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測驗開始

字數:3730   加入書籤

A+A-


    \u0002富含科技感的金屬外骨骼,優美流動的人體力學曲線,顏色搭配以及各種精細的細節,就好像是一個無可挑剔、等比例放大的效果圖。
    看到出現在眼前的核動力戰甲,高誌軍將剩下的話全部咽了回去。
    就好像在看一個精美的藝術品一般,目光火熱。
    連一直以機械製造為專業的丁夢瑤在看到這一件接近工藝品的核動力戰甲,都忍不住在心中讚歎一句,巧奪天工。
    從人體力學的角度來看,這一架核動力戰甲幾乎完美貼合理人體運動時所需要的各種預案。
    ......
    “這就是核動力戰甲,簡直太漂亮了!”
    雖然沒有查看過這架核動力戰甲的各種屬性,但是隻說是外形,絕對是打動了兩人。
    “可以進來,近距離觀看。”
    陳教授打開房間的燈光,看著兩個戰甲房間外沒有走進來的兩人笑著開口,此時看到高誌軍臉上震驚的表情後,陳教授內心忍不住的得意。
    他還是很少能從高誌軍臉上看到這種太過驚愕的表情,如果不是時機不對他肯定要好好的拍一張照片。
    一副沒見過市麵的樣子,這就驚訝的不行了?
    等到到了真正的各項數據驗證階段,更大的震撼還在等著他呢,此時陳教授已經完全忘記,自己剛開始見到這架核動力戰甲時的表情。
    並不比高誌軍好多少。
    “二位,可以靠近觀看,沒有關係。”
    蘇蘇也在此時開口,這種核動力戰甲雖然精美富含科技感,但是畢竟這個產品不是藝術品。
    如果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那就失去了戰甲的意義。
    戰甲存在的意義,本身就是為了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必須要能夠適應各種環境運作,如果說是一點點灰塵都需要防範,都會影響接下來的使用,那麽這架戰甲無疑是一個失敗品。
    就好比說在步槍上,為什麽ak能被成為步槍之王,除了他的威力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ak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作戰。
    無論是沙塵天氣,還是雨林作戰,ak比之其他步槍更能夠適應這種極端環境,射速、穩定性都更好。
    李兵製造的戰甲既然準備裝備武器係統,那麽自然就是要能夠應付多種極端天氣和各種突發狀況,無論是沙塵暴還是高溫,都不能使得戰甲失去作戰功能。
    不然這架戰甲就成了擺放在博物館的展品。
    “好...好的。”
    高誌軍點點頭,走進了幾步來到核動力戰甲的麵前。
    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這架戰甲的美感,無論是采用的塗層技術,還是使用的材料,亦或是各種細節上的打磨都完全超乎了他的想想。
    作為軍科院工作過多年的老科研人員,他一眼就認出這架戰甲的外殼采用了全世界最新研製的金屬鈦952合金金屬。
    這種金屬目前主要運用在航天儀器以及最新型戰鬥機上,不但質量較輕,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擊打能力。
    實驗證明同等體積的合金金屬,硬度是普通鈦合金的十倍,是鋼鐵的四十三倍。
    就算是被火箭彈集中,表麵也不會出現任何損傷。
    除非是威力更加巨大的洲際導彈,否則一般的導彈根本就不可能損害到這種金屬。
    ......
    “老陳,這種鈦合金金屬,你們是從哪裏弄來的?”
    高誌軍推了推眼睛,十分詫異的看著麵前這架核動力戰甲,戰甲的全身都是采用的這種新型鈦合金金屬。
    要知道這種金屬目前可是十分稀缺,就是他們軍科院也沒有太多,甚至航天事業中的那些金屬,僅僅是用來保護最重要的設備。
    可是這架戰甲竟然采用了全身的鈦合金金屬,簡直就i是奢侈。
    目前這種金屬一盎司的價格大概在四百三十美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一盎司能夠達到恐怖的三千二百人民幣。
    要知道這個價格已經比最貴的貴金屬黃金,貴上了三倍有餘。
    高誌軍剛剛估算了一下這架戰甲的重量大概是二百斤左右
    其他成本不論,單單是這架機甲的外殼,就已經超過了三千萬人民幣,成本屬實有些過高。1盎司=30克)
    單單是外殼的材料成本就需要三千萬人民幣,就算是製造一架最新式的偵察機都不需要這麽多錢。
    更何況,這還隻是外殼材料成本,並不包含其他內在的材料以及技術。
    其中這一整架戰甲最為貴重的第地方,當屬其胸口處的亮光原石,這一塊拳頭大的亮光原石,根本不是價格能夠衡量。
    雖然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奇特的原石,但是高誌軍第一感覺便在腦海中形成了這塊原石的名稱。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這塊閃著奇特光芒的原石,很有可能就是陳教授之前和自己提到過的反應堆!
    高誌軍咽了咽口水,靠近戰甲的胸腔中央,想要自己觀摩觀摩這個發著亮光的原石。
    難以想象,能夠將一座複雜的反應堆縮小成為拳頭大小,並且安放在戰甲上麵。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的反應堆都至少是百米以上的大型反應堆,這塊核聚變反應堆應該是人類科研史最小的反應堆吧。
    “李兵先生的技術果然讓人瞠目結舌。”
    高誌軍忍不住感歎一句。
    丁夢瑤則是目光緊緊盯著戰甲胸膛上的反應堆,她此時正在考慮這塊發光原石究竟是不是傳說中的可控核聚變的反應堆,她雖然不主要從事核動力領域,但是基礎的常識還是清楚。
    目前的科技真的有能力將反應堆縮小到這種程度嘛?
    丁夢瑤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她對於李兵的各種傳聞一項是保持懷疑態度。
    在沒有親眼見證過之前,她是不會盲目的下達結論,這也正是她作為科研人的嚴謹。
    “我看你們也觀摩了差不多了,要不咱們開始正式的測試,怎麽樣?”
    陳教授看了看時間,忍不住開口提議,從剛剛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高誌軍和丁夢瑤兩人完全沉浸在了震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