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是轉型還是江郎才盡4K
字數:7267 加入書籤
木二今天的心情很好,因為《無名之輩》上映
在看過童關瘋狂係列的兩部電影後,現在的木二就是童關最忠實的粉
於是他買了《無名之輩》第一場的票,就為了第一時間看到童關的新
很快,電影開場,童關出現在了熒幕
木二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準備好好研讀一下這次童關的電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木二的眉頭不由皺了起
尤其是到了電影後半段,最後那二十分鍾的時候,木二的眉頭都快皺成川字型
他不停的在筆記本上塗塗畫
一直到電影散場,木二眉頭上的川字型依舊沒有消
最後,猶豫了一番,木二又買了一張電影票,打算再看一
“可能是我錯過了什”
他喃喃自語
然而第二遍看完,木二依舊是皺著眉頭走出的電影
回到家,木二看著自己手中的筆記,不由歎了口
整理了一下心情,木二坐在電腦前,緩緩打出這次的觀後
他為這次的觀後感寫了一個極其吸引人眼球的標
【是轉型?還是江郎才】
【熟悉我的粉絲都知道,我是童關的粉絲,對於他的電影,我一向是處於吹捧狀態,但這次,我要讓他失望
自從童關的《瘋狂的石頭》之後,現在的我看到這類型的電影都會下意識的跟童關的電影作比較,然後得出結別人拍的都是一坨狗起碼在今天之前是這樣,所以我之前才會說童關的時代到
可打臉來的太快,僅僅隻是半年多的時間,童關便用自己的最新電影狠狠打了我這個‘頭號粉絲’的
言歸正傳,這次的無名之輩依舊是多線敘在評價電影之前,我們要搞清楚,什麽是多線敘
多線敘事是一種極為討巧的結
其討巧之處在於讓觀眾切實地過了一把上帝的
當然,這還不止是“舉拳難打笑臉人”或“吃飽了不好意思罵廚子”的問題,其更大的陷阱還在後
多線敘事的本質是什麽?
是利用觀眾的“全知”與劇中人的“偏知”之間的落差來製造戲劇
影片中各條敘事線上的人物,都在各自的軌道上做著自認為正確的事當線與線產生交集時,往往會因為“信息不對稱”而產生意料之外的後
比如《瘋狂的石頭》裏廠長兒子謝小盟以假翡翠調包真翡翠,並將真翡翠送給女友菲菲,後道哥等人從菲菲那裏得到真翡翠,以為是假的,又自作聰明地再次使用調包計,用真翡翠換回了假翡
在整個過程中,劇中人渾然不知地做著蠢事,觀眾則以“旁觀者清”俯視著“當局者迷而俯視的結果是看見了冥冥之中的命
那命運,在《瘋狂的石頭》裏,是將真翡翠獎賞給了無心竊取且拚命守護它的
那麽呈現命運感的關鍵點是什麽呢?
是製造巧
而且巧合越離奇,命運感就越
於是這就隱含著一個悖論:明明對故事合理性傷害最大的“巧合”,在多線敘事電影中卻成為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技巧,使得看其他電影我們會稱之為“這也太巧了吧”的情節,在多線敘事電影中成了“這就是命運啊”的感
這種極易將“生硬的巧合”錯認為“巧妙”的傾向,是我所以警惕多線敘事的理
因此看這類電影,我會格外小心,避免被編劇帶節奏,忽略了故事的基本合理
說回《無名之輩
影片分為四條故事線,兩主兩
兩條主線分別是:馬先勇尋槍的線,眼鏡和大頭搶劫的
兩條副線分別是:高明和情婦的感情線,高翔和依依的青春
另外還有嘉祺、真真、波仔、劉五、王順財等粘合劑式的人物,將各條線彼此串聯起來,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物眾多、支線龐雜的大群
這四條故事線,支撐起同一個主題:一群小人物該如何“拿回”自己的尊
之所以用“拿回”一詞,因為尊嚴人人有隻不過對於小人物而言,尊嚴又是極易丟失的東西,需要拚盡力氣捍
就像片中的馬先勇撿到了一把槍,本以為能借此立功當上協警,不想槍被人調了包,他隻得再次踏上尋槍之
這把一丟再丟的“槍”,就象征著馬先勇亟待拿回的尊
這是一部典型的“主題先行”的影
主題先行有好也有不好,好處在於主題鮮明,有穿透力;壞處在於為了扣題,難免有生拉硬湊之
我們仔細審視一下這四條線就會發現,除去馬先勇的線較為豐滿,其餘的線都是比較單薄它很像一麵“一粗三細”四條腿的桌子,共同托起名為“尊嚴”的桌麵,但究竟承重力如何,在於觀察的角
單看馬先勇這個角色,在隊長的慶功宴上,或許是因為終於通過了公務員考試而狂喜,或許是為討好隊長而賣力表演,老馬喝得酩酊大醉,後酒駕出了車禍,造成了妻子的死和妹妹的終生殘
此後的老馬一蹶不振,他要麵對女兒的冷眼和妹妹的恨,在負罪中活下
因此尋槍對於他來說,就不隻是一次自我實現,更是要在殘破的生活裏證明自己可以重新擔當起父親和哥哥的角
可想而知,在馬先勇的身上,尊嚴是何等的重
影片最動人的一場戲,當屬馬先勇與妹妹馬嘉祺的隔門對
老馬並不知道妹妹是在向他告別,他聽到妹妹說的知心話感覺很不舒服,因為在他心裏,他一天也沒有原諒過自己,所以他隻有聽到妹妹像往常一樣罵他,才感到安
而當他轉身離開,去赴最後一場舍命之約時,妹妹的一句“我不怪他了”,將所有怨恨歸於釋
可他們誰也不知道,門內門外隔開的,竟是兩場生
最終,馬先勇替女兒擋了槍,並用那把假槍,機智地繳獲了劫匪的真
影片中出現的三把槍在馬先勇身上形成了完整的閉環,而他也終於為自己尋回了真的尊
應該說,馬先勇的這條敘事線是最完整也最豐滿
由此我們再去看另外三條線,就顯得過於粗糙
這也是多線敘事結構很容易遮蔽的又一問題:通過交叉敘事來延宕某一支線原本單薄的劇情,使之看起來豐
存在感最低的是高明和情婦的那條線,基本講了一個地產開發商包二奶、欠錢跑路又良心發現的故
姑且不論地產開發商是否能用“無名之輩”來命名,就說整個故事線,其實並沒有太多實質性內支線開始時,高明已在回城的路上了,支線結束,回到西山大橋與其他支線匯
沒有起因和轉變,隻有結而毫無細節支撐的一意孤行,近乎於強行洗
再說高翔和依依的青春線,基本就是一條輔助高翔的行為是為了捍衛父親高明的尊嚴,依依的行為也是配合父親馬先勇而進行的反叛與和
至於從高翔扯出來的兄弟情,看似熱血,但是偏題了,成為了一種煽情的變奏,有效卻不高
最後我們看看眼鏡和嘉祺的情感,這也是略微打動了我的一條
其實在這條線裏,導演童關處理得相對更為從容,因為它更像是一出小小的舞台情節基本發生在同一空間,有綁架的緊張感、有搞笑、有愛情,再加上三位演員的出色演繹,這麽說吧,如果把它放在話劇的舞台上,會是一幕很不錯的由表演驅動的小話
可惜放在電影裏,表演的性質被抽離,作為現實戲劇來看,無論是演員狀態還是劇情走向,都略顯浮
特別是眼鏡和嘉祺的感情戲,發生在如此倉促的相遇裏,如果僅僅停留在對彼此生存境遇的理解上,是更為妥帖的,邁向愛情的步伐就顯得過大
那為什麽以上的種種倉促,是不易察覺的呢?
很簡單,因為這短短的幾個小時的故事,被交叉剪輯進了一個複雜的結構裏,倉促感被攤薄了,情緒轉折也就不那麽突兀
如果拋開其他支線,單看這條線,你就能清晰地看見它的問題所
對於其他兩條不夠豐滿的線來說,也同樣如
最終,所有的線歸結於西山大橋的那次大匯
你還是可以細看看,這樣的匯合中有多少巧合是牽強比如波仔為什麽會去?以至於警方為什麽會斷定要在那裏拿人?再比如最後眼鏡和大頭為什麽要上救護車?難道不該跑路嗎?
相比起之前的瘋狂係列,這次的《無名之輩》明顯給我一種新手上路的感
到底是童關導演打算轉型,所以在這部劇裏融合的過多的元素,還是他已經江郎才盡,無法拍出更完美的作品?
可如果要轉型,那他打算轉型拍什麽?
眼鏡跟馬嘉祺的愛情嗎?】
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言語後,木二將這篇觀後感發在了豆瓣
《無名之輩》作為童關暑假期間的又一力作,自然是飽受關
而木二又是童關的頭號粉絲,在豆瓣上吸了不少
他這篇觀後感剛出,立馬引起了不少觀眾的認
“我之前在電影院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感覺這次的故事不夠精彩,但又說不上哪裏不對勁,木二的話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裏”
“我也是,對比起瘋狂係列,無名之輩真的有一種明顯的薄弱感跟拚接感,真不知道童關是想轉型還是江郎才”
“我倒是有個小道消息,據說童關下半年跟劉一菲有一部青春片,可能他真的打算拍愛情”
“好家夥,有童關的地方就有劉一菲是吧?”
“如果下半年童關真的跟劉一菲拍愛情片了,那我就原諒他這次的練手”
“有一說一,雖然這部電影不如童關之前的瘋狂係列,但看的話也是能看的,起碼還是有不少笑點的,隻不過童關之前給人的期待太大了,難免有些失”
“童關在暑假期間放出這部電影無疑是聰明的選擇,這部電影的缺點雖然不少,但單純的作為喜劇片來看還是可以的,隻是有些經不起推敲,希望童關下一部電影不要繼續讓我們這樣失望了”
“.........”
木二的觀後感童關自然是看見
畢竟,這可是自己在豆瓣的粉絲頭
曾經說過自己的時代到來這種吹捧到極致的
當看完木二的長篇大論,童關忍不住砸吧了一下
“這年頭還是有能人的”
其實童關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就看出了這部電影的問
可他也沒什麽辦
他本身擅長的就不是這個類型的片子,如果強行更改,說不定還不如原版的效果
所以幹脆擺爛,直接照
本以為憑借瘋狂係列,可以將觀眾給忽悠過
沒想到隻是上映第一天,就被人發現了他的小九
但好在,之前童關給人的瘋狂係列實在是太優
所以觀眾寧願是懷疑他轉型,也沒有覺得他在擺
剛好童關下半年跟劉一菲要拍攝新電影,所以童關直接讓公司的宣傳部趁勢宣傳了起
將下半年他要跟劉一菲拍愛情片的事情宣傳了出
得到‘童話傳媒’的官方認證,那些原本覺得童關讓人失望的觀眾不由再次期待了起
“原來是練手啊,那倒是可以理解”
“既然是練手,那我原諒你了,這次就當是純粹的喜劇片看”
“雖然有些倉促,但也能看,希望下次不要讓我們繼續失望”
“其實有點失望,我還以為以後能繼續看到‘瘋狂係列’那樣完美的作品”
“起點太高了,導致現在童關稍微失誤一點我就有點接受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