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湯顯祖提壺揭蓋用針灸,張吾仁憑脈大膽治傷寒
字數:3433 加入書籤
原來卻是張介賓出言製止,他已經來了一會,看著那人情況,總覺得有些熟悉,思來想去,終於從眼前的場景得到提示,這可太像茶樓了。
他來到楊濟時身邊,指著湯顯祖說道:“我能跟他說幾句話嗎?”
楊濟時搖了搖頭:“你隻要一開口,他成績就不合格。而你也違了院規。”
後麵雖然沒說,但意思很清楚。
張介賓張了張嘴,隻得苦笑的看著湯顯祖,突然見桌上有一茶壺,頓時一喜。
“不說話就不違規吧?”
見楊濟時點頭,張介賓大喜,隻見他跑過去,一手提起茶壺,一手按緊壺蓋,將壺蓋上的眼一並按住。作勢給湯顯祖的茶杯裏倒水,可不管怎麽倒,水就是不見出來。
他還提起茶壺搖了搖,眾人能聽到水的聲音。
接著他又給茶杯倒水,這時不僅不按著,還將壺蓋揭了起來,水出得很快。
見湯顯祖一頭霧水,他又重複按蓋倒水,水不出。提壺揭蓋,水出。如此再三,茶杯都滿了,他一口喝完,再次重複這兩個動作。
楊濟時在他按著壺蓋倒水之時,便知道張介賓的意思,很是無奈。又叫張介賓鑽了漏洞。
繼續的現場已經有部分人想明白了,不斷的發出“哦!”。
“原來如此。”
“我怎麽沒想到?”
“一壺驚醒夢中人。”
湯顯祖從茫然,到緊張,你這越來越多人了然,他已經緊張的無以複加。
張介賓已經喝了好幾杯茶,見湯顯祖仍是一副茫然無措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
越來越覺得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概括的實在是太精辟了。
這時又一個人醒悟了過來,驚呼道:“這不是孫卓三先生的提壺揭蓋嘛!”
楊濟時大喝一聲:“誰在說話?”
那人被這一喝給嚇得一哆嗦,垂著頭走了出來,楊濟時把眼一瞪,見是一體堂學徒。
一口氣就堵在心頭,恨恨的瞪了張介賓一眼,聲音柔了幾分:“考試期間,都把嘴閉上!”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經過那人這一提醒,湯顯祖立刻想起提壺揭蓋的故事。
再仔細一想,確實和孫卓三故事裏那人情況類似。感激的看了張介賓,和出言那人一眼。
眼見徽商從茅房回來,便對他說道:“我已想到治療之法,再給你紮一針。”
徽商點了點頭,很是配合。
就見湯顯祖在這個徽商腦後的穴位上紮了一針,並為之艾灸三壯。隻這麽一次,徽商的淋溺便被止住了。
徽商大喜:“神了,神了。”
湯顯祖也笑了,圍觀眾人更是大聲叫好,引起大堂其餘各處注意。
楊濟時點了點頭,說道:“算你通過。”
張介賓這時湊了過來:“昨日之事,就兩清了。”
湯顯祖哭笑不得,還是點了點頭。
“張介賓,你別想那麽容易通過測試。”這邊的動靜將徐春甫吸引了過來,了解了一番,才出言道。
那徽商顯然和徐春甫很熟,幫張介賓說話道:“我知道你們是在考試,能否看在治好我的份上,別為難這些少年俊傑可好?”
徐春甫說道:“胡賢弟,你是不知這娃的頑皮程度,早上我講課,他來拆台,這會考試,他又幫人舞弊。我還給他機會考試,就很不錯了。”
這名徽商,正是出自徽州八姓之一的胡氏。胡氏無論家族底蘊,還是出的進士數量,都居徽州前五。
與晉商相比,徽商更支持朝廷,二十年前,當江南殘破,徽商鼎力支持績溪胡氏一名叫胡宗憲的人,為平定倭患,很是除了一番力。
無獨有偶,三百年後,績溪胡氏再出了一位人物,名叫胡雪岩,除了支持左宗棠收複新疆,還創辦“胡慶餘堂”中藥店。
而四百年後,績溪胡氏,還出了一位大文豪,名叫胡適。他是新文化運動的急先鋒。
徐春甫對於這人還是很敬重的,專門解釋了一番。
胡姓商人說道:“我幾番前來,你都不在,自從得了這病,我都不敢參加宴會,這會好了。”
說完又對湯顯祖說道:“小兄弟,下次我還找你。”
湯顯祖忙推辭道:“當不得,還是師長同門提醒,我才後知後覺。”
“日後有事來績溪胡氏找我。”
胡姓商人又說了一個具體地點,這才和徐春甫告辭離去。
徐春甫說了一句:“這可是我們一體堂的一位東家,我走後一體堂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他有一定的話語權。”
張介賓這時想起,初見陳實功那天,徐伯是說過,這一體堂原是戲樓,後一分為二,戲班被對麵詹家茶樓拿走,一體堂被徽商買下,轉贈給了徐春甫。
同時也對這位胡姓商人有了些許好感。身為東家還能遵守一體堂規矩,更難能可貴。
張介賓接著看了下去,很快人數少的口齒、咽喉、外科、正骨、痘診、眼科、針灸七科都考試完畢,隻剩下大方脈、傷寒、小方脈、婦人科還在繼續。
近百號人在一旁觀看,張介賓要的就是這感覺,不過還得等到另外三科都考完,他才會上場,那才是享受萬人矚目的時刻。
傷寒、小方脈、婦人科陸續湧現出了好幾個經典案例,一如先前陳實功、湯顯祖般,讓人拍案叫絕。
驚呼聲將張介賓吸引到了傷寒科測試來了,這人張介賓也認識,叫張吾仁,來自山西平陽府。不過山西醫家都比較低調,此前倒沒感覺有多出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