本部的所需外,其他的戰馬培育,由你們樞密院調節,費用也添加到各兵團的軍費支出上去。”
“這樣一來不僅軍費的支出更加透明化,對於我們內閣的財政規劃也是有幫助的。”
他說完這些,接著拿出了自己所帶來的一份明細,正是粗略整理出來的軍事報表,樞密院眾人傳閱之後也大致了解了大明如今各兵團的軍費消耗。
劉靜軒接著說道:“像倭寇省從占領至今的財政收入,也大都補貼到了海軍士兵的培養當中,一些沿海商船的交易,也有他們的參與。”
“而對於大沽口兵工廠及各地造船廠生產的新艦船等也是根據,羅金昌、吳昌時等人的預定計劃而安排的。”
“這條流程成熟了之後,內閣也不需要將稅收收上來之後,再撥款到兵工廠,直接由兵團所在的當地財政補款和給養這些士兵。”
劉靜軒推行的這項
製度,自然是有利有弊,眾位樞密院的官員也是議論了起來,其中最大的疑慮便是某些地方難以支撐軍費,或者是軍隊征戰時期的軍費如何計算的問題。
“諸位不用擔心,目前這項政策也僅在倭寇省執行,畢竟他們是海外島嶼,這樣的政策會更加方便一些,不過草原也可以采用這樣的策略。”
“至於你們所擔心的,地方財政無法支持軍費或者戰爭時期軍費的問題,這點也不用擔心,我們隻是打算將部分支出,例如士兵的夥食等部分用這樣的方法解決。”
劉靜軒說道最後也不願意再說了,實際上他這段時間還忙著年度結算的事情,也是想盡快脫身回到內閣。
他總結道:“這些其他關於軍費的問題,你們有所了解即可,若是有什麽異議的話,也可以再行討論”
“你們給林三虎那邊回信,將戰馬培育的事情采用認購製度就行了,每個兵團按實際情況寄托培養,內閣還有事情等著我處理,各位大人我先告退了。”
劉靜軒的話已經很全麵了,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也是由樞密院提交到內閣,內閣給出決定即可,但樞密院的眾人正是對軍費的了解有限才請來了劉靜軒。
韓東和看見眾人沉默了下來,也是勸慰道:“好了,眾位也不必多想,所謂術業有專攻,既然劉閣老有清晰的想法,咱們就按他所說的來辦就好。”
聽了韓東和的話,
樞密院眾人的心情也好了一些,畢竟各地的兵團章程已經成熟,而草原的戰馬培育還是一個新項目。
從他們的角度考慮自然是不夠全麵,所以對於莊玉樹和江智勇提供的報表,隻考慮到了戰馬的數量和質量問題,但劉靜軒卻能直接看到本質。
張論平也讚歎道:“劉閣老的壓力確實很大,畢竟大明所有的稅收財政問題,包括咱們的軍費都是要經過他的審核,他為大明付出了很多。”
陛下對軍隊、軍費的大力支出,也是讓這些樞密院的人有些盲目,但這些壓力最終還是歸於內閣頭上。
即使是負責軍事輜重、器械的樞密院官員也從沒有為這方麵的支出所煩惱,他們所做的也隻是將各個兵團所需的物資數量核實上報。通過今天的一番討論,他們也體會到了劉閣老的不易。
韓東和也趕緊總結道:“好了,大家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即可,大明的繁盛,也需要通過咱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劉閣老能者多勞,咱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比起內閣,樞密院的工作往往時間跨度畢竟大,畢竟信息的傳遞在這個時候,並不能做到那麽及時,所以一些官員也會時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飽和度不夠,或者說對大明的貢獻不如其他人。
但無論身處什麽職位,隻要努力完成工作,就是值得驕傲的,身處在大明這樣一個國家機器麵前,每個人都是其
中一塊磚瓦,一顆螺絲釘。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