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會談

字數:4595   加入書籤

A+A-


    螁審訊室內
    昏暗的燈光照在兩個人的臉上。
    李兵與陳教授兩人相對而坐。
    “李兵先生,您好。”
    “我是魔都研究院核動能專項研究項目組的組長陳立本。”
    “介不介意與我聊一些有關核動能相關的話題?”
    陳教授主動伸出手,與李兵微微握手。
    李兵看著麵前和善的老者,有些詫異。
    他猜測出對方身份應該是魔都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但是沒想到對方竟然是組長。
    但是李兵還是微微點頭。
    自打係統獎勵了新手禮包之後,他有關可控核聚變等專業知識,已經在他腦海中紮根。
    就這方麵的專業水平來說,即便放眼全球,他也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人。
    因此就算對方是項目組的組長,李兵也絲毫不怯場。
    ......
    “剛剛我看您在牆壁上寫出了關於可控核聚變的試驗步驟,我想知道您對於核聚變儲量裝置,有什麽好的建議。”
    “眾所周知,核聚變產生的巨大的能量,尋常容器根本無法進行引導。”
    “這也是核聚變無法真正可控方向的重要原因。”
    ......
    陳教授一上來便提出了困擾當今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重要問題之一。
    除了後續能量轉換推演公式無法補全之外,無法有效地控製核聚變引導,也是困擾當今科學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個簡單隻需要將石墨纖維材料在三千度的高溫下融化,並在其中增加鈀元素,增加材料的耐熱性與穩固性......”
    李兵將腦海中的理論知識,現學現賣地講解出來。
    並且還列舉出元素之間的穩固性原則。
    這些話如果講給高義這種人來聽,他們肯定是聽得雲裏霧裏,一個字也聽不懂。
    但是作為核動力領域的專家,陳教授此時卻是眉頭緊皺。
    摸著下巴,開始認真思考李兵剛剛說的話。
    他作為核動力領域的專家,能聽出來李兵給的方案絕對並非隨口亂說。
    李兵剛剛給出的方案,他的確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方向,似乎...還真的有理論上成功的可能。
    此時陳教授看向李兵的眼神再次轉變,更加火熱,就好像是在看一塊絕世瑰寶一樣。
    ......
    接下來,陳教授又問了一些其他問題。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也全部都被李兵一一回答出來。
    甚至講解完可控核聚變反應後,又給他講解了一些與可控核聚變無關的機械製造方麵的專業知識。
    這些就連他也沒有第一時間聽懂。
    畢竟他隻是核聚變方麵的專家而已。
    “李兵先生,這些機械製造領域的知識,和咱們要討論的項目沒有太大關係。”
    “要不您還是下次再講吧。”
    陳教授聽得雲裏霧裏,最後實在沒忍住打斷了正在滔滔不絕講解的李兵。
    相對於這些機械領域的知識,他更想知道有關核動力方麵的見解。
    “啊?”
    “陳教授,我講的這些理論,就是咱們這次項目所需要的呀。”
    李兵被陳教授的話,弄得一愣。
    他剛剛不是在講項目麽?
    雖然可控核聚變是戰甲的核心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呀。
    如今可控核聚變已經講解完,接下來就是講解不就是機械製造方麵的事宜?
    “也是項目所需要?”
    然而聽到李兵的話,陳教授也驚疑一聲,有些不解地看向李兵。
    可控核聚變還需要機械製造方麵的知識?
    他怎麽不知道。
    難道這些年他研究的都是假的核聚變研究?
    ......
    “當然呀。”    他之前提出的申請報告乃是製造核動力戰甲,核動力雖然是主要的一部分,但並非全部。
    想要製造完整的核動力戰甲,機械製造方麵的理論知識肯定不可或缺。
    “啊?”
    “李兵先生,您剛剛的意思是,您真打算製造核動力戰甲?”
    陳教授不由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向李兵。
    現在國際上可控核聚變都還停留在理論研究,甚至就連理論研究都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
    李兵這就已經打算開始進行實際裝配?
    這是不是有些太...異想天開了。
    雖然他能聽出來李兵在給他講解有關戰甲構建模型時所陳述的東西都非常合理。
    絕對不是胡亂瞎編能編造出來。
    但作為專業的核動力領域的專家,他還是難以接受,總感覺太過異想天開。
    ......
    “李兵先生,根據您的這一套理論,您預估能製造出您口中所說的核動力戰甲的概率有多大?”
    陳教授口幹舌燥地喝了一口水,狐疑問道。
    如果不是剛剛的交流過程中,他們兩人從宏觀的理論可行性聊到微觀的分子原子碰撞,陳教授對於李兵的專業水平有足夠了解。
    他現在恐怕會直接將李兵當成異想天開的瘋子。
    ......
    “在各項參數都嚴格按照理論數據進行的情況下,我認為能成功研製出核動力戰甲的幾率是百分之百。”
    李兵淡淡開口,對於這一點他還是很有自信。
    畢竟係統傳輸給他的這些理論知識都是經過實踐驗證可行的方案。
    隻要嚴格按照他給出的方案進行科研,並且保證各項數據都能夠在實驗誤差的允許範圍內。    “當然就算有一定的試驗誤差,我認為也不太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李兵想了想,繼續開口。
        精度要求沒有那麽高。
    ......
    聽著李兵口中一些雲裏霧裏的機械參數分析,陳教授依舊不是太相信李兵真的能將核動力戰甲製造出來。
    畢竟太過科幻。
    或許在完成可控核聚變理論試驗後的五十年、一百年之後有這個可能。
    但現在...完全沒可能。
    至少在他認知裏,沒有這個可能性。
    不過雖然他感覺李兵談論的核動力戰甲不切實際,但是對於他所說的可控核聚變理論,陳教授卻深以為然。
    無論戰甲能否研製出來,就單憑李兵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他就恨不得直接將其拉到自己的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