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清源村怪事連連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是啊,我挺不好意思的。”
許淑瑤咬牙切齒附和,轉眸瞪著顧一燁。
如果眼神能吐人,她早把眼前這人吃了。
一天到晚就是一些胡話。
顧一燁表示:是她先開始胡說八道的,自己不過是夫隨妻而已。
顧一燁笑了笑,手緊緊握著她的手。
“她就是這樣,你們別見怪,麻煩你們給指個路,我們來一次不容易,實在是沒辦法了,好幾年了,再生不出孩子來,家裏長輩們……”
說著,他哀傷的歎了口氣,深情款款道。
“我真的不想跟她分開。”
話一出,旁人被感動得稀裏嘩啦,許淑瑤心髒都漏跳了半拍。
旁邊的人雖然還有些半信半疑,不過也勉強信了他們的話。
畢竟,鄉裏人淳樸。
“生孩子是大事!你們直走往東拐,再過三裏路就到彭家。”
熱心腸的老奶奶開口道,兩人連聲道謝。
“對了,大伯,大嬸,你們認識一個人嗎?”
顧一燁看了一眼湊過來的人,再次開口詢問。
“誰啊?”
“你說說看,這村裏就沒有我不認識的人。”
“隻要是村子裏的人,我們都認識。”
村裏人七嘴八舌,他們在幫忙找
人這件事上,一個個都是熱心腸。
“陳森,這個人你們認識嗎?”他問。
許淑瑤記得,自己在資料裏見到過這個名字,他就是被頂替的大學生之一。
顧一燁故意在這個時候提起他,顯然是為了試探村裏人的反應。
畢竟,他們都不清楚,村裏人知不知道頂替名額的事。
村民一聽,臉色怪異:
“你問他做什麽!”
“你認識他嗎?”
“你們是什麽人?”
清源村的人,都不約而同看了過來。
早在顧一燁提出這個名字時,眾人的神經變得十分警惕。
顧一燁也沒想到,自己隻是提個名字。。
大家的反應會這麽大。
他們快被當成公敵了,要是再不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恐怕瑤被當成壞人抓起來。
“我們聽朋友說,他是個孤兒,就想了解了解情況。”
許淑瑤不得不開口解釋,幫他打圓場。
“要是村裏還有這樣的孤兒,我們想著實在不行,就抱養一個孩子回去養著,也算是給家裏人一個交代。”
她為難的說道,眉頭緊蹙,滿眼哀愁的樣子。
旁邊的老人瞧見,許淑瑤這副愁眉不展的樣子,開口勸。
“你們看著年
紀不大,別著急,多問問求子的房子,肯定能生。”
“還年輕,不著急。”
“抱養的孩子,那有自己生的親。”
“就是,陳森都十幾歲的孩子了,你們抱養他,沒什麽意義。”
見兩人說的有模有樣,其他人也都紛紛打消了懷疑。
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起了他們。
甚至,有好心的大嬸,給他們搬了兩張木凳子。
他們索性就在院子裏坐下,勸兩個小夫妻。
對此,顧一燁廢了不少功夫,才同他們打好了關係。
果然,聊投機了以後,一對老夫妻顧不得那麽多,歎氣的陳述陳森的過往。
“小陳這孩子也是個苦命的,從小孤苦無依,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結果名額還被人……這孩子,就是命不好。”
說起陳森的遭遇,老奶奶禁不住直歎氣,一個勁兒的說著這孩子有多命苦。
聽此,顧一燁給許淑瑤使了個眼色。
她心領神會,把話題接著往下引。
“奶奶,他名額是不是被人頂替了?這事是怎麽回事啊?這種事情怎麽會發生,那卷子上不是都清清楚楚的寫著每個人的名字嗎?”
許淑瑤一頭霧水的看著老奶奶,一派天真懵懂的樣子
,最容易讓人信服。
老奶奶搖頭歎息,“你們不知道,他剛寫完,卷子就被人給換了,那家人還……”
話音未落,她老伴怒罵:
“你個老糊塗的,又沒看見,瞎扯!”
奶奶回過神,也覺得剛才的話有些不妥,連忙閉嘴。
顧一燁眉頭一皺,沒想到兩人警惕性這麽強。
不過才剛往下問兩句,他們就察覺到問題了。
“你們小夫妻打探這些幹啥啊,不是要去彭家嗎?我們給你們指路,要不然我們帶你們過去怎麽樣。”
老夫妻明顯是不打算,再提起陳森的事情。
轉而岔開話題,想把他們重新引到生孩子這件事上。
“奶奶,我聽你們說,他上大學的事有些好奇新鮮,我們兩口子都沒什麽文化,大學這種事情更是想都不
敢想,好好的一個人考上大學卻沒學上,這多可憐啊。”
許淑瑤及時開口,巧妙的把話題給圓了回去。
老夫妻打量著兩人,還以為是知識分子呢。
兩人看起來,就像很有文化的樣子。
不過想來也是,大學哪是那麽容易上。
“丫頭,你還年輕,這些事還是不知道的好。”奶奶重重歎息。
見她確實不願意多說
,許淑瑤故作不在意樣。
“那爺爺,奶奶,我們就先走了,去彭家問一問生孩子的方子。”
話畢,她主動在這個時候挽上顧一燁的手臂。
期間,她還調皮的朝著他,眨了眨眼。
見她要走,顧一燁連忙跟著走出院子。
等遠離人群後,她才開口提議。
“那對老夫妻現在已經察覺到了我們不對勁,留下來隻會露出更多破綻,還是看看能不能從別人家著手吧。”
“嗯嗯。”顧一燁讚同。
環顧四周看了一圈,兩人很快又鎖定了新的目標。
隻是兩人在第二家同樣碰了壁,每次隻要說到關鍵地方,他們就不肯繼續說下去了。
…
出了門,許淑瑤皺眉小聲問:
“這個村子裏的人,怎麽都這麽奇怪,總覺得他們知道點什麽,但又在害怕什麽,好像不願意透露消息給我們。”
顧一燁按了按眉頭,他昨晚沒睡好,眼底一片青色,看起來多多少少有些疲憊。
許淑瑤瞥了他一眼,“要不我們還是先回去?村子裏的人應該都有共識,不會告訴我們的。”
通過觀察,她能看得出來,大家就像是被集體代過一樣。
一個個守口如瓶,話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