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出宮遊玩
字數:3344 加入書籤
江語棠此時是真的無語了,畢竟她自以為已經把話說的足夠明白,可齊景林卻還是我行我素,一副大少爺的任性模樣,讓她也覺得頗為困擾。
所以江語棠也冷下了臉來,鄭重地對齊景林說道:“齊公子也不必費心了,你我從根本上是性情不和,無論公子作何改變,我應當都是不願意與公子有頗多糾葛的,還請齊公子莫要繼續糾纏。”
此言一出,齊景林便沒了話說。
江語棠適時朝著他行了個禮,“既然無事,那我就先回去了,齊公子自便。”
說罷自己回了屋裏,將齊景林留在了原地,也不管他是去是留了。
其實齊景林生的不錯,如果不是江語棠太過熟悉秦恪的話,或許還真會以為,秦恪年少時應該就長那個模樣。
再加上他的家世也是數一數二的,聽說身上也有軍功,也算是個年少有成的翩翩少年郎。
奈何這性情確實是讓人無語的很,江語棠此時提起他,就隻覺得這是個過於自信的油膩少年,當真是沒幾分興趣。
好在今日她話說的明白又不留情麵,齊景林應該是聽進去了,這之後就再也沒有過來打擾
過江語棠。
江語棠也樂得自在,沒過幾日,就到了皇帝答應讓太後出宮的日子。
太後出宮畢竟不是什麽小事,但因為秦禮安排的緣故,倒也沒幾人知道太後的行蹤。
於是太後、江語棠、秦禮、沈珺之以及秦頌安這一行五人,就扮作了一家人的模樣,伺候的人倒是一個都沒帶,唯有暗處藏著不少護衛的人,走在人群裏頭倒也不算紮眼。
因為出宮不久,就到了正午,秦禮早早的就在嘉雲樓訂好了午膳,五人便直接過去。
嘉雲樓的生意紅紅火火,大堂裏頭聚滿了人,竟然還有說書的,可謂是十分熱鬧。
“哀家還真許久不見這樣的場景了,往回想想,似乎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太後頗有幾分感慨。
秦頌安心裏不是滋味兒,沈珺之和秦禮不知如何勸,倒是江語棠給他添了一杯茶,笑意盈盈與她說話。
“這皇都之中日新月異,每日出來瞧見的都是不同的風景,倒也不可惜,太後娘娘若是喜歡,以後常出來便是,到時候還是咱們幾個陪著你,就扮作一家人,臣女也能蹭上一句皇祖母了。”
太後因她這一番
話,不由的笑了起來,“你們瞧瞧她這張嘴,好似哀家不願意讓她叫這麽一聲皇祖母一般,還得沾你們的光。這若是讓不知道的人聽見,還以為哀家如何苛待了她呢。”
秦頌安好笑的搖了搖頭,“這丫頭到如今連句姑母都不怎麽願意叫我,也算是過分有邊界了。不過現在也不急,等到秦恪回來了,也有的是她改口的時候。”
“那就等到時候再說。”太後笑說一句,隨後拉著江語棠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江語棠知道,太後是不希望她因為秦恪的事情擔憂,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狀態,所以也不曾表露分毫,隻是繼續與她笑談起來。
秦禮那邊則是安排了說書的人,就在雅間外頭的台子上說了起來。
皇都裏頭從來就不缺新聞,平日裏莫說是江語棠的新淵報,其餘小報也會產出許多似是而非的稀奇事,秦禮也是挑了最近皇都之中盛行,並且與皇宮無關的事情讓他們說。
好巧不巧的,有一項便是定南侯與其夫人之間的故事。
“這好好的說個書,怎麽還說到你家裏頭去了?”太後瞧了江語棠一眼,似乎是有些詢問
的意思。
江語棠卻隻是一副全然不在意的模樣,甚至對太後說道:“這故事還是臣女選的呢,前兩日五殿下問臣女,太後娘娘平日裏頭喜歡聽什麽書,臣便與他說,這個故事太後娘娘一定喜歡聽。”
太後這下還真來了興致,畢竟前朝的事情她其實不太管,有許多消息也不願意去打聽,有關於定南侯的事情,她也確實不怎麽了解。
就聽那說書人抑揚頓挫,將故事說的活靈活現,展露出來的,全然是江語棠之前寫的那本子裏頭,想要表述的事情。
“你家那位夫人,竟然還會舞刀弄槍?哀家記得,當初定南侯才成婚的時候,她也來過皇宮拜見過哀家,哀家見她從容恭順,言行舉止之間也透露著主掌家事的意思,倒不像是個能上戰場殺敵的。”
“一個女子若是上戰場了,難免會讓人詬病,何況當年臣女的父親也不過剛剛接手定南軍,正是警惕的時候,跟夫人商量著演演戲,倒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
太後聽到此處,倒是覺得有些好笑,“你還真一點都不替自家人遮掩,知不知道,這可是欺君之罪?”
“那臣
女又有何辦法?二十多年前的時候臣女還沒出生呢,也沒機會去告知夫人與父親,欺君可是殺頭的大罪。”
江語棠這話,就頗有幾分耍賴的意思了。
太後也不過隻是笑談,並沒有要與她計較的意思,也就無奈的搖了搖頭,繼續聽了下去。
可當聽到整個定南軍其實不光聽定南侯的號令,定南侯夫人也有話語權的時候,她才驚訝起來。
“她竟這麽厲害?!”
“可不是,父親與臣女說的時候,臣女也像太後娘娘這般驚訝,可父親他說的有理有據,也由不得臣女不信,縱然驚訝,也隻能承認這是事實。”
“那這定南侯倒是有幾分心胸,也願意外頭如此議論。”
江語棠撇了撇嘴,心想那位不是有心胸,而是一位妻管嚴。
此時也不怎麽隱瞞,“太後娘娘有所不知,父親曾告訴過臣女,夫人的武功與謀略皆在他之上,倘若不是生做女子,定當為國效力,成就一番宏圖大業。所以父親對她也是十分敬佩,這故事也是他認同了,才有人傳了出來,否則若是他不願,早就找人斬斷流言蜚語,才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