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審案
字數:3880 加入書籤
齊修新又道,“父親放心,給道台大人進貢的這批財寶,我自己出。”
齊家主眉稍一揚,“你是不是又找到了什麽路子?”
齊修新也沒隱瞞,點頭輕笑,“是!所以父親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如果沒什麽事兒的話,那我就先下去了。”
齊家主點頭,等齊修新離開後,他才深歎了口氣,他這個長子什麽都好,又有經商的頭腦,可就是過不了色這一關。
等齊修新走遠後,齊家主才看向侯在一旁的齊修誠,當即冷了臉。
昨天的事兒還沒找他算賬,今天又曝出其他事兒來。
“知道為父叫你來是因為何事兒?”
齊修誠搖頭,“請父親明示!”
齊家主一掌拍在桌上,“你是不是在酒樓與人飲酒作樂時,打傷了一個賣藝的老頭,你知不知道那老頭沒過兩日就死了,他兒子現在已經告到了府衙,我看你該怎麽辦!”
齊修誠聞言,麵色一白,那老頭死了!
他沒有大哥的能耐,能自己出錢去孝敬道台大人,當即跪在地上。
“父親,我那日就是喝多了,下手沒個輕重,求父親救救我。”
齊家主抬腳踹在他身上,怒罵道,“混賬東西!現在知道來求我救你了。”
這時,門外傳來了小廝的聲音,“老爺,外麵來了幾個捕快,說是想請大少爺和三少爺去衙門一趟。”
齊家主又給了他一腳,“還在這裏跪著幹嘛,還不趕緊滾過去!”
····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周家和齊家一樣,都有捕快上門。
但周家主卻比齊家主猖狂,根本沒把衙門來的捕快放在眼裏,一臉淡定的坐在書房喝著新泡的茶水。
他想著自己昨日才送了一批冰雕到易水山莊,鄭誌行肯定會賣他一個麵子保周家,大不了,等事情解決了以後,再送點東西過去。
門口的李捕快等人,知道周家主會來這出,在外麵等了大半個時辰後,便直接闖進府裏。
府裏的下人和護衛還想阻攔,結果全都被李捕快帶來的人給揍趴下,徑直來到後院書房。
周家主看著闖進來的一眾捕快,麵色當即陰了下來,並威脅道,“李興,你敢!你信不信老夫讓你連捕快都當不了。”
李捕快冷笑一聲,直接示意手下將他押走,當然,同時被帶走的還有周盛寧。
等齊周兩家所有涉案之人全到衙門時,已經過了中午。
在來的路上,兩家人都還不以為意,覺得今日隻是去走個過場,可等他們到了府衙看到聚集在外麵的百姓後,才覺得今日之事兒有些不對勁。
隱約中,還能聽到百姓的議論聲。
“那就是強搶良田,害人性命的周家家主···”
“之前我就說過他為富不仁,你們還不信,現在信了吧!····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兒子跟他一個樣,都是為富不仁的奸商·····”
“還有齊家那幾個,仗著家裏有錢,就不把人命放在眼裏。”
“是啊!聽說被齊修新玷汙的那個小姑娘,本已說好了一門親事,可現在···哎!真是喪心病狂···”
“希望鄭大人能秉公執法,為百姓伸冤····”
“·····”
齊修新聽到百姓的議論聲,心裏終於有了害怕的感覺,而周家主則眼神陰厲的朝人群看去。
那些暗中議論的人立馬安靜下來,他們還是擔心,萬一周家主沒事兒,會在事後遭到他的報複。
公堂內,鄭誌行一臉肅穆的穿著官服坐在案桌後,告狀的百姓在右側跪了一地。
周家主本想開口寒暄,拉拉關係,卻見鄭誌行冷冷掃了他一眼,緊跟著,一敲手中的驚堂木,當“砰”的一聲重響傳出去後,衙差紛紛圍攏上前。
等所有人都跪下後,鄭誌行才開口。
“新上任的知府還未到,今日就由本官開堂審理堂下百姓所告之案。”
“為表公正,今日所有案件於堂前公審,允百姓圍觀,但審案期間不得有人在堂前喧雜吵鬧,否則休怪本官無情!”
因今日告狀的百姓眾多,又耽擱了不少時間,鄭誌行直接讓師爺當眾宣讀所有百姓遞上來的狀紙。
聽了狀紙的內容,周家主周盛冷哼道,“一派胡言!那塊良田明明是周家租給你們的,什麽時候成你們的了?”
早有準備的王山立馬從懷裏掏出一張紙張泛黃的地契,“大人,這張地契是草民爺爺還在世時交由草民的。”
鄭誌行由師爺接過來一看,地契上不僅詳細記錄了那塊良田的信息,還印有官府的府印,足以證明良田的確是王山家的。
“周家主可有地契?”
周盛抿緊了唇,那塊地本就是他搶來的,哪有什麽地契?要是早知道王山手裏握有地契,他當時就該將地契找出來毀了。
單靠一張地契單子,就想讓他認罪,做夢!
略一思索,便抬手朝鄭誌行行禮道,“大人,地契這類重要的東西,草民怎會隨時帶在身上,總得給草民時間回去取吧?”
鄭誌行哪能不明白周盛的意思?他是想拖延時間,去仿造一張地契單子。
但林楓正暗中觀察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如果再跟以前包庇他們,別說保不住他們,就連自己都要被拖下水。
“本官限你在一個時辰內將地契交上來。”
周盛麵色微沉,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僅夠跑來回,哪有時間去仿造?難道鄭誌行真打算定自己的罪?
“大人……”
周盛抬眸剛開口,就見鄭誌行眼神微冷的看著自己,讓他心裏猛然一沉,頓時明白過來,鄭誌行今日是來真的。
其他幾人都看出了端倪,臉上的表情都不太好看,在來之前,他們都想著有鄭誌行在背後為他們善後,便什麽都沒準備,誰知,他今日竟來真的。
而那些來告狀的百姓全都早有準備,提供的人證物證,讓他們根本無法抵賴。
不到三個時辰,鄭誌行就審完了所有案件。
因他們每人身上都背著幾起案子,甚至還有人命,需得上報朝廷,等朝廷下了判決書才能結案,鄭誌行便下令將他們全都關進牢裏。
雖說不能馬上就定罪,但告狀的百姓還是忍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圍觀的百姓更是發出了歡呼聲。
一時間,鄭誌行廉明公正之名,傳遍了整個揚州。