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九章 九華之謀

字數:5007   加入書籤

A+A-




    威福宮在皇宮正中,占地不大,是皇主處理政務之地。

    “威福”二字意指“作威作福”。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威福者,君王之權也。

    威福宮中亦有許多宮殿,九華皇主接見黎尤的華文殿便是其中之一。

    皇後帶著幾人走向與華文殿相對的一座宮殿,殿名為“鴻寶殿”。此殿是九華皇主收集珍玩之所,亦算是他的私庫。

    進得大殿,入眼寶光堂堂。左一片瑪瑙神玉,右一片硨磲真珠。前一尊奇石九竅,吞吐雲霧靈氣。後一株珊瑚九枝,枝丫嶙峋獨特。

    謝鬆掃了一眼,心中大約有數。

    不得不說,這些珍寶的確珍貴。但鴻寶殿中所藏之寶不是成形法寶,未經祭煉,隻是得天獨厚的靈材而已。

    謝鬆本身不缺法寶,更不缺祭煉法寶的靈材。因此隨意在殿中選了兩塊玉石,便算了事。靈修在此事中未出什麽力,皇後念在她是彌羅後輩,也讓她拿了一件。見兩人都拿了,風回好聲央求,也討了一件。

    之後謝鬆幾人拜別皇後,風回也要離開時,皇後卻將他叫住:“回兒你先別走,同我去坤寧殿。”

    坤寧殿是皇後寢殿,風回跟隨皇後到達時,殿中太子已經等候多時了。

    皇後坐上主位,對太子道:“事情都處理完了?”

    太子點頭應道:“宮中各處已經清掃完畢,隻等風伯雨師招致風雨,方相司主驅穢逐疫了。”

    皇後滿意點點頭,隨即又問:“黎慎那小子可曾找到了?”

    “找到了。黎慎他在九圍台上,無甚傷勢,隻是一味昏睡。”

    九華皇主在臨走之前,把黎慎托庇於大兕鼓下,才讓他沒遭饕餮散人毒手。

    “不過。”太子緩緩出聲:“兒臣清點宮內人數,除卻死傷者外,卻發現少了一人。”

    “誰?”

    “新晉九黎王尤王。”太子遲疑開口。

    尤王,他怎麽會消失不見?皇後記得神鬱老魔在明離宮大逞凶威時,尤王還在宮中。雖然被老魔的血印侵蝕,卻同其他人一般被彌羅道人救下,並無大礙。

    不過既然太子這麽說,絕不是無的放矢。

    “知道了,這件事你先不要聲張出去,隻報與你父皇聽。”

    太子點點頭,隨即又道:“細細想來,先是尤王進入皇都,緊接著有賊人偷襲皇宮,而後尤王消失不見。恐怕他與整件事情脫不了幹係。”

    聽了許久的風回這時才出聲道:“黎尤雖然令人憎厭,但不是這樣的人。”

    太子當即駁道:“可那群魔道賊人潛入皇宮,卻沒有驚動半人。若沒有內鬼疏通,怎麽叫他們如此輕鬆。”

    皇後也在思考其中關鍵。

    她知道九華皇主將至寶挪作他用,風伯雨師也分身無暇,致使皇宮守備空虛。可這件事隻有他們夫妻知。當然,彌羅道人也算知曉部分。可賊人是怎麽知道的?

    對方的目標非常明確,從一開始就是靈宮社稷殿。明離宮也好,九圍台也罷,都是轉移注意力的障眼法。這一切若說沒有內鬼,也說不太過去。

    風回心思活絡,自然知曉太子的意思,訥訥無言。

    “罷了,你們繼續尋找他的下落。若他真是內鬼,便就地正法,左不過是一個未受玄靈池洗禮的九黎王罷了。若他是被人擄去,必然是落在那群賊人手中,日後自有分曉。”

    “對,興許他就是被人擄去了。”風回想到謝鬆之前所說,連忙轉述於皇後聽。

    皇後聽完魔胎之言,除了眉頭微皺,再無波瀾。

    “以血脈之力祭煉魔胎,回溯血脈源頭。確實有些奇思妙想,但以此就想顛覆皇朝,也未免太看不起皇羲氏創立的皇朝體係了。”

    更何況自皇羲氏後已有數代,曆經幾萬年不止,皇朝體係也在不斷更新,絕非區區血脈就可突破。

    皇後哂笑一聲,沒有多言,轉而說起另外一件事:“這幾日你們二人好生休養,之後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風回和太子好奇道:“什麽硬仗?”

    皇後緩緩開口:“蒼梧山之戰。”

    與此同時,謝鬆和靈修也匯合彌羅道人,正在討論此事。

    知道彌羅道人和九華皇主是舊識,謝鬆好奇問道:“師叔怎麽會到中洲來?魔道為何要襲擊皇宮?之前空中那副景象是怎麽回事?”

    謝鬆起初隻為送燈而來,卻沒想到卷入這麽一場事故當中,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既然彌羅道人和九華皇主是舊識,必定知道其中內情。他幹脆將心中疑問一股腦全問出來。

    彌羅道人幹笑兩聲,讓兩人坐下,這才從頭開始解釋。

    “我此次前來,其一是受九華皇主所邀,前來中洲幫他一忙。其二是。”說到這,彌羅道人看了一線靈修。

    靈修則盯著他,雙眼忽閃忽閃。

    “其二是這妮子久在神女峰,思慕外域風華。我便帶她來中洲一遊,順便見見她心心念念想見的。”彌羅在“想見的”三字上加重了聲音。

    謝鬆毫無所覺,靜靜聽他繼續往下說。

    見他毫無反應,彌羅心中暗道,這個不開竅的。

    “九華皇主邀我過來,隻因他在圖謀一件大事,不好宣之於外。至於今夜的襲擊,我也隻是適逢其會。”

    “大事?是什麽?”謝鬆與靈修同時生起好奇心。

    彌羅道人反問謝鬆道:“你來中洲這麽久,當知九華皇朝尊崇三皇。其中最為古老的,當屬天皇皇羲氏。”

    謝鬆點點頭,這些傳說他事先了解過。

    但為了照顧靈修,彌羅還是解釋了一遍:“中洲人族建立皇朝,教化萬民,抵禦天災人禍,牢牢占據中洲霸主之位,都要歸功於諸位古聖皇。”

    “古聖皇皆是大帝之身,上有天皇皇羲氏、地皇女希氏和人皇飛龍氏,下有帝軒氏和夏後氏。神通無量,德行爀爀。”

    靈修疑惑道:“那九華皇朝的創立者九華氏呢?”

    “九華氏,也算半個吧。”彌羅大人遲疑道:“九華氏承飛龍氏帝統,建立九華皇朝,論教化成就不輸帝軒氏。隻是他和帝軒氏爭帝失敗,才隻能說是半個。”

    爭帝失敗,並不是他被打落皇主之位,而是敗於那個修行最終道果——“大帝”境界之下。

    謝鬆不禁問出深藏心中已久的疑問:“既然九華氏爭帝失敗,為何九華皇朝還能存在。而且之後的夏後氏,也沒將九華皇朝滅去。”

    “這便要說一說九華皇朝的鎮國至寶了。”

    彌羅道人講解到:“九華氏雖然號稱繼承飛龍氏帝統,卻沒有繼承飛龍氏的至寶。至寶被飛龍氏另一支血裔帶走,在東域開創一脈世家。不過九華氏也不是無能之輩,他千方百計找到了另一件至寶,也是一直傳承至今的鎮國至寶。”

    “此至寶出自女希氏之手,亦是一個皇朝文明結晶。九華氏雖然爭帝失敗,但有此至寶在手,九華氏亦能與大帝一戰。帝軒氏和夏後氏出於對女希氏尊敬,也沒有強行覆滅九華皇朝。”

    “雖然如此,但就是傳承至今,沒有一人突破大帝境界,確實是九華皇朝萬年多的痛處。不過九華氏在臨崩前預言,‘三皇齊聚,可證大帝’。倒成了九華皇朝砥礪前行的動力。”

    靈修仔細琢磨,道:“九華氏號稱繼承飛龍氏帝統,縱然沒有至寶,想必也有飛龍氏的部分傳承。如今的鎮國至寶是女希氏所煉,是皇朝文明結晶,其中少不了女希氏傳承。如此一來,三皇倒是齊了兩皇。”

    說到這,謝鬆也反應過來:“師叔方才所說九華皇主圖謀的大事,難道是?”

    謝鬆恍然大悟,卻又對九華皇主肅然起敬。在玄參聖人封鎖天劫,眾大能不得寸進時,他卻在為大帝之境作準備。

    彌羅道人也是如此,他深知這是九華一脈的萬年夙願,是曆代九華皇主勵精圖治的動力所在。

    “沒錯,他在尋找皇羲氏傳承。或者說,他在尋找皇羲氏的帝陵所在。”

    “皇羲氏帝陵,不是在三皇山嗎?”謝鬆不解問。

    彌羅忽然笑道:“誰說一個人隻能有一座陵墓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