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同鄉同鄉

字數:2375   加入書籤

A+A-




    第362章同鄉同鄉

    是同鄉。

    準確來說,是共過患難的同鄉。

    她那一閃而過,卻怎麽都沒有想明白的關鍵之處就在這裏。

    汴京城裏的嶽州人不止有她一個,扈大娘子為何待她格外親切送她酒釀喝?是因為顧右年曾經在災年對嶽州百姓行過善事。

    之前她同韓時宴一直都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那個幕後之人有心謀逆,所以盜取稅銀行刺官家,見如今事情敗露,便有一個殺一個直接滅口。

    他的確是下手滅口,可真正可以斷定為被人謀殺的人其實隻有齊王同袁惑。

    夏知縣是因為貪腐被參後判了死刑,李京哲是死在了流放的途中,江潯則是趕在馬紅英去調查他之前病死了。

    江潯死的時間太過巧合,再加上這人行事作風狠厲,他們便先入為主的認為江潯的死是滅口。

    可如果這些人的死亡都不是滅口呢?

    江潯在稅銀案之後就鬱鬱寡歡,他明顯又愧疚又矛盾。

    行事上同韓敬彥一樣的癲,他一方麵像個聖人一樣,不求功名利祿不求升官發財,為了幕後之人甘願做出盜稅銀的事情來;

    一方麵卻又偷偷的留下了那錠可以作為證據的金子。

    幕後之人明顯是不知道有這錠金子的,不然的話就輪不到馬紅英去搜刮,一早就被拿走了。

    甚至她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江潯可能是甘願赴死的,甚至說是自戕的。

    那個人對江潯有極大的恩情,才讓他違背原則謀著良心,做下了盜稅銀的事情。

    那枚金錠就是江潯的良心,被他鎖了起來,鎖進了暗無天日的暗格裏。

    ……

    再說陶然。

    同樣為幕後之人做事,同樣是殿前司副都檢點,袁惑為什麽要死,而陶然不用死?

    別說袁惑是押送了齊王,所以擔心她同韓時宴上門盤問,事實上他們二人根本就沒有任何證據,袁惑大可以像陶然一樣裝傻充愣糊弄過去。

    甚至,在袁惑押送齊王之前,那幕後之人便已經對他動了殺心了。

    因為這汴京城的連環殺人案,可是在她同韓時宴回汴京之前就開始了,那時候齊王都沒有謀逆,他們也沒有想到幕後還有第二隻黑手。

    在那種局勢下,幕後之人便已經開始布局要殺袁惑了。

    這是為什麽?

    袁惑同陶然的區別是什麽?

    區別就在於陶然是蘇州人士,那幕後之人對於陶然十分信任,像他信任江潯一樣。

    若是不信任,早在稅銀失蹤案後,陶然同江潯就應該“意外”離世,被滅口了才對。

    他們沒有,直到今日她同韓時宴找上了門,陶然都還活蹦亂跳的將他們的思路往“恩師”這件事上來引。

    陶然是鄉野之人,用他的話說他是靠著一個一個的殺上來,一口一口的軟飯吃起來,才有今日地位的。

    這樣的人應該對自己來之不易的今日,十分珍惜才是。

    可他在江潯同稅銀案扯上關係之後,還在維護他,在幕後之人害他被貶一次之後,還是堅定地站在那人身邊。

    那幕後之人如今是個京官,身居要職,這麽多年大約一直都在汴京生活,離蘇州十萬八千裏。

    為了遠在千裏之外的一文一武兩個官員,同他之間有這麽深的信任?

    要不那幕後之人是官家,效忠陛下無話可說。

    要不那人便是他們的同鄉,甚至是曾經在蘇州境內與他們有天大恩情的同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