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賭氣與真心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對於江語棠來說,不管秦禮還是皇帝,都是一樣能夠揣度心意,卻不能過分猜測的人。
    可相處至今也有一段時間了,江語棠也知道秦禮的性子,此時倒也不大覺得慌亂。
    “五殿下一貫孝順,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之中,想必你也能看得出來。讓他來保護太後娘娘的安全,絕對是最周到的選擇,他也必定不會覺得生氣,因為在他看來,護衛家人安全也是他的份內之事。”
    江語棠簡單的描述了她選擇秦禮、以及為何不害怕他生氣的原因。
    沈珺之聽著也有道理,便沒再問。
    卻不知江語棠心中真正想著的,是隻要扯上了秦禮這位天命之子,出宮之後想必也會安全許多。
    就這麽算計著,江語棠在回去安慈殿之前,就差不多已經想好了帶太後出宮的事情。
    豈料二人回去之後高高興興把這件事情跟太後一說,太後麵上卻露出了幾分複雜的神情。
    “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為哀家著想,哀家心裏清楚,也自然為此而高興。可這回出去,哀家確實沒這個想法。”
    此言一出,莫說是籌劃到現在的江語棠,連沈珺之也覺得頗不讚同。
    “皇祖母之前念叨著想出宮好幾次,這是連兒臣也知道的,怎麽現在卻又不樂意了?”
    “哀家之前雖幾次三番說過想看看外頭的天地,卻已經過了那個想要出宮的年紀。何況聽外頭的人說,那燈會進展了這麽久,早已沒了當初的熱鬧,哀家去了之後也難免會覺得掃興,索性就不去了,在宮裏頭安安心心抄幾張佛經也是好的。”
    “可是……”
    沈珺之還想再說什麽,一旁的歲和姑姑卻跟他搖了搖頭,不讓她再說的意思十分明顯。
    這一下提醒的可不隻是沈珺之,也有江語棠,所以二人之後便沒了話,隻是在隨著歲和姑姑出去之後,卻難免覺得疑惑。
    “這出宮的機會還是江姐姐好不容易求來的,皇祖母怎麽突然就又不想出去了?”
    聽沈珺之這麽說,歲和姑姑也隻是歎了口氣,“太後娘娘自有她自己的想法,你們是為了她好,她心中也清楚。可或許是年紀大了,也不像是二十多年前那般,總想著再看一看外頭的風景,你們就別操心那麽多了。”
    歲和姑姑說完之後,就催著沈珺之趕緊回去,畢竟她也是個嫁了人的公主了,總不好經常往皇宮裏頭跑。
    如此二人也問不出來什麽,就隻是對視了一眼,沒說什麽就各自離開。
    誰和姑姑望著她們的身影,到底還是歎了口氣也搖了搖頭,回去照顧太後去了。
    燈會十大元朝這邊的習俗也算是一個較為盛大的節日,所以江語棠是知道,離現在還有一段時間。
    到底是太後不願意的事情,江語棠原本也想著去和皇帝說上一聲,至少不會讓秦禮白忙活一場。
    可回去之後睡了一夜,他卻總覺得這件事情哪兒哪兒都透著幾分古怪,當天下午就去找了太後。
    “太後娘娘當真就不想出去瞧瞧嗎?”她問太後。
    她一貫都是如此鍥而不舍的性子,太後其實也猜到幾分,她或許還會來問自己。
    所以麵上仍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神情,無奈說道:“確實已經過了那個時候,再出去也就沒那個意義了,再說哀家現在就隻是想在皇宮之中好好修身養性,別的事真一點心思也無,你的好意,哀家也就隻能心領。”
    “太後娘娘說已經過了那個時候,那您是什麽時候,才想著要出去看看的呢?”
    她這般鍥而不舍,倒是有點把太後問住了。
    “有些久遠,哀家其實已經不記得了,何況現在這麽一大把年紀,又何必給你們這些小輩招惹麻煩?”
    “隻要是太後娘娘想,就不算是麻煩。”江語棠輕輕握住她的手,在傳達著情緒上的支持。
    “臣女今日鬥膽猜一猜,太後娘娘曾經是不是想過要出宮去看一看,卻被人駁回?而此人,正是陛下?”
    這個猜測著實是過於大膽,若是沈珺之在旁邊,恐怕又要瞪大眼睛看她。
    太後也稍稍收斂了麵上的神色,鄭重與她說道:“皇宮裏頭說話要有分寸,若是讓人聽了去,哀家都怕你吃不了兜著走。”
    “臣女也隻與太後娘娘說這話,在外頭絕對半點不提。臣女隻是覺得,如果單單隻是為了賭氣的話,太後娘娘所做的這一切就都太不值當了。”
    “賭氣”這個詞,用在孩童身上,或許還有些道理,可太後現在已經不小了,說她賭氣無異於在說她幼稚,但凡換個人來,或許都不敢說這樣的話。
    哪怕是江語棠,也頗透露了幾分恃寵而驕的意思。
    太後硬是被她氣笑了,無奈的瞪了她一眼,卻問她道:“你為何如此篤定,就覺得哀家是在賭氣?”
    “太後娘娘如果真的不願做一件事,定也不會有所期待,還派人出宮去打聽。”她說出自己的猜測。
    “哀家宮裏的宮人多了去了,就不能是他們外出帶回來的消息?”
    “臣女在安慈殿也住了一段時間,知道太後娘娘很少去關心那些宮人所說的話,哪怕是無意中聽見了,也不太會因此覺得唏噓,就斷送了出宮的念頭。而且歲和姑姑也說了,您二十多年前還曾念叨著要出宮去看看,可二十年前,陛下已經繼承了皇位,您若想出去,想必也會告訴陛下。”
    這麽一番分析,可謂是十分大膽,卻也在誤打誤撞之中,拚湊出了當年的真實情況。
    “你太聰明了,這樣也不好。”太後忽然起了感慨,“沒人願意被如此猜測,他們隻會覺得你扯下了那張遮羞布,讓一切偽裝都變得牽強。”
    江語棠卻朝著她微微一笑,“雖然太後娘娘誇臣女聰明,成女心裏十分高興,可臣女都這麽聰明了,又怎麽會不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呢?正是因為知道太後娘娘不會因此對臣女心生氣惱,臣女才敢於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測。”
    “那既然臣女猜對了,那太後娘娘是否願意聽一聽臣女的建議?”
    她的聲音十分溫和,也十分耐心,好像不管對方做出什麽樣的回答,對她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即便太後才是那個年歲較大的人,卻也覺得自己在一個小輩身上,看見了那幾分關懷與包容。
    然而這樣的情緒,卻並不會讓人覺得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