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宗教之事

字數:4137   加入書籤

A+A-


    “那現在除了通商錢莊等大規模錢莊,國內還有什麽大規模的借錢之地?”
    回去的路上,朱翊鈞一邊享受著張月明的膝枕一邊問道。
    “除了錢莊,那剩下最多的自然就是寺院了,他們不但錢多,利率也是高到離譜,最低都是九出十三歸!”
    “哦?即便這麽高,還是有人借?”
    朱翊鈞一聽也是來了興趣。
    “陛下,這都是你爺爺們的功勞啊,現在的大明寺院根本就不像是宗教之地,他們所擁有的錢甚至比一部分錢莊的錢都要多!”
    “寺院這種東西不是應該隻是修心養性的地方嗎?怎麽現在搞得跟錢莊一樣?”
    朱翊鈞也是疑惑了,在他的印象中,寺院都是青燈古佛,怎麽可能會有這麽多錢?
    “唉,說來話長,這些也都是你祖爺爺朱棣的鍋!為了支持朝廷,到處都有他老人家借錢的身影。
    一開始百姓們也不樂意借錢,但是架不住他老人家手握重兵,再加上一些貪官汙吏的助攻,百姓們隻能把錢存到寺院去!”
    “寺院有了錢之後,自然不可能隻是單純地修心養性了,他們也需要錢來維持日常的開銷和運營,所以就開始對外放貸了。
    一開始他們還隻是針對那些有錢的地主和商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都開始向寺院借錢。
    因為寺院的利息雖然高,但是他們不像錢莊那樣需要抵押物,而且借款期限也比較長,對於很多百姓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
    但是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因為借款而家破人亡,畢竟那麽高的利息,不是誰都能還得起的。
    所以現在朝廷也是默認了這個現象,沒有怎麽管過寺院的金融業務。”
    張月明娓娓道來。
    “寺院竟然能借出這麽多錢?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朱翊鈞也被張月明說的這些給嚇到了。
    “是啊,陛下,如今大明的金融市場實在是太混亂了,除了錢莊和寺院,還有一些其他的放貸機構和私人借貸。
    這些機構和個人的利息更高,而且也沒有什麽監管和法律約束,導致了很多百姓深受其害。
    陛下,臣妾認為大明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完善的金融監管體係和法律製度,以保證百姓的利益和市場的穩定。”
    張月明認真地說道。
    朱翊鈞聽後,深以為然,“如今看來,即便太祖皇帝下令宗教不得幹政,但卻沒有真正的執行啊!”
    朱翊鈞感歎道。
    “陛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自從太祖皇帝下令寺院要自給自足後,那些寺院就開始涉及商業活動,比如放貸、典當等。
    由於寺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較高,加上他們所從事的商業活動利潤豐厚,所以寺院的財富不斷增加,成為了大明的一大財主。
    雖然太祖皇帝下令寺院不得幹政,但是寺院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卻是無法忽視的。
    如今的大明,除了通商錢莊等大規模金融機構外,寺院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馮保!去普化寺,朕要看看咱們大明的寺廟都是幹什麽的!”
    思來想去,無論怎麽說,都不如去實地瞧瞧。
    普化寺坐落在京城的北郊,遠離了市區的喧囂,環境幽靜。
    當朱翊鈞一行人到達普化寺時,隻見寺廟門前車水馬龍,來往的人絡繹不絕。
    瞧著這些人截然不同的衣裳,朱翊鈞有些驚訝,“這普化寺看來名氣不小啊,竟然有這麽多人來拜訪。”
    馮保笑著解釋道:“陛下,這普化寺的住持智遠禪師是大明有名的得道高僧,每日都要給平民講經,故而百姓敬仰,再加上今日是普化寺一年一度的驅魔大會,故紛紛前來拜訪。”
    朱翊鈞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正當朱翊鈞準備步入寺門,一位身著袈裟、麵容和藹的僧人迎麵走來,正是智遠禪師。他雙手合十,向朱翊鈞行禮道:“阿彌陀佛,不知陛下駕臨敝寺,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見已經被認出了,朱翊鈞見山地詢問:“禪師,朕聽聞如今各寺院不僅擁有豐厚錢財,還從事借貸業務,利息甚至高至九出十三歸,此事可是屬實?”
    智遠禪師微微一愣,隨後坦然答道:“陛下所言不虛,自永樂年間起,為求生存與自給自足,我等僧眾不得不涉足商業經營,借貸隻是其中一項。
    然而,我等亦深知此業之弊端,故在放貸之時,力求公正合理,對貧苦百姓多施援手,盡量減輕其負擔。”
    朱翊鈞略有所思,又問:“如此看來,寺院確已成為大明經濟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朕憂慮的是,若無有效監管,恐會滋生諸多社會問題,百姓受困於高利貸者將何以安生?”
    智遠禪師歎道:“陛下聖慮深遠,實乃黎民之福,但對於平民來說,倘若遇到急事,我們寺廟就是他們唯一的活路了,我們把利息定得高,也是為了百姓們啊,
    如此一來,除非發生了他們無法承受的事,他們也就不會輕易來借錢了,這不正是普渡眾生嗎?”
    智遠一臉的慈悲樣,似乎在他的心中這真的是為了百姓一般。
    “哦?那依照禪師所說,你們放高利貸,還是為了大明的安定不成?”
    朱翊鈞此時瞪大了雙眼,死死的盯著侃侃而談的智遠禪師。
    智遠禪師合十回應:“陛下明鑒,貧僧並非為放高利貸而辯解。
    然世間萬象,各有因緣。寺院長久以來,依靠信眾布施與自身經營維係日常開支與修繕佛塔殿堂,借貸業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百姓燃眉之急。
    然而,其中的利益糾葛與矛盾衝突,貧僧亦深感憂慮。”
    他接著說:“我等僧侶雖身處紅塵之外,卻難離人間疾苦。
    貧僧以為,寺院應當回歸清修本源,減少經濟活動的介入。至於借貸業務,的確需要朝廷出麵,設立公正、合理的金融製度,規範民間借貸行為,保障黎民百姓不受剝削之苦。如此一來,既能維護佛法尊嚴,又能確保社會安定和諧。”
    朱翊鈞聽完,心底的憤怒之意這才小了不少,“禪師,你們可有強行借款,搶占田地,幹涉婚喪之事出現?”
    智遠禪師聽聞此問,麵色更加莊重,他沉吟片刻後回答:“陛下,貧僧可以坦誠相告,我普化寺以及貧僧所知的諸多正道寺院,皆以佛法為本,雖涉足借貸,但絕無強行借款、搶占田地、幹涉婚喪等違背佛理之事。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大明各地確實存在一些寺廟行為失當,這正是貧僧之前所言,缺乏有效監管之下,容易滋生的問題。”
    “好,智遠,朕記住你了!”
    最後在看了一眼麵前這個金碧輝煌的寺廟,朱翊鈞頭也不回的轉身離開。
    “阿彌陀佛。”
    寺院門前,隻剩下了智遠一個人的喃喃自語之聲。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