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黑心官差不留情、文人風骨最相惜

字數:4040   加入書籤

A+A-




    相對太後的怒火,秦恪則顯得冷靜許多。
    他仍是站在江語棠身前,頎長的身形猶如一顆鬆柏,將她牢牢地遮擋在後。
    “皇祖母不必與兒臣生氣,這是姑母自己的選擇。”他冷淡道。
    上位者做久了,便是麵對自己的親人,也是忍不住脾氣的。
    太後此時便是如此,隻見她橫眉冷豎,望向秦恪的目光幾欲噴火。
    “你們都長本事了,不把哀家放在眼裏了是嗎?”
    “兒臣已經說了,這是姑母的意思。”
    “哀家便不信,此事沒有你的摻和!好你個秦恪,你的母親不過是個罪婦,你也敢將自己當正經皇子看待、忤逆於哀家了是嗎?!”
    太後說話難聽,便是被擋在身後的江語棠都聽不下去,想要上前與之理論。
    可秦恪抓著她的手,不給她絲毫上前的機會。
    “兒臣隻是來找王妃,順便告知皇祖母,父皇收回姑母公主身份,將之貶為庶人。眼下姑母正在收拾啟程,今日便會離開皇都。”
    此言一出,太後不由愣住。
    隨後便匆匆離開去往潛龍殿,秦恪自也帶著江語棠離開。
    一路上,秦恪並沒有說話,即便他素來就是一副冷臉
    ,江語棠也瞧出了他的疲憊,所以也沒觸這個黴頭。
    隻是等上了馬車,四下皆靜之時,她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王爺,妾身能去送送長公主殿下嗎?”她問。
    秦恪甚至連頭也沒抬,便冷聲說道:“不能。”
    見他如此果決,江語棠就知道沒戲,到底也沒再說什麽。
    馬車之中又恢複寂靜,許是不擅長應對這樣的沉默,她難得沒有調節氣氛,而是掀開車簾,看著外頭匆匆而過的風景出神。
    殊不知原本在處理事務的人已經抬起頭來,捉摸不透般看了她一會兒。
    一直到下了馬車,他才問:“不與本王鬧著要去?”
    “拒絕和親,又被收回公主身份、貶為庶人,想必她與陛下也鬧得十分不快。以錦王府的處境,確實不該在這風口浪尖上湊上去。”
    “你倒是會為本王考慮。”
    江語棠輕舒一口氣,說道:“妾身與王爺,到底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秦恪一時沒再說話。
    雖一直知曉她在自己麵前是演戲,可乍然聽她說及真心,卻還是無端生出幾分不爽。
    好在這種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他收斂了心神,遂才說道:“
    若真的想去,就去吧。”
    “王爺?”江語棠不懂他的轉變。
    可他卻也沒有解釋,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江語棠?從茫然轉為欣喜,忍不住小跑過去,從身後抱住他。
    但這懷抱隻是一瞬,便被她克製地收了回去。
    “那我現在就去長公主府!”
    話音剛落,人就提著裙擺跑了出去。
    秦恪一轉身,就看見那個歡快的背影漸行漸遠。
    ?他並不知曉短短幾麵之緣,二人為何會結下如此深厚的友誼;就像他並不知曉,為何會有人會因他人憂而憂、為他人喜而喜。
    可現在看她如此雀躍,他竟覺得偶爾的破例並不討厭。
    卻說江語棠那邊。
    在離開錦王府後,她便馬不停蹄地趕去了頌安長公主府,可還是晚了一步。
    官府的人當著她的麵將封條貼上,從那緩緩閉上的門縫,還能瞧見裏麵幾乎沒有改變的陳設。
    “長公主殿下呢?”她上前問一位官差。
    那人嗤笑一聲,“哪還有什麽長公主殿下?你若說的是罪民秦氏,我還知道是誰。你找的是罪民秦氏嗎?”
    這明顯落井下石的語氣,聽得江語棠雙拳緊握,隻想給他一拳。
    但她忍住了,身邊一位文人卻沒能忍住,當即上前與他理論起來。
    “你嘴巴放幹淨點?什麽罪民秦氏?陛下都還沒定她的罪,豈容你在這兒大放厥詞?!”
    “都貶為庶人、流放邊境了,還不算定罪?你莫不也是那秦氏的男寵,來求他帶你一起走的吧。”
    “你!”文人被氣得臉色漲紅,卻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江語棠在忍不住,上前一步罵道:“怎麽?你是上趕著當男寵沒當上,所以惱羞成怒了?看看你這姿色確實不怎麽樣,沒被看上也是理所應當!”
    “你胡說八道!”
    “你才胡說八道!什麽時候一個無民小卒也能代替陛下決斷了?你信不信我告上去,治你個誅九族的僭越之罪?!”
    “你這是妨礙公務!信不信我現在就拿你?!”官差氣得要死,就要給她胡亂定罪。
    可這個時候,有十七八個人站了出來。
    “頌安殿下的擁護人隻是老了,還沒死呢,你要往她身上潑髒水,可問過了我們的意見?!”
    官差被這陣仗嚇了一跳,竟落入了劣勢,立即拔刀相向。
    “你們都是讀書人,難道不知毆打朝廷命官是重罪?都退
    後,否則我們不客氣了!”
    “我們是君子,從不動手,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立場!頌安殿下無罪,卻遭如此對待,實在冤枉!我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你們到底想如何?!”官差麵露狠色,眼看著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可所有人預想中的暴亂都沒有來。
    文人們並不強壯的身體匯聚成了一道人牆,在這一刻,他們便是堅不可摧的存在。
    “列位聚集於此,想必都是為了頌安殿下所遭遇的不公。我們雖提不起刀劍與他們奮力一搏,卻悍不畏死,力求以綿薄之力,守護律法真理!在下已決定要遊街鳴冤,誰有這個勇氣的,可隨在下同往!”
    他說罷一拂袖,頗有幾分壯士風骨。
    眾人紛紛被撼動,竟是有大批的人跟隨離開。
    他們一個個挺直脊背,遊街而行。路人側目,有不少人都被感染,陣仗越來越大,眼看著就不可控製。
    江語棠隨著人群,將這一幕記載下來,擬成《黑心官差不留情、文人風骨最相惜》的小報,為此事又添了一把火。
    而就在此時,示威的人群停了下來。
    道路盡頭,正是頌安長公主與青鄔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