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前部署(二)
字數:3394 加入書籤
韓東和的想法,也是眾人所憂慮的,若是八旗真的想不開,往雪域高原跑,還真有可能給雪域高原帶來一定的損失。
劉靜軒看著眾人眉頭不展的樣子,出言問道:“雖然我不太懂軍事,但是能否讓第四兵團出兵暫時支援雪域高原,或者將原先準備的各獨立團派遣到這裏。”
“小規模作戰,獨立團應該有優勢吧,既然確定不了八旗逃竄的方向,隻要保護好糧食以及當地百姓,將損失減小到最低即可。”
“八旗的士兵總要吃飯的吧,把這些資源控製起來,他們也沒有其他選擇。”
劉靜軒的話點醒了樞密院的眾人,正如劉靜軒所說,既然雪域高原的條件惡劣,若是八旗選擇逃往這裏,就注定要搶奪食物等資源。
他們隻要布置好防禦,屆時以逸待勞即可,八旗的逃兵也成不了什麽氣候,完全不用考慮得太過複雜。
韓東和也繼續說道:“劉閣老說得沒錯,這點可能是我多慮了,隻要消滅了八旗的主要勢力,把疆土收複回來,之後的小打小鬧也無關痛癢。”
樞密院的眾人,也針對韓東和所說的情況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正當此時,一名由第二兵團輪換而來的參謀,出言問道:“我有一個情況要提一提,騎兵師的孫師長,之前也提到過,因為準噶爾騎兵參與作戰,反而影響了我們明軍士兵發揮,大家對於這件事怎麽想,林司令那邊有回
複的意見麽?”
韓東和也解釋道:“我在林司令離開京城前,同他與巴圖爾商議過這件事,林司令表示,他會妥善安排,讓明軍士兵和準噶爾的騎兵,盡量不同時作戰。”
“巴圖爾也知道,沒有明軍士兵的幫助,他的手下可能會損失慘重,但他也認可了林司令的說法,這樣的解釋你能滿意麽?”
接著又一位來自第五兵團的參謀李大友,出言問道:“韓參謀長,各位大人,我也有一個疑慮,之前我們第五兵團攻打草原部落的時候,例如打烏蘭巴托城的時候,他們的城防很弱,這也是草原上城池防守的通病。”
“但八旗已經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準備,一定裝備了不少火炮,此外我們還得到過八旗與沙俄接觸的消息,他們從沙俄獲得了不少火器。”
“我的疑問是,關於炮兵以及火炮的運輸問題,一旦我們開始攻打吐魯番,攻城戰是避免不了的,關於這點各位大人有何看法?”
韓東和也出言問道:“你們之前,關於可拆卸火炮的使用情況如何,對攻城戰是否有幫助?”
李大友也回應道:“可拆卸火炮的使用距離,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攻打烏蘭巴托,完全是依靠穆彰對草原的了解,但這樣的情況,在八旗完全不可能發生。”
“而且可拆卸火炮的使用壽命也很短,經過上次的戰鬥,一些火炮已經出了問題,這些火炮一旦再次拆卸
,就沒辦法重新安裝,即使勉強安裝了,第二次使用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炸膛問題。”
這自然不是因為兵工廠生產質量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為了達到可拆卸和方便運輸的問題,這種火炮選擇的材料便是輕質的,炮管厚度本身就有所降低。
再加上拚裝、炮管經曆戰鬥的使用等問題,都會對材料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可以說這種火炮隻是一次性的,並不能反複使用。
朱由棷聽到眾人的討論,也明白了這種火炮的劣勢,想要打好攻城戰,還是得使用原先有些笨重的火炮,再加上炮兵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這種火炮的使用方法,這也算最省心的辦法。
韓東和也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這也是此次作戰的難點之一,我們和八旗的戰鬥,基本上不存在什麽奇襲的可能性,火炮的運輸也是必然花費時間的。”
“所以這次整場戰鬥的時間規劃,都比較籠統,各兵團之間也可以獨立戰鬥,當然我在前線也會及時調整。”
韓東和的這次安排,也是充分吸收了上次的教訓,將時間和大致的戰局,以及各種戰術擺出來,具體的發揮則看各兵團自己的發揮。
朱由棷也沒有什麽好的解決方案,一方麵他對火炮的工藝和改進完全不懂,另一方麵,在他的了解中,這種火炮本身就是這個噸位的重量。
實際上,後世的進步更多的,在於運輸能力的
進展,對於後世的卡車,即使是吉普車來說,幾噸的重量也不是什麽難事。
朱由棷也因此,越發得渴望對橡膠的獲取了,有了這種東西,才能生產出這種高效的運輸工具。
他看了看,因為此事煩惱不已的眾人,也出言安慰道:“時間這點可以放寬點,我明白其中的難點,但一年是我能忍耐的極限了,若是一年都拿不下八旗。”
“不僅幾個兵團,會受到軍規的處罰,你們這些樞密院的人,我也會給你們安排一個瀆職罪。”
朱由棷的話有些嚴厲,但大家都知道,陛下的決定已經很寬容了,若是這次也拿不下八旗,即使他們自己麵子上也說不過去。
韓東和也保證道:“陛下請放心,我安排的時間便是在秋收之前,消滅八旗的所有主力,占領那些城市,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之後,便如劉閣老所說的一樣,即使在八旗逃亡到雪域高原,隻要我們占領好了糧倉等地方,他們便隻有死路一條。”
商議好這些,眾人的心情也輕鬆很多,劉靜軒這才想起了,還有一件事沒說,他出言道:“陛下所說的,這是場事關大明所有人的戰鬥,我也因此很有感觸,我這裏還有一份全國各地富商們對此次軍費的支持名單。”
“我可以保證,這份名單上的人,絕對都是自願的,並沒有強行要求捐獻的情況。”
朱由棷也接過名單看了起來,當看到總
募捐額已經達到兩千萬銀兩的時候,他也是嚇了一跳,這樣的金額已經接近每年國債數據的一半以上,商人們明明可以選擇用這筆錢去獲利,但他們卻將錢捐獻了出來。
朱由棷也感歎道:“我就說嘛,打八旗是我們大明所有人的期望,既然如此,大家就放心去做吧,站在你們身後的不僅是我,還有大明的百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