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有車隊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A+A-


    夕陽西沉,餘暉漸漸消失在地平線,又是一天過去。
    要回村的時候,周四順忍不住遙望大道盡頭。
    一大幫人回家不可能隻有一兩輛牛車,之前他們幾個回來都是又馬車又騾車,他家三丫回來東西能少得了。
    還是沒有車隊過來,難不成還真要等到張榜了才啟程,那就慢了,途中路過定州府沒準又要多待幾天。
    “孩子爹!”
    得,沒把孩子們盼回來,把媳婦盼來了。
    周四順搖頭,“跑這邊來幹啥,多快天黑了,我這不就要回家了。”
    “你知道快天黑啦?”
    周四順瞪眼。
    “我不是瞅大夥回村了,擔心你這頭有啥事走不開,想來瞅瞅。”李氏再一次打量一眼自家地盤,又偷樂上了。
    如今路口這個集市,就數她家鋪子最多。
    村裏老少娘們可羨慕她了,啥都不用幹,還有丫鬟婆子伺候著。
    可惜孩子爹不讓她在外頭大笑,真是的,笑都不讓人痛快笑!
    “還想去哪兒,回去了。”
    我不就是想瞅一眼(油紙加工)作坊!
    李氏轉了下眼珠子,立即跟上,“孩子爹,要從哪邊回家呀?”
    如今路口這個集市就有一條大路,左手邊可直達古家莊,右手邊就是通往清河村。
    按理來說,自家在村子河西,從右手邊過去最近,可孩子爹不是老要繞一圈再回家嘛。
    周四順轉頭瞅媳婦,“你還想去哪兒?
    我是先回家吃了再出門,天黑了三丫那一頭不去瞅一眼心裏不踏實。
    不好老讓親家一個人受累,那是,是不是車隊?
    孩子娘,那頭是不是有車隊來了,快瞅那頭!”
    哪呀?
    李氏順著周四順所指的方向看去,“我瞅瞅,好像是有好幾輛馬車啥的,是咱大江小河回來了?”
    “不清楚,等等看。”周四順也是服了媳婦了,教都教不會,又忘了閨女,“我回頭就跟三丫說你不惦記她。”
    “誰不惦記了!”李氏急眼,“我閨女比兒子還孝順。”
    “嗬嗬,不孝順你,你就更不用惦記了?
    是了,是朝咱們這頭來,是好幾輛馬車,不是拉貨,是人回來了。
    就是不知是大夥都回來了,還是又跟前幾天一樣先回來幾個人。
    大熱天的在外頭,小子沒啥,三丫可遭罪了。”
    就你是親爹,我是後娘!
    李氏偷偷地朝周四順翻了個白眼,繼續踮腳望著前方越來越近的車隊,“你說咱孩子有沒有在馬車上?”
    “我和你一樣,不清楚。”
    “親家,就是三丫她婆婆猜姑爺和三丫一準等發榜再回來。”
    “來了、來了!不用猜了,咱們家孩子都沒回來。”
    周四順一看便可知,他家四個孩子全部不在車隊。
    他家三丫行事做派,他當爹的再清楚不過了。
    不管是大江小河先回來,還是三丫和姑爺一起回來,車隊眼看進要村子,三丫必然會派哪個護衛先快一步騎馬回村報信。
    何況,第一輛馬車就在前麵,要有誰眼神好,喊他兩口子在路上等著了,他家小河還能扯開小嗓子歡呼爹娘了。
    “大哥!……”
    周四順正想著誰在第一輛馬車上,就聽到周長平的聲音。
    隨之而來的還有小白氏喊著大嫂的聲音。
    錯不了了,他家四個孩子都沒有回來。
    還真如親家母所猜的一準等發榜再回來,看來待在真定府也老舒坦了。
    隨著周長平兩口子這一聲喊的馬車跑近,前麵第一輛馬車上的顧文鈺他老子顧揚昭等人開始下了馬車。
    周四順連忙喊他們別下來,都是一個村子裏的,又不是外人,還下馬車打招呼幹啥,舟車勞頓的先回村再說。
    把人勸回馬車,他和李氏也上了第二輛馬車。
    馬車繼續前行,周四順這時才知院試張榜是哪一天。
    聽著他這個兄弟好像還擔心過不了第二場中不了秀才的樣子,先和顧家大哥他們回來了,周四順趕緊哄人。
    “別想那麽多,這回一準中。老神仙都給咱們這一房看了風水,敢說好得很,盡管放寬心,你一準中。”
    李氏忙不迭點頭支持自己男人,“我和三丫婆婆去求簽都是上上簽,孩子叔的簽文統統都是時運來了。”
    小白氏感激地握緊了李氏的手,她聽出來了,大嫂在家求神拜佛祈禱也沒有忘記立哥他爹和立哥兒。
    道謝,生分了。
    小白氏接過了話茬,說起了這一趟去真定府路上,在真定府,以及回程的所見所聞,重點在大江小河身上。
    她這個大嫂,相處久了,是什麽性子,心裏都惦記著什麽,她當弟妹的不會不知,肯定想得知孩子在外如何。
    何況,哪個當娘的不惦記兒子,尤其老兒子小河才八歲,一直沒離開過身邊。
    不像大江之前還去府城又在定州府待了有些時日,就像三丫長年累月不在身邊,多少習慣了。
    小河這一下子突然不在眼底下不少日子,大嫂怕是想老兒子都想的睡著了也不踏實,老做不好的夢。
    李氏聽得時不時大笑,可惜馬車太快了,又太近了,沒一會兒就進村子,不好拉住弟妹接著嘮下去。
    坐了好幾天的馬車,總要讓人到家好好歇會兒。
    再一個,她家三丫不知這回又捎回啥東西。
    又一整車一整車的。
    大老爺們哪有她親家母倆人細心,總得讓親家母出來瞅瞅。
    在家被李氏喊出來的劉氏表示理解,換她,她也想聽聽孩子們在外如何。
    知道孩子在外不會有事是一回事,可親耳聽聽和孩子們一起在外麵回來的小白氏說說又是一回事。
    “……聽她這麽說,我就不擔心了。
    就是他們這趟回來路上在定州府那邊遇上下大雨了,隻好多待了兩個晚上。
    拋開這個晚上,也花了七八天才到家吧?
    還得你給算算,我算不過來,昨兒放榜的話,報喜隊啥時能到咱們村子裏呢?
    府試哪回,好像三天就上門報喜了吧?”
    劉氏聽著聽著,可算翻出書信的雙手頓時一滯,抬頭:“孩子他嬸娘的意思,是昨兒放榜了,中不中秀才,咱們家孩子昨兒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