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城防之戰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榮國公沉聲對眾人說:“俞大猷和海瑞雖然強硬,但咱們也不是孤立無援。朝廷內部同樣有人反對商會改革。
    他們或是擔心利益受損,或是憂慮新政實施可能帶來的動蕩。我們應當聯絡這些同道中人,形成一股足以抗衡的力量。”
    他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勳貴,語重心長地繼續道:“此外,各地勳貴也需聯動起來,共同向朝廷施壓。
    我們不僅要揭露商會改革可能帶來的隱患,更要凸顯出我等勳貴對於國家安定繁榮的重要作用。畢竟,沒有我們維護地方治安、穩定邊疆,哪來的大明安寧?”
    一名勳貴附議道:“不錯,我們可以借助各地影響力,發動百姓對新政產生疑慮,強調維持舊製才是保全大明江山社稷的根本。
    同時,榮國公您與京城的諸多勢力皆有深厚交情,應盡快尋求支持,共商對策。”
    另一位勳貴則提醒道:“但也不能忽視朝中支持改革的一派力量,尤其是陛下身邊的那些重臣,他們對新政推行的決心不容小覷。
    我們必須謹慎行事,避免引起他們的警覺,導致事態惡化。”
    榮國公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諸位所言極是,如今局勢錯綜複雜,我們既要堅決捍衛自身權益,又要避免陷入被動。
    各路行動務必周密策劃,分頭進行,彼此之間密切配合,以期在這場變革風暴中穩住陣腳,甚至尋得轉機。”
    ...
    與此同時,應天府城牆,
    “諸位,改革之勢已到,吾等必要拚盡全力,守衛應天安全!”
    看著自己麵前雄赳赳地戰士們,俞大猷大聲喊道。
    “諸位將士,你們都是大明的鐵血男兒,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守護這一座應天府,更是要守護新政的推行,守護國家的進步與繁榮。
    榮國公一夥人企圖阻止商會改革,實則是阻礙大明的發展,破壞百姓的福祉!”
    俞大猷緊握手中長劍,劍尖直指天空,他的目光堅定而決絕,“他們所維護的不是大明的安寧,而是特權階層的利益,是舊有的腐敗和不公!
    我們必須堅守陣地,嚴防任何可能的動亂,確保新政得以順利實施。”
    在場的士兵們聽聞此言,無不熱血沸騰,紛紛高舉手中的武器,齊聲回應:“願隨將軍一同守衛應天,堅決擁護商會改革,為大明的明天而戰!”
    另一邊,海瑞亦站在城牆之上,他麵色肅穆地對眾位官員發表講話:
    “我等官員,應當以身作則,公正無私,推動國家進步!
    商會改革旨在消除弊端,促進公平正義,我們不僅要防禦外敵入侵,更要清除內部蛀蟲。
    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共同進退,就沒有什麽困難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隨著兩位重臣的一番慷慨陳詞,應天府的軍民士氣高漲。
    ...
    在城門完全關閉之前,榮國公一行人借著夜色的掩護,都已經逃出城了,
    “諸位,按照咱們之前已經商量好的,都各自去自己的地盤搬救兵!”
    看著跟著自己地數十位勳貴,榮國公滿意的點了點頭,高聲呼道。
    “我等此行,不僅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更是為了向朝廷表明我們勳貴階層對於國家治理的獨特見解!
    商會改革若是草率實施,將會動搖大明的根本,危及社稷安寧。各地的同僚們,你們必須盡快行動起來,集結所有可用的力量,形成一股強大的後盾。”
    榮國公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我們要讓朝廷明白,大明的穩定並非僅靠新政就能實現,我們需要的是平衡各方利益,兼顧新舊製度的平穩過渡。
    隻要我們的行動迅速、有序且有力,就有可能在局勢未定之時占據主動。”
    眾勳貴聽罷,紛紛領命而去,各自策馬疾馳,趕往自己的封地和影響力所及之處,開始緊鑼密鼓地聯絡同道中人,準備調集兵馬,以期在關鍵時刻能夠對朝廷施加壓力,甚至不惜一戰。
    ...
    京城,
    “陛下,據錦衣衛調查,九成應天勳貴都已離開祖地,正前往各地,似乎是要聯係全國各地勳貴謀求不軌之事。”
    劉守有快步走進皇宮,對著坐在龍椅之上的朱翊鈞說道。
    朱翊鈞聽聞此消息,臉色微變,他沉吟片刻後,嚴肅地對劉守有說,
    “朕明白了。此事關係重大,務必嚴密監視各地動向,一旦發現他們有任何不軌之舉,立即上報,朕要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沉思片刻,他接著下令道:“傳朕旨意,命各地督撫嚴防地方勳貴串聯作亂,同時全力支持俞大猷與海瑞在應天府推行商會改革,對於任何阻撓新政實施的行為,皆可依法嚴懲,絕不姑息!無論違法之人祖上是誰!”
    “是!”
    劉守有立刻領命而去。
    “陛下,臣為此次商會改革總結出了幾條辦法,還望能給陛下帶來一些幫助。”
    就在劉守有出宮之時,許久未見的張居正總算是願意單獨來見朱翊鈞了。
    “哦?張師,有何意見,不妨說說看?”
    朱翊鈞的態度還是和之前一樣,還是衝著張居正叫著張師。
    聞言,張居正顯然是麵色微動,但僅僅是片刻,他的神色就恢複了過來。
    張居正緩步上前,恭敬地向朱翊鈞呈上了一份詳盡的策略奏疏。他言道:“陛下,臣認為,在當前局勢下,有幾點至關重要:
    其一,朝廷需進一步明確商會改革的目的和利益共享機製,讓朝野上下明白,新政旨在推動國家整體經濟繁榮,而非剝奪某一群體的利益。
    應當強調,改革後的商稅收入將用於加強邊防、改善民生以及培養更多有益於國家的人才。
    其二,對於各地勳貴的串聯行為,既要采取強硬手段予以阻止,也要適時展開對話,尋求妥協之道。可設置專門機構,邀請各方代表共同商議改革細節,力求達成共識,化解潛在衝突。
    其三,借助此次商會改革,強化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可通過調整稅收製度、官職任免等方式,逐步打破地方割據局麵,確保政令暢通,全國一體。
    其四,務必嚴懲任何違抗朝廷法紀、煽動叛亂之人,但同時對主動順應改革、積極轉型的地方勳貴給予適當獎勵與扶持,以此分化敵對陣營,瓦解其團結力。”
    朱翊鈞聽後,頻頻點頭,深感張居正所提之策極具針對性。他深知此時大明王朝正處於曆史的關鍵節點,如何妥善處理這場改革風暴,直接關乎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與未來發展。
    “張師之言,字字珠璣,朕定當慎重考慮,並迅速付諸實施。”朱翊鈞沉聲回應,“傳朕旨意,即刻召開朝會,就此事進行全麵研討,務求盡快製定出一套既能推行改革,又能穩定大局的實施方案。”
    “張師,此事的中央決策權朕就交給你了!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聽著朱翊鈞如此說道,張居正顯然是愣了一下,但也就片刻之後立刻行禮,“臣接旨!”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