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人頭稅改革

字數:4652   加入書籤

A+A-


    輝煌萬曆我在大明搞改革!
    朱翊鈞的身形迅速消失在原地,下一刻,他已經站在了應天的皇宮之中。
    走進熟悉的皇宮,感受著這裏的每一磚每一瓦,朱翊鈞心中充滿了踏實和安寧。
    “陛下!”
    看到朱翊鈞出現,皇宮內的侍衛們紛紛行禮,即便朱翊鈞突然到來,也沒有一人露出了心虛的表情。
    朱翊鈞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直接前往了秘書部。
    走進秘書部,朱翊鈞看到了忙碌的官員們。此地之人大都是當初從數院走出的學子,此時看到,還是有些感動。
    他們雖都是綠袍,但衣服鮮亮,皮膚有油水,顯然日常過得不錯;但這並非是他們貪汙,反而是朱翊鈞給足了待遇,一月的俸祿足足有三十兩在,足夠他們過的很不錯了。
    “陛下!”
    看到朱翊鈞的到來,秘書部的官員們紛紛起身行禮。
    “行了,都坐下吧。”
    朱翊鈞揮手示意他們免禮,然後走到了一張桌案前坐下。他拿起一份文書,開始仔細地閱讀起來。
    “陛下,關於農業發展的政策,我們已經初步擬定了一些方案,請過目。”
    一位官員上前,將一份厚厚的文書遞給了朱翊鈞。
    “當前,我國實行的人頭稅製度在征收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如稅負不公、征收難度大等問題。為了優化稅收結構,提高稅收征管效率,促進社會公平和經濟發展,本方案提出將人頭稅改革為地稅。
    改革方案如下
    1廢除人頭稅製度全麵廢除現行的人頭稅製度,停止對個人的直接人頭稅征收。
    2實施地稅製度建立地稅製度,以土地為基礎進行稅收征收。地稅將根據土地麵積、土地質量、土地利用情況等因素進行差異化征收。
    3完善稅收征管機製建立健全地稅征收管理製度,確保稅收征管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加強稅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設,提高稅收征管的科技含量。
    “那實施步驟呢?如此大規模的改革,你應該知道有多困難吧?”
    再上一世,人頭稅改革可是直到清嘉慶年間才開始的;倘若現在就開始實施,那足足早了兩百年!
    “陛下,都在這裏!”
    看朱翊鈞有考校之意,那官員趕忙將早已寫好的方案交了出來。
    首先,我們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改革工作,確保改革方案的順利實施。這個領導小組的成員,需要包括稅務、財政、農業等部門的專家,他們能夠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為改革有力的支持和建議。”
    “接下來,我們要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改革中來,確保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還有,我們要加強宣傳工作,讓廣大百姓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意義。”
    “最後,我們要製定詳細的實施步驟和時間表,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我們要確保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有力。”
    朱翊鈞接過方案,細細閱讀起來。他的目光在字句間遊走,時而點頭,時而沉思,顯然對這個方案頗為重視。
    “不錯,考慮得相當周全。”朱翊鈞讚許道,“從廢除人頭稅到實施地稅,再到完善稅收征管機製,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明了,既有理論支持,也有實際操作方案。”
    官員聞言,心中不禁一陣激動。能得到朱翊鈞的親自誇讚,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陛下,此方案若能順利實施,將極大促進我朝稅收公平性和征管效率,對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官員補充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深知稅收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一個合理的稅收製度,不僅能夠為國家穩定的財政收入,還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和經濟發展。
    “既然方案已經成熟,那就開始著手實施吧。”朱翊鈞果斷地說道,“不過,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平衡各方利益,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是!”
    “那好,今日你就隨朕進京吧,先到文淵閣中當個助手,方案先交給張師去實施,如何?”
    朱翊鈞此話中的考校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官員聞言,心中既激動又緊張。能被陛下親自點名進京,並在文淵閣中擔任助手,這無疑是對他能力和才幹的極大肯定。但同時,他也深知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需要他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望。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回答道“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臣定會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稅收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翊鈞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喜歡這個官員的自信和決心,也相信他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很好,你便隨朕一起進京吧。”朱翊鈞微笑著說道,“記住,改革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隻要我們有決心、有勇氣、有智慧,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我們的目標。”
    “你叫什麽?”
    “臣,名叫趙寧。”那官員恭敬地回答道。
    朱翊鈞微微點頭,將這個名字記在了心中。
    “微臣叩見陛下!”
    此刻,應天府伊也來到了乾清宮中,滿頭大汗,顯然是一路跑過來的。
    “愛卿平身吧。”朱翊鈞溫和地抬手示意,他的目光在應天府伊的臉上掠過,注意到對方臉上的緊張和汗水。
    “謝陛下。”應天府伊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抬頭看向朱翊鈞,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陛下此次突然駕臨應天,必有要事。
    “朕此次前來,是想了解一下應天府的治理情況。”朱翊鈞開門見山地說道,“聽聞愛卿在府中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朕心甚慰。”
    應天府尹聞言,心中一喜,連忙謙遜地回答道“陛下謬讚了,臣隻是盡忠職守,為百姓做些實事而已。”
    “嗯,謙虛是好的。”朱翊鈞點了點頭,話鋒一轉,“不過,朕也聽說了一些關於應天府的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的稅收征收不夠公平,有些官員存在貪汙腐敗的現象。這些問題,愛卿可有了解?”
    應天府尹一聽此言,心中頓時一緊。他深知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也一直在努力整治,但想要徹底根除卻非易事。
    他深吸一口氣,如實回答道“陛下明察秋毫,臣確實了解這些情況。臣一直在努力加強治理,加大對貪汙腐敗的打擊力度,以期能夠改善這些問題。”
    “朕知道你的難處。”朱翊鈞語氣溫和地說道,“治理一方並非易事,朕此次前來,也是希望能夠為你一些幫助和支持。”
    應天府伊聞言,感激涕零,連忙跪下叩首道“臣多謝陛下厚愛!”
    朱翊鈞揮手示意他起身,繼續說道“愛卿,應天乃是大明祖地,更是朕欽點的改革第一城,朕知道愛卿身上的重擔;此後不用顧及世家,要是出事了,朕替你頂著!”
    說著,朱翊鈞揮筆寫下四個大字紘骨之臣!
    並親手遞給了應天府伊。
    應天府伊接過字幅,隻覺得那四個字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
    “陛下,臣定不負陛下所望,竭盡所能,將應天府治理得井井有條,為百姓謀福祉,為陛下分憂解難!”應天府伊激動地說道,聲音有些顫抖。
    朱翊鈞見狀,微笑著點了點頭。
    “好,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得很好。”朱翊鈞鼓勵道,“記住,改革之路雖然艱難,但朕在你身前,有什麽想做的,盡管去做!。”
    應天府尹鄭重地點了點頭,將字幅小心翼翼地收起。
    “愛卿,你辛苦了。”朱翊鈞溫聲說道,“回去好好休息吧,明日還要繼續忙碌呢。”
    應天府尹聞言,心中一陣溫暖。恭敬地行了一禮,退出了乾清宮。
    看著這個和京城極為相似的宮殿,朱翊鈞歎息一聲,帶著趙寧就回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