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2章 清廷內亂之前奏

字數:9504   加入書籤

A+A-


    仁川城內,朝鮮製置使衙

    王湣浩坐在書桌後,翻閱著手頭的一份文書,臉上的表情讓人有些捉摸不

    文書上赫然寫著這樣的一行大

    【大明宣武三年臘月底,乾隆駕崩於圓明園!】

    看著這一行大字,王湣浩麵露沉思之

    就在他思索著此事的前後得失的時候,伴隨著一陣喧嘩聲,一名親隨敲響了王湣浩的書房

    然後開口說

    “啟稟製置使大人,黃司令那邊急召您前去議事!”

    王湣浩聞言,當即放下了手中的文書,然後抬頭說

    “好,本官馬上就到!”

    話音剛剛落下,便見王湣浩推開書房大門走了出來,帶著自己的親隨前往仁川城外的明軍大營參與議

    雖然從明麵上來看,王湣浩這個朝鮮製置使是大明在朝鮮的最高官

    但從實際權責上來說,黃長軍這個朝鮮艦隊的司令員,才是朝鮮事項的第一負責

    王湣浩最多隻能算是一個打下手

    是故,麵對黃長軍的召喚,王湣浩是不敢拒絕

    很快,王湣浩便來到了黃長軍的中軍大帳

    伴隨著一陣通報聲,王湣浩跟著一名警衛員走進了黃長軍的中軍大

    大帳內,一名名明軍將領官員分列兩側,各自落座,正在熱火朝天的討論著什

    “乾隆駕崩,清軍的軍心士氣必然受到極大的影響,對我大明而言,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繼續進兵,擴大戰果的絕佳時機,末將請戰!”

    “是極,是極,現在清軍那邊必然是軍心紊亂,士氣低迷,若我軍趁機進兵,定然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攻取漢城,徹底改變朝鮮大局,”

    “司令員,末將請為前鋒!”

    “……”

    一名名明軍將領均是眼神灼熱,態度堅定的請

    現在的明軍由於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人均戰爭狂人,聞戰則喜對於現在的明軍而言,並非誇張的修飾,而是寫

    王湣浩見此一幕,知道自己來遲了,連忙下拜

    “下官來遲,還望司令員恕罪!”

    原本一直都是冷眼旁觀坐視眾將爭論的黃長軍見此,將目光投送了過來,然後微微頷首

    “王大人請坐!”

    王湣浩見此,再次抱拳

    “下官領命!”

    語罷,他便大步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

    在王湣浩坐下來之後,黃長軍開口詢問

    “韃酋乾隆駕崩的消息,王大人想必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王湣浩聞言,點頭回應

    “回司令員,下官也是剛剛才接到的消”

    黃長軍見此,微微頷首繼續說

    “乾隆駕崩,對我大明而言,實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

    “我大明若是不能抓住這一大好時機,迅速擴大戰果,實乃是對不住上天的垂”

    “王大人,現在朝鮮各方世道門閥你聯絡的如何了?”

    “其中有多少人願意同我大明站在一起,共襄反清大業?”

    對大明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中原戰

    是故,能被大明投送到朝鮮的兵力其實並不多,隻有一支水師下轄的朝鮮艦

    其中,能被用於陸戰的兵力,更是隻有一個整編的陸戰

    也就三千餘人!

    這樣的一支軍隊,即使再怎麽的能征善戰,但受困於兵力,也是根本不足以扭轉朝鮮方麵的戰

    大明若想要改變朝鮮當前所麵臨的局勢,光靠明軍自己的力量顯然是不夠

    少不得需要通過發官帽子,來拉朝鮮本土的統治階級的下場協助!

    而這,也正是王湣浩這個朝鮮製置使最主要的任

    王湣浩聞言,點頭說

    “回司令員的話,就目前來說,已經有三家世道門閥給下官回信,並做出了表態,願意站在我大明的這一”

    “其分別是安東金氏,豐壤趙氏,酈興閔氏這三家,其餘的各世道門閥還在搖擺之”

    “但下官相信,隻要乾隆駕崩的消息傳開,他們會做出最正確的抉擇”

    就目前來看,大明的金字招牌還是挺好用

    明軍登陸仁川還沒多長時間,便已經有好幾家世道門閥做出了要投靠大明的決

    隻是,黃長軍聞言,卻是仍舊有些不滿,開口說

    “王大人,你這邊要繼續聯絡朝鮮的各世道門閥,讓他們盡快都做出表態,以配合大軍下一步的動”

    “本將準備要對漢城發起一次試探性進攻……”

    王湣浩聞言,躬身下拜

    “下官明白!”

    黃長軍見此,繼續滿意的頷首,旋即又將目光看向了其餘眾將,開口說

    “大家之訴求本將已經知”

    “收複漢城之戰即將發動,諸位現在便去各自準備吧!”

    “諸位,建功立業,封妻蔭子,便在今朝了!”

    諸將聞言,相互對視一眼,然後齊齊抱拳應

    ……

    盛京!

    盛京皇宮,禦書

    六阿哥永瑢接到了來自京城的聖

    聖旨上言明,皇帝病重,要求他入京覲見,以便在皇帝病榻前盡最後的孝

    看著送到自己麵前來的聖旨,永瑢不屑的嗤笑一聲,然後開口說

    “嗬嗬,有點意思!”

    “這個老十七,還真就把我這個做哥哥的,當成傻子忽悠了!”

    既然就連和珅這樣的外臣都能接到乾隆駕崩的消息,永瑢身為阿哥,在京城又豈會沒有自己的人脈?

    是故,乾隆那邊才剛駕崩,永瑢便已經接到了消

    如今再看這封由乾隆“親筆”書寫的,召他回京的聖旨,永瑢隻感覺想

    一旁,永瑢的親隨小允子見此,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

    “總督大人,您的意思是?”

    永瑢聞言,看了小允子一眼,然後開口說

    “在本督離京前,皇阿瑪身體康健,本督離京這才多長時間,皇阿瑪卻是不明不白的駕崩了,這裏麵絕對有貓”

    “作為皇阿瑪的子嗣,本督要提兵入關,向老十七問個清楚,皇阿瑪到底是怎麽死的!”

    永瑢的態度很明顯,他要帶兵入關去爭一下皇

    怎麽說呢,永瑢作為乾隆現在仍舊在世的幾個子嗣中,年齡最長者,他也是有一定的皇位繼承資格

    因為,在傳統的封建王朝的繼承製度中,立長也是一個方

    如果乾隆還在世,永瑢自然不敢造

    但是,現在乾隆不是死了嗎?

    既然如此,那永瑢可就要準備搏一把了!

    那皇位,老十七坐得,難道他老六就坐不得嗎?

    小允子聽聞此言,滿臉喜色的打千兒跪在地上,開口稱讚

    “皇上英明!”

    悄然間,小允子便改了口,開始稱呼永瑢為皇

    永瑢聞言,臉色一肅,故作生氣的表態

    “小允子不可胡言,本督帶兵入關,是為了給皇阿瑪之死討一個說法,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

    “讓老十七那弑君弑父之徒為此付出代價!”

    “至於說皇位,非我所欲也!”

    小允子聞言,輕輕給了自己一巴掌,然後開口說

    “是奴才失言了,還請總督大人恕”

    永瑢聞言,隻是點點頭說

    “嗬嗬,無妨,你既然是無心之失,本督豈會降罪?”

    “小允子,你這便去幫本督將盛京城內的諸位大員叫來議事!”

    永瑢要爭皇位,盛京這邊的勢力便是他最大的依

    在動兵之前,他自然得先得到盛京內外的諸多清廷重臣將領的支持才

    尤其是關外老八旗的那些人的支持!

    ……

    與此同時,綏遠城!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大片蒙古包散布在一條寬闊的河流

    這一大片的蒙古包,將一頂金頂大帳給簇擁在最中

    這頂最為顯眼的金頂大帳,正是八阿哥永璿的總督行轅所

    永璿也是手中翻看著一份來自京城的聖旨,不屑的嗤笑

    “嗬嗬,老十七這小子看起來老實巴交的,實際上心眼子卻是不”

    “看樣子,這是準備要將我這個做哥哥的,騙回京城然後處死啊!”

    很明顯,永璿這邊也是得到了乾隆已經駕崩的消

    在得知乾隆已經駕崩的消息之後,再麵對這份所謂的聖旨,永璿的態度如何,就可想而知

    一旁的額日木見此,開口說

    “我科爾沁部願全力支持八阿哥率軍入關,正本清源,奪取皇”

    在桑濟紮布在鳳陽之戰被明軍俘虜之後,他的弟弟額日木就變成了科爾沁部新的世

    在永璿抵達綏遠城之後,額日木也是代表科爾沁部,帶了數千騎兵過來給他幫場

    永璿聞言,卻是拜拜手說

    “不急,此事急切不得!”

    “還是先看看接下來的局勢會如何發展,再做決定吧!”

    不同於遼東盛京,關外的綏遠城雖然商貿發達,但卻是真正的苦寒之

    大軍所需的糧食輜重幾乎都要靠山西來供

    永璿在抵達綏遠城之後,雖然已經在盡力籌措了,但他現在手頭上能掌握的軍隊,卻是仍舊隻有不到兩萬

    他並不認為就這不到兩萬人,就能扶著自己登上帝

    是故,永璿準備要先觀望一下,再做決

    或者說他準備要做“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中的漁人也可

    但是,思索了一陣,永璿還是開口說

    “派人去大同一趟,催促一下大同方麵,盡快將大軍所需的物資籌措完畢,然後運送出關……”

    永璿準備要先琢磨一下謀劃山西的事

    現在他的綏遠總督衙門全靠山西的供給才能勉強維持,永璿若不想受製於人,那他就必須得拿下山西才

    如果乾隆健在,永璿自然不敢去籌謀山

    但是,現在乾隆不是駕崩了嗎?

    十七阿哥永璘連勉強維持朝廷大局都困難,根本無力去顧及山

    在永璿看來,現在就是自己籌謀山西的最佳時機!

    ……

    西安,西北總督衙門!

    十五阿哥永琰也是前後接到了乾隆駕崩,以及十七阿哥永璘假冒乾隆,召其進京見駕的“矯詔

    看著手中的“矯詔”,永琰的臉色一陣陰晴不定,相當的複

    而在他的麵前,陝西提督馬春,甘肅提督圖德海等人分列兩邊,等待著永琰的指

    身為乾隆親自任命的西北總督,受命組建西北大營,永琰的權力是相當不小

    馬春,圖德海等人也是都已經表態,要接受永琰的調遣

    “京城那邊傳來了一則噩耗!”

    永琰臉色陰沉,聲音中滿是凝重的開口說

    馬春等人紛紛將不解的目光看了過來,想要知道究竟是個什麽噩耗,能讓永琰露出這樣的一幅表

    永琰稍稍停頓了一下,聲音中滿是悲戚的說

    “皇阿瑪他老人家駕崩了,本督懷疑,可能是十七阿哥永璘弑君篡位……”

    乾隆駕崩是事實,並且由於永璘那邊想要秘不發喪,是故,乾隆的死因暫且屬於保密階

    既然如此,那也就別怪永琰自己發揮了!

    怎麽說呢,既然是他永璘先不仁的,那就別怪他永琰不義

    永琰準備要將乾隆駕崩的屎盆子扣在永璘頭上,然後借此來煽動軍隊跟隨自己打回京城去“清君側

    不同於深處綏遠的八阿哥永璿,由於治下都是些窮地方,是故不敢擺明車馬去爭

    永琰身為西北總督,治下下轄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省,可謂兵精糧足,府庫豐

    既然如此,永琰自然也就不想再去隱藏自己的野心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永琰可是被乾隆隱隱當做繼承人來培養

    結果,現在卻是乾隆死的不明不白,他本來就要到手的皇位也是煮熟的鴨子飛

    永琰如何能甘心?

    現在唯一讓永琰感到慶幸的便是,自己在年前拒絕了永瑆的求援,沒將西北大營的兵馬給派到四川去和明軍作

    否則的話,即便他現在有心一搏,怕也是有心而無力了!

    眾將聞言,忍不住哄得發出一陣喧

    一張張臉上都滿是不敢置信的神

    “總督大人,此事為真?”

    “皇上,皇上他真的駕崩了?”

    “……”

    麵對諸將質疑的目光,永琰臉上不動聲色的說

    “此等大事,本督又豈敢拿來開玩笑?”(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