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王小飛的思路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A+A-


    王小飛說成立一個蔬菜良種場,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
    他主動下鄉和坪壩鎮建立起科技下田的扶持合作,說是麵對整個坪壩鎮,卻隻在蘇家坡定點了,他的足跡隻去了劉家梁子大壩這兩個附近的村子。
    去那兩個村子也就是為了看看土壤水源,取樣來分析成分,和蘇家坡的土壤水源做比較。
    他來蘇家坡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研究這個特種蔬菜嘛。
    蘇家坡附近的土壤和水源取樣研究後,發現並沒有什麽不同,那就是說這特殊蔬菜並不是因為這些原因而產生的變化。
    而蔬菜合作社在種植蔬菜方麵,也沒有科學的種植方法,完全是原始的農村自留地種植法,幾乎就是靠天收。
    種子撒下去,澆水,施點農家肥,除草,捉蟲,然後就是隨便蔬菜自己長。
    雖然這樣確實是純天然綠色生態蔬菜,但產量應該不會太高吧,可是就是這樣粗管粗放的露天收,產量還很高,除了會招蟲子,別的一點兒毛病都沒有,比人家科學化管理的蔬菜基地的產出還要高,質量還要好。
    那就很奇怪了。
    問題不是出在土壤水源,也不是出在種植方法上,也隻有一個原因了。
    那就是蔬菜合作社所有的種子與眾不同。
    來了這裏沒有幾天,他就知道所有的種子都是蘇老七家發放,而且還是在播種的時候,由合作社的管理人員,親自發放到地頭,看著村民將種子播種下去。
    村裏有巡邏隊,二十四小時值班,死防死守,連一片菜葉都不讓私自出村,更不用說種子了。
    那提供給合作社種子的陳少傑是從哪裏弄來的這種高品質的優良種子呢。
    作為農科所的研究員,又是專門研究良種的,曾經還想著研究出良種來賺大錢的王小飛,對此深為疑惑。
    他來蘇家坡定點,也是為蘇家坡菜農做了不少實事,給了他們不少的幫助。
    聯係防蟲網,建大棚,製堆肥,還有一些高效的管理方法。
    種植綠色有機蔬菜也是有科學的方法的,並不一定要科技和狠活。
    他的所做所為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也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就連陳少傑也看在眼裏,對這個農技員有好感,想將他挖到自己的合作社管理體係中來,隻是最近事多,還沒有去找他談。
    “建良種場?”
    陳少傑有些奇怪,這個王小飛怎麽會想到這個,那是要累死他嗎?他的種子都是空間培育出來的,在外麵根本沒有辦法培育啊。
    陳少傑是在自家的菜地做過實驗的,空間種子算第一代,在外界自然開花結籽的種子算第二代,但第二代比第一代的蔬菜,口感上已經遜了一籌,隻不過比較普通的蔬菜還是要強上不少。
    而且已經沒有了那極微量的靈氣含量,也不可能有第一代蔬菜調節身體的功效了。
    等到第二代蔬菜結籽,種出來的蔬菜就已經和普通的蔬菜沒有區別了。
    ”對啊,我們建一個良種場,我就是專門研究本地作物種子的,在技術方麵沒有問題。”
    王小飛的打算,就是利用陳少傑的一代蔬菜,培育出二代種子來,即使這二代蔬菜比蘇家坡的特殊蔬菜要差了不少,也比市麵上的普通菜要強上太多,無論是口感和產量上,除了會招蟲子外,沒有任何的缺陷。
    若問他為什麽會知道?
    他可是自己親自拿小西紅柿培育過二代三代種子的。
    他來到蘇家坡後,那省農科院的高專家得知了他的消息,特地找他談過。
    高專家帶著從陳少傑那裏得到的那些蔬菜後,又在農科所化驗出營養成分後,立即帶著蔬菜走了。..
    回去後,就通過分子克隆技術獲取了一批蔬菜種苗,在農科院的實驗田裏進行種植實驗。
    雖然是高科技克隆技術得到的與原植物完全一致的種苗,得到的成果卻又與原來的蔬菜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營養成分和原來的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但這是這樣也是不可多得的極優質蔬菜,比他們研究的最好的產品還要強。
    等到得到種子,再進行繁殖後,再生苗產出的蔬菜,其營養成分已經和普通的沒有太多區別了。
    他們和王小飛一樣,研究了個寂寞。
    也不算沒有收獲,這種子穩定性太差,作物的優勢會逐步遞減。
    唯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種子有極高的價值。
    但第一代的種子掌握在陳少傑的手裏,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裏得來的技術,有沒有申請專利。
    得知王小飛去了蘇家坡定點,這讓老專家很高興,對著王小飛諄諄善誘,讓他找機會探探陳少傑的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不能將培育良種的方法交出來,為國做貢獻,國家菜籃子工程很重要啊,還有那麽多人吃不上菜呢。
    若是交上來,可以給他發個五百塊獎金,發個榮譽證書,還可以送個錦旗啥的。
    吧啦吧啦一大堆,還說要找時間來蘇家考察,讓省農科院也和蘇家坡建立定點合作基地啥的。
    王小飛也不是傻子,人家要是有這樣的技術,會無償交上去嗎?
    況且那陳少傑是普通人嗎?憑自己三言兩語就會把良種培育技術給你農科院?
    看他在蘇家坡蔬菜合作社對種子嚴防死守,不讓種子流出蘇家坡的作為,就知道他是不可能將育種技術交出來的。
    醒醒吧,天還沒有黑呢。
    要錢?人家不缺錢。
    要名?人家現在是致富帶頭人,帶著全村人脫貧致富。
    那什麽五百塊獎金榮譽證書?人要像是差那個的人嗎?
    王小飛自有他的考量。
    他打的是第二代種子的主意。
    一代種子技術是不可以弄到的,如果成立良種場,一代種子是可以拿到手的,培育出優良的二代種子,二代蔬菜營養價值高,口感好,產量大,是市麵上普通有機蔬菜根本比不上的。
    他可以預想到,這二代種子一出,絕對是所向披靡,任何農科院出來的良種,在他王小飛培育出來的種子麵前,都是渣渣。
    而良種場,憑著這優質良種,也是會賺的缽滿盆滿。
    “大壩村,我前些日子去研究土壤去看過,那裏地勢平緩,土壤肥沃,水源豐富,而且在山裏無汙染,用來做良種場,是絕佳的好地方。”
    ”我們隻要培育出二代種子就行,比蘇家坡的特殊蔬菜要差一些,不會和這特殊蔬菜造成競爭。
    這良種一培育出來,絕對是能成為全國種植戶的搶手貨,無論是陳總你,還是大壩村的村民都能有不錯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