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英吉利的振顫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輝煌萬曆:我在大明搞改革 !
    夜,回想起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富吉力提筆寫下,“偉大的女王,大明之行,收獲頗豐。今日之水軍演練,聲勢浩大,令人震撼。大明之強大,實非我等所能想象。
    其水軍之威力,足以令任何敵國膽寒。我深感大明之強盛,非偶然所得,乃是其深厚之文化底蘊、先進之科技力量、嚴謹之治國理念共同鑄就。
    阿裏兄與我同行,亦對此行讚不絕口。他認為大明之強大,源自其對待學問之謙遜態度,對待民生之深深關懷,以及對待外來文化之兼容並蓄,我深以為然。
    此行雖短暫,但已讓我深受啟發。我認識到,要使我國強大,必須學習大明之先進文化和科技,結合本國實際進行改良和創新。
    此外,我還發現大明對待外來使臣之友好態度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願意與我們分享其先進文化和技術,這體現了他們開放包容的胸懷。我想,這正是大國應有的風範。
    女王陛下,臣將不辱使命,將在大明所學所見帶回本國,王女王恩準!
    另,臣望殿下萬萬不要與大明為敵,世界之大,容得下啊大明與英吉利共同發展!
    願女王的榮光加護於我!”
    寫完信後,富吉力深吸一口氣,召來一隻和平鴿,將信綁上之後放走。看著立刻就要遠去的和平鴿,富吉力這才鬆了口氣。
    ...
    深夜,乾清宮,
    “陛下,富吉力想要發走的信。”
    在京城的範圍內,隻要朱翊鈞想,沒有任何東西能在他眼皮底下溜出去。
    朱翊鈞接過信,展開掃了一眼,隨後放在一旁,道:“朕知道他想做什麽,無非就是想回去之後,將這裏的情況告知他的女王,讓英吉利與大明和平共處,不要與大明為敵。”
    鄭林聽後,微微點頭:“陛下聖明,臣等佩服。”
    朱翊鈞笑了笑,道:“其實,英吉利國與我國並無恩怨,隻要他們不觸犯我國的利益,朕自然也不會為難他們。富吉力此行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鞏固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這是好事。”
    鄭林聽後,心中暗自讚歎。
    “陛下,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英吉利的使臣?”
    鄭林問道。
    朱翊鈞沉吟片刻,道:“朕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加強與英吉利的交流,讓他們了解大明的文化和科技。此後,我們夜不妨派出忠誠的臣子前去英吉利,確保大明永遠先進”
    鄭林聽後,心中一片敬佩。
    於是,他恭敬地拱手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等定當遵旨行事。”
    朱翊鈞微微一笑,道:“好了,愛卿去吧。朕會安排禮部與他們接洽,準備一份詳盡的交流計劃。
    同時,朕也希望能在教育領域開展合作,共同培養兩國青年才俊,增進彼此了解。”
    鄭林領命退下。
    ...
    第二日一早,
    “諸位,陛下特赦,給你們三日時間用來自由活動,這是三十兩白銀,諸位還請盡情享受。”
    看著一群人高興的模樣,鄭林笑笑沒有多說什麽。
    ...
    早朝,
    “鄧治保,在弗朗基感覺如何?可有泰西人對你們出手?”
    今日恰好就是大明在弗朗基的使臣回國述職的日子,在過去的一年間,大明在弗朗基駐軍人數過千,利潤更是達到了數十萬兩白銀!
    鄧治保=站了出來,拱手向朱翊鈞稟報:“回陛下,我等在弗朗基一年間,雖偶有與泰西諸國的摩擦,但均能通過外交手段妥善解決。
    大明軍隊嚴於律己,展現出了大國之風範,贏得了當地人民及各國使節的尊重。同時,我們在商業上的成功也引起了泰西諸國的關注。
    尤其是奧斯曼帝國,通過西亞的貨物總會遭到的他們無理的要求...但這個國家軍事十分強盛,即便是我們也無法與他們在陸地上抗衡。”
    朱翊鈞聽後微微點頭,“朕的諸位愛卿,有什麽看法都不妨說說吧。”
    張居正拱手道:“陛下,奧斯曼帝國既然在陸地上強盛,那我們不妨在海上加以製衡。大明海軍如今已是世界最強,應派遣一支艦隊前往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形成海上對峙。”
    朱翊鈞聽後陷入沉思,片刻後道:“張先生的提議很有道理。奧斯曼帝國若想在海上與我大明對抗,定會損失慘重。
    不過,朕認為還需謹慎行事。奧斯曼帝國畢竟在陸地上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我們與其距離太遠,我們不可輕易挑釁。”
    鄭林補充道:“陛下,臣認為在加強海軍力量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與弗朗基、荷蘭等國加強合作,共同抵製奧斯曼帝國的擴張。”
    朱翊鈞點頭表示讚同:“鄭林所言極是。如此一來,吾等才能真的將奧斯曼壓製住”
    隨後,朱翊鈞看向鄧治保,道:“鄧治保,朕命你繼續關注弗朗基的情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若奧斯曼帝國在海上有所動作,務必第一時間稟報朕。”
    鄧治保恭敬地拱手道:“臣遵旨。”
    ...
    三日的時間一晃而過,
    英吉利的使臣們在大明的所見所聞讓他們震撼不已。從皇宮的富麗堂皇,到學府的博大精深,再到工坊的精湛技藝,無不體現出大明的強盛與繁榮。
    富吉力看著手中的白銀,心中感慨萬千;經過這一周,他已經徹底放棄了攻打大明的想法;相反對大明的文化十足的癡迷。
    第二日一早,富吉力便帶著使團離開了京城。
    ...
    禦書房,
    “陛下,臣欲要擴充內閣,不知陛下作何想法?”
    聽著張居正的話,朱翊鈞顯然是愣了一下,“張師,內閣之事非比尋常,不知張師想將何人納入內閣?”
    張居正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心中已有三人選。一是戶部尚書王國光,此人理財有道,乃國之棟梁;二是兵部侍郎方逢時,此人熟悉兵事,曾參與平定播州之役,有勇有謀;三是禮部侍郎申時行,此人溫文爾雅,善於協調各方關係。”
    朱翊鈞聽後陷入沉思,片刻後道:“張師所薦之人皆是朝中翹楚,朕自當信任。便依張師所言,將這三人納入內閣,共同輔佐朕治理天下。”
    張居正聽後大喜,拱手道:“陛下英明,臣等必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共創大明盛世。”
    ...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奧斯曼帝國,皇帝蘇丹塞利姆二世也聽聞了大明的強盛。
    “夫拉利,你的意思是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實力與我們不相上下的強大帝國?”
    蘇丹塞利姆二世看著眼前的紅衣主教夫拉利,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夫拉利恭敬地回答道:“是的,陛下。這個名為大明的帝國擁有龐大的領土和人口,其軍隊實力強大,科技文化也十分先進。更重要的是,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
    如今他們已經在西班牙留下了數千士兵,我們不得不防啊!”
    蘇丹塞利姆二世皺起了眉頭,“這個大明帝國是否會成為我們未來的勁敵?”
    夫拉利沉思片刻後回答道:“陛下,大明帝國雖然強大,但與我們奧斯曼帝國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遠。隻要我們穩固在歐洲和西亞的統治地位,與大明帝國保持友好關係即可。”
    蘇丹塞利姆二世聽後點了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傳令下去,讓海軍加強巡邏力度,嚴密關注大明帝國的動態。”
    夫拉利領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