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A+A-


    八旗與沙俄的戰爭,也因為大明的介入告一段落。
    而大明此時,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而經過了半年多的學習,第一批從荷蘭進修歸來的船工,也返回了大明。
    八級船工劉修傑,作為最優秀的一位學員,也得到了朱由棷的召見。
    “劉修傑,你在荷蘭的這段時間生活得如何,可有一些收獲?”
    朱由棷笑著問道:“朕聽說,你原本就是大沽口的八級船工,在荷蘭的學習中,也很刻苦,如今提前返回,是受到了宋大人的影響麽?”
    “正是,陛下。”
    劉修傑也回應道:“宋大人曾經說過,大明正是需要建造戰艦,應對海戰的關鍵時刻,需要一些人提前學會所有知識,提前返回,臣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進行學習的,臣在荷蘭這半年裏,不僅參觀了十幾家造船廠,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
    “那些荷蘭人所說的設計思路,我也大概有了明悟,如今回到大明,正是為了陛下建造新型的艦船。”
    劉修傑也拿出他曾繪製過的草圖,交給了朱由棷,並繼續說道:“荷蘭的這些艦船,根據作用的不同,分成了多種形式的戰艦。”
    “有組成艦隊的戰艦,正如我們大明如今的海軍戰艦,還有獨立出動的戰艦,則需要進行單獨的設計,另外還有輔助戰艦,專門負責後勤支援和儲存運輸,包括補給艦、救援艦、醫療艦船。”
    “其中補給艦,正是我們
    常備的運兵船這種類型的艦船,而救援艦,則是配備了專門維修艦船,以及各種材料的艦船,醫療艦顧名思義,是用來救援傷兵的。”
    朱由棷聽了劉修傑的話,也若有所思,不僅僅是海軍和艦船,任何軍隊的發展都是如此,從一開始的,各種後勤支援,補給為一體的形式,後麵則發展出了,主抓其中一部分的,專精的士兵隊伍。
    “陛下,臣也聽到了,幾位海軍司令的想法。”
    劉修傑接著說道:“他們希望培養海陸兩棲作戰的士兵,但臣覺得不必如此,隻要將艦船造得足夠大,足夠平穩,即使是陸戰士兵,也能在艦船上很好的生活。”
    “而這些艦船,也可以單獨設計出來,一旦有陸戰發生,就將他們運送到,需要作戰的地方。”
    “另外,科學院針對海戰也研究出了一些武器,我覺得可以專門建造一些,配有專門武器的艦船,比如魚雷艦。”
    朱由棷對劉修傑的想法,也很讚同,後世對於這種艦船,也有類似的劃分,根據裝載武器的不同,不僅有魚雷艦,還有應對水雷的掃雷艦等等。
    “好,看來你是真的學習到了不少。”
    朱由棷也讚揚道:“大明有你這樣的人才,也是我大明的福氣,既然如此,朕便專門為你們這些設計艦船的人員,建造一所設計院。”
    “你們的待遇標準,便按照科學院的標準來,希望你可以給朕帶來驚喜。
    ”
    “是,陛下。”
    劉修傑走後,朱由棷也好奇地前往了科學院。
    畢竟這段時間,他已經多次聽到了,關於科學院研究新式武器的事情,他也想看看,這些人究竟研究出了什麽。
    ......
    騎著新式機械車,朱由棷很快來到了新建的力學所旁,陳大年和王洪成兩人,依舊在鼓搗著他們的研究,並沒有發現朱由棷的到來。
    “別忙活了,向朕介紹介紹,你們的科研成果。”
    朱由棷接著說道:“連劉閣老都知道這一件事情,但朕倒還一直蒙在鼓裏,說說看,你們為海軍研究出了什麽新式的武器?”
    “陛下,我們最先研究的是遠距離火炮。”
    陳大年最先反應了過來,回答道:“在建造內燃機艦船的時候,那些火炮已經安裝在了鄭司令的艦船上,我們改進了其中的推進裝置,讓火炮的射程達到了二十公裏。”
    “不錯,不過這件事情朕倒是知道。”
    朱由棷接著問道:“還有呢?你們還研製出了什麽其他的武器?”
    “陛下,其實這都是來源於您的想法。”
    王洪成也停下了工作,回答道:“我們研製出了射程在五十公裏左右的魚雷,其中運用了宋大人發明出來的電池,作為推動裝置。”
    “不過這種魚雷,並不能改變方向和達到追蹤目標的效果,這些功能,我們還在研究之中。”
    “好,劉修傑正準備研製魚雷艦。”
    朱由棷提議道:“你們
    的這些新式武器,正可以和他們做些合作,建造出擁有專門功能的戰艦來。”
    “另外,最大的研究就是單人火炮了。”
    陳大年拿出一張設計圖,解釋道:“以往的火炮比較笨重,運輸和發射都需要幾個士兵協同來完成,而小型可拆卸火炮,雖然方便了運輸,但也犧牲了威力。”
    “我們此次研究出來的這種單人火炮,雖然射程很短,但是不用拆卸,一個人就能使用,而且並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士兵就能使用。”
    “這種武器,已經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實驗了,最大射程在一公裏,威力則與小型火炮不相上下。”
    陳大年也拿出了地圖,接著介紹道:“為了試驗這些武器,我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建造了專門的實驗地點,以後一些破壞型的大型武器,也會在這裏研究。”
    “好,你們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
    朱由棷讚歎道:“竟然連單兵火炮,都研製出來了,你們的科研能力,確實值得鼓勵,朕也給這個武器起個名字,就叫做火箭筒。”
    後世的火箭筒,原本是用來對付坦克的,直到二十世紀,才被研製出來,但這些科學院的人,竟然根據,火炮、小型可拆卸火炮的研究,進而研製出了火箭筒,讓朱由棷也大為吃驚。
    “你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做實驗的做法,也值得肯定。”
    朱由棷繼續說道:“今後,大明的戰爭在海外,武器從
    發明到投入使用,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大明也必須有這樣一個,試驗武器的地方。”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