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衣錦還鄉

字數:6102   加入書籤

A+A-




    第106章  衣錦還鄉
    易安國帶著女兒易欣怡,大外甥女傅歡歡,李珊珊,外加一個楊海,也沒有開自己的奔利,開的是一輛八十多萬的suv越野車。
    畢竟回家一路上的路況,到家以後的出行,感覺還是開越野車更方便,而suv車型空間更大,休息也舒服一點。
    李珊珊跟傅歡歡兩人並不陌生,可以說是挺熟悉的人,當初李思思可是易安國的正牌女友,易安國的三姐,三姐夫,大外甥女,和李思思都很熟悉。
    李珊珊雖然是後麵來的深鎮,但因為李思思的關係,所以和易安國的親人,也很快就熟悉了起來。
    早上天亮出發,晚上天黑到家,全程一千公裏,十一二個小時便到了。
    從進入2000年之後,一條條的高速公路先後開工建設,並相繼建成通車後,回家的路便近了很多。
    2000年之前需要二十多個小時的車程,高速通車後縮短到了十個小時左右,縮短了超過一半的時間。
    到了家鄉的市區後,易安國決定還是明天白天再回去,暫時先在市裏麵找個酒店住一晚。
    現在不比以前,自己一個人回來,晚上回去大姐家裏住一晚也無所謂。
    在酒店裏吃過晚飯後,大家一起去老家市區逛夜市。
    易安國的老家名叫建安市,是個縣級市,離省城僅六十公裏,不過並不是省城的下轄縣市,而是明月市的下轄縣市。
    但是建安人沒有去過省城的,估計很少了,尤其是年輕人,可是沒有去過明月市的人估什占了絕大部分了。
    所以明月市對於建安人來說,存在感很低,大家出門在外,一般也隻說自己是建安人,鮮少會說自己是明月人的。
    建安建城曆史可不短,曾經也是一州之地的州府所在地,曆史上也是出過一些大人物的,近代也是名人輩出,如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吳有訓,黃浦軍校的熊雄,也出了不少的抗日英雄
    建安有近百萬人口,不過現在的建安,街道上並沒有多少高樓大廈,最高的樓房才十幾層樓,城市建設也還沒有大發展起來,房價僅一千多元每平方米。
    買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也不過就是十萬多一點而已。
    但是別看建安市現在的房價不怎麽高,再過幾年之後,那房價可就不一樣了,到了2015年的時候,房價與東管都不相上下。最高價是直奔均價17000,上了兩萬的樓盤都不少。
    在夜市吃了點家鄉的特產小吃,正要離開時,卻遇到了同一個村的易軍民。
    易軍民是易安國的一個堂侄,父母都是小學老師,兩人也算是一起長大的同學了,他爸爸經常對易安國的爸爸說,三個易軍民的腦子,都不如一個易安國的腦子聰明。
    但那又怎麽樣呢?還是那一句話,投胎是個技術活,投胎很重要,投胎投的好,不用努力也比別人努力要活得舒服多了。
    易軍民雖然讀書的確是不行,但還是混了個中專,現在已經娶妻生子,從來沒有外出打過工,如今在建安市的城管工作,工作可以說是非常的輕鬆,工資雖然不算太高,但也不會很低。
    問題是父母一輩子都不需要他來養,在村裏建了一棟三層半的樓房,在市區也有一套還是兩套房子。
    父母一個月退休工資三四千元,根本花不完,有田有地有菜園,除了買一點肉,其他基本上都不用買,能花多少錢。
    所以易民軍的生活,可以說是令很多人都很羨慕的生活了。
    “安國!你怎麽什麽時候回來了?”易軍民見到了好幾年沒有見到的昜安國,頓時高興的笑了起來。
    兩人年齡相仿,易軍民比易安國還要大一歲。
    易安國見了易軍民的父母,那是叫哥又叫嫂,但是易軍民是沒有可能叫易安國叔叔的。
    益安國年齡最小,他的很多堂哥的兒女都比他大,自然不可能叫他叔叔。
    年齡比他小的,倒是會叫他一聲叔叔。
    “回來看看,主要是為了在村裏建房子的事情,不建棟房子,回來過年都不知道怎麽過。”易安國笑了笑說道。
    “在村裏建棟房子也好!現在我們村裏正在搞新農村建設,隻要報個名,交4000塊錢,就可以直接開建了,都不用你去申請宅基地,批建房證之類的。”易軍民說道。
    “我家也在新農村建了一棟房子,是我們整個鎮的樣板工程,所以規劃的還不錯,聽說還要建花園跟廣場,裝路燈。”
    “其實如果隻是回來過年,想圖方便的話,在市區買一套房子,過年回來的時候就很方便了。”
    “不過村裏也是最好有棟房子,不然的話,回去的時候都沒地方落腳了。”
    “老房子肯定是不行了,我上次回去看到你家裏的那個房子,都已經那個瓦都已經塌了,牆都裂開了一條縫了。”
    兩人也沒有聊太久,易民軍也不是一個人出來的,旁邊還有同事在。
    印象中好像這個時候,村裏的確是在搞新農村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建房標準。
    一開始是準備建兩層半的標準,後麵又提高到了三層半的標準,每棟房子120平方的標準麵積。
    4000元報名,建好後這筆錢還會歸還,不需要伱自己去申請批地。
    有幾戶是父親或爺爺,早年去外麵做了上門女婿的,也都借這個機會搬回村裏,認祖歸宗了。
    第二天上午,易安國又去農貿市場,買了些牛肉,豬肉,雞鴨等硬菜,至於蔬菜就沒有必要了,大姐家裏什麽都有。
    安排楊海就住在市區酒店裏,畢竟不是太方便帶他去大姐家裏,帶朋友去,不方便,帶司機跟保鏢去,未免有點裝逼了。
    到了大姐家裏以後,姐弟兩見麵自然是很高興了,姐夫也在家裏,兩人都已經提前知道了,他們今天要回來,自然是要在家裏接待了。
    隻是見到了李珊珊,知道她隻是弟弟的小姨子,未免有點挺失望的,她最想見的,還是新弟媳長什麽樣子,性格怎麽樣,是不是個適合過日子的人。
    不過看弟媳這妹妹,長得倒是非常的不錯,身材也好,性子也很溫訓,想必她的姐姐也不會太差了。
    大姐夫幫忙去拿買回來的肉菜,忍不住的說道:“這天這麽熱,你買這麽多的牛肉豬肉回來幹什麽?哪裏吃得完啊?”
    “還有這雞和鴨,自己家裏就有,還要去外麵買,浪費了錢。”
    “姐夫!吃不了就放冰箱裏,慢慢的吃啊!”易安國笑著說道。
    “你家裏又不是沒有冰箱。”
    “冰箱裏也塞不下這麽多啊!你要實在嫌錢多的話,你還不如直接給點錢我們算了。”大姐夫說道。
    “可以啊,你要多少錢,我直接轉給你?”易安國仍然是笑嗬嗬的說道。
    “隻要你們開口要,要多少錢我就給你們多少錢!”
    大姐忙說道:“你給我收著,有點錢就開始飄了,我們有手有腳的,要你錢幹什麽?”
    “欣怡!來!還記得大姑嗎?”大姐對易欣怡笑著說道。
    易欣怡搖了搖頭,此時的易欣怡已經是個六歲的孩子了,最後一次見到大姑時,她才二歲多點大,現在那裏還記得眼前的大姑啊!
    “欣怡!叫大姑!你小時候,大姑可喜歡你了。”易安國笑著對女兒說道。
    “大姑!”易欣怡乖巧的喊了一聲。
    “欣怡真乖!一下子長的這麽大了,我都快認不出來了。”大姐眼裏含著淚說道。
    不到三歲的孩子,就被她的母親狠心的拋棄了,每每想到這些,大姐心裏就為小侄女感到心疼,對孩子的媽媽也更加的厭惡,也不知道弟弟當初怎麽就挑了這麽個女人。
    “來!大姑給你吃這個,麥芽糖芝麻餅。”大姐拿出來幾塊圓形,薄薄的芝麻糖說道。
    “大姑!這是糖嗎?”易欣怡接過一塊芝麻糖,有點好奇的問道。
    “是糖!很甜,很好吃的。”大姐說道。
    “媽媽說吃了糖,會長蛀牙!”易欣怡想吃,又有點猶豫的說道。
    “沒事,吃一點點就可以了,不要吃太多了!”昜安國在一旁說道。
    “謝謝大姑!”易欣怡聽到爸爸說可以吃糖,頓時高興的說道。
    沒有哪個孩子是能夠經受得住糖的誘惑,喜歡吃甜食,是所有孩子共同的天性。
    “大姐,現在家裏有沒有毛豆花生之類的,煮點毛豆鹽水花生來吃?”易安國突然嘴饞的說道。
    “毛豆花生都有,你想吃的話,等下讓你姐夫去搞一點回來。”大姐點了點頭說道。
    “莎莎!明年就高考了,沒去學校補課嗎?”易安國看到了大姐的三女兒傅莎莎,笑著問道。
    “我都已經高考完了,還補什麽課?等著看能不能考上大學了。”傅莎莎說道。
    “不是吧!這麽快的嗎?我還以為你明年才高考呢,今年就已經高考了嗎?”易安國有點驚訝的說道。
    想到傅莎莎考的大學,學的居然是農林專業,易安國也是醉了。
    “舅舅!你一點都不關心我了!”傅莎莎委屈巴巴的說道。
    “對不起!對不起啊!是舅舅的錯,把你高考的大事都給忘了。”易安國趕緊認錯道。
    “不過舅舅向你保證,你一定能夠考上大學。”
    “真的嗎?要是沒有考上怎麽辦?”傅莎莎笑著反問道。
    “怎麽可能沒有考上呢?你要是沒有考上的話,我出錢讓你再複讀一年,這樣總可以了吧?”易安國笑嗬嗬的說道。
    “好!這可是你說的哦!到時候你可不能耍賴了!”傅莎莎高興的說道。
    “舅舅說話肯定算話,一口唾沫,一口釘。”昜安國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對了!真的考上大學了,你報考了什麽大學啊?”
    “我第一誌願報考了深鎮大學,我姐說深鎮大學挨著你那裏很近,到時候我爸媽也可以不用擔心了。”傅莎莎笑著說道。
    “深鎮大學的錄取線可不低啊,雖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錄取分數線一點也不比,很多的985,211的大學分數線低呀!”易安國提醒道。
    “你有多大的把握啊!如果沒有什麽太大把握的話,還是報考別的大學比較穩當一點。”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