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李兵的意義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A+A-


    “好了好了,科學沒有優劣之分。”
    “你們怎麽能這麽詆毀材料學呢。”
    “大家都是在為華夏的發展做貢獻嘛。”
    陳教授看差不多了,不由得站出來打圓場,笑嗬嗬地讓自己團隊的幾個研究人員不要再繼續說下去了。
    然後看向安教授。
    “老安,別生氣,他們剛剛都是無心之言,你不要往心裏去。”
    “等你走了之後,我會好好地說教說教他們。”
    “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科研工作態度。”
    ......
    陳教授笑嗬嗬地開口,拍了拍安教授的肩膀。
    至於什麽教訓不教訓的,那等安教授走了之後,他怎麽可能知道。
    陳教授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
    甚至在心裏默默地給自己這幾個老夥計點了個讚,幹得漂亮,這老家夥竟然敢當著他的麵來挖牆腳。
    要不是顧及老家夥的麵子,他都打算說兩句了。
    “哼,你們這是在阻礙華夏材料學的進步。”
    安教授等了自己這個老朋友一眼,他哪裏不知道自己這老朋友心裏的想法。
    肯定和這幾人是一樣的看法。
    “老陳,你不知道這位小兄弟多優秀,假以時日必定能扛起我華夏材料學的大旗。”
    “你也知道咱們華夏的材料學一直是我們比較薄弱的環節,如果這位小同誌能夠轉來研究材料。”
    “我相信我們華夏的材料學不出十年,絕對會突飛猛進!”
    安教授臉色十分嚴肅看向自己的這個老朋友,他知道自己這個老朋友肯定不舍得放李兵離開。
    但是為了華夏材料學的未來,他也還是要試一試。
    “老安,我當然知道李兵多麽優秀。”
    陳教授擺擺手,他怎麽可能不知道李兵有多麽優秀,他恐怕是第一個發現李兵天賦的人。
    “我也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恕我直言,李兵不應該去轉身投入材料學的研究。”
    “你不清楚他在核聚變領域究竟有多麽厲害,我這麽和你說,不用十年,他現在對於核聚變理論的研究便已經超越了我許多。”
    “你說李兵不出十年,肯定能帶領華夏站在材料研究的前沿。”
    “那我現在告訴你,李兵如今便已經能夠使我國核動力水平提升一個檔次,讓我國在核動能領域技術趕超漂亮國。”
    ......
    陳教授臉色忽然也變得嚴肅起來,在他看來李兵就是天生研究核動能的人才,雖然以他的智商即便轉身研究其他領域,也能獲得不小成就。
    但是肯定沒有在核動能領域的成就大。
    陳教授不可能看著李兵這麽一個華夏崛起的契機,被埋沒。
    就算李兵自己不想要研究核動能領域,他也要求著李兵繼續研究。
    ......
    安教授聽到自己老朋友這話,不由得臉色一變,難以置信地看了看自己的老友,又看了看坐在首位的年輕青年。
    這...不可能吧。
    自己這位老朋友可是華夏最傑出的核動能領域的專家。
    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名號。
    他竟然說自己在核聚變領域的研究不如李兵?不如這個看上去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有點太過了吧。
    他承認李兵十分的天才,甚至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畢竟能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完全搞懂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
    但是即便李兵再天才,就算他從娘胎裏開始學習核動能,相比於陳教授研究了大半輩子,五六十載,也是小巫見大巫。
    完全不夠看。
    說他現在的水平就完全超過了自己的這位老朋友,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了?
    安教授的目光帶著些許懷疑。
    隻是看到自己老朋友認真的臉色,安教授又有些動搖。
    自己這老朋友雖然平日裏看著不怎麽靠譜,但是在科研工作這一塊從來不會開玩笑。
    更不可能平白無故拿自己的榮譽去成就年輕人。
    他既然親口想自己承認...那...不會這個年輕人在核動能領域的研究真的已經超過了他吧?
    這個想法在安教授腦海中一閃而過,不過又很快被他否定。
    沒可能,完全沒有可能。
    能讓自己這個老友都自愧不如地研究,恐怕隻有可控核聚變研究了。
    但是可控核聚變是學術界公認的本世紀無法解決的幾個難題之一,與研發常溫超導材料的難度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說比研發常溫超導材料還要困難。
    就算是眼前這個年輕人真的能研發出常溫超導材料,也不可能解決可控核聚變問題。
    ......
    “李組長,請問我能否向安教授透露我們目前正在研發的項目?”
    看著安教授懷疑的眼神,陳教授突然扭頭看向李兵,十分恭敬地稱呼他為組長。
    他們這次研究已經簽署了最高的保密協議,在李兵這個組長沒有點頭之前,誰也不能隨意透露。
    別說安教授是他朋友了,就算是他家人、是他的子女都不可以透露。
    ......
    李兵抬眼看了一眼陳教授又看了看一旁的安教授,微微搖頭,拒絕了陳教授的請求。
    “暫時不可以,需要安教授加入我們的科研團隊之後,才能告訴他事情的全部。”
    雖然安教授是華夏德高望重的科研前輩,而且也是陳教授的好朋友,但是規矩就是規矩。
    不能對實驗團隊之外的人員透露,就是不能向團隊之外的人員透露。
    這不單單是保護實驗的安全,也是保護這些研究人員以及他們家人的安全。
    李兵自己雖然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不太在意,沒覺得是多麽重大的技術突破,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項技術實驗成功。
    他都無法想象會在國際上引起多麽大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